不是所有文学史的失踪者都是失败者
李存葆和金庸,在今天看,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其实是一伙儿的。英雄主义约等于中国传统的江湖侠义。故而,金庸和李存葆实则为如何“重勘现象级文本”提供了两种具有典型性的文本——在一个英雄沉沦但需要英雄的时代,他们从不同的途径进入八十年代文学场。
傅逸尘论李存葆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是重勘李存葆创作《高山下的花环》前后的历史的第一现场,通过历史资料梳理与当事人、见证者的回忆追述,“还原建构一个当年的‘文学场’”[1]。就傅逸尘而言,“在这个场域里进行我的研究与分析,这样得出的判断或许才是相对可靠的,或言之是接近历史本相的”。傅逸尘建构的关乎1980年代初期的“文学场”。值得注意到的是,当下几成共识的1980年代“黄金时代”的,与之关联的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的创作动机、发表过程和读者反响等皆有了不同寻常(甚至是同主流的当代文学史叙述有所出入)之处——作为现象级文本的《高山下的花环》的文学面貌与文学史面貌,也便愈发复杂缠绕。
李玮教授分析金庸及其“盛世江湖”,取径的则是另一种研究视角方法。她将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意义放置于后设历史的“九十年代”,如汪晖所言的“漫长的‘九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终结”进行比照论述。在此维度下,八九十年代金庸小说刀光剑影的武侠江湖成为更为宽广多元的文学史脉络。李玮所述,“八十年代”至“漫长的‘九十年代’”的“金庸热”,以及新世纪“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这一小说类型在现今语境下的式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即在于外部社会趋势与社群精神结构的凸显与转向(李玮教授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全球化趋势、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等因素对于金庸武侠小说在国内传播推广产生的影响),读者(包括专业读者与普通读者)看待金庸的武侠小说、看待“后金庸”时代的追随者与扬言“革其命”者,看待武侠小说改革开放时代以来的兴衰流变,都会由于特定的意识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心理而产生独特的观念立场,这也就是李玮教授讲到的“金庸的出版和传播体现出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意识和潜意识的变化”[2]。需要指出,所谓“现象级文本”,不单指涉文学作品在问世后所拥有的非凡影响力,也联系着是怎样的读者群体、文化氛围、传播媒介催生出相应的“现象级文本”。李玮教授以金庸武侠小说在“八十年代”与“漫长的‘九十年代’”的“热”与“九十年代”终结以后纯武侠小说遭遇的“冷”为切口,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阶段国内阅读市场、研究界与批评界的审美趣味、精神诉求、现实境遇、时代想象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有必要指出,这期作为“现象级文本”考察样本的《高山下的花环》与金庸武侠小说,看似没有显性的逻辑关联,但事实上,正是通过这两个考察样本的比较分析,从而引出了“现象级文本”与严肃文学、通俗文学之间关系的议题。去年我为《小说评论》“重勘现象级文本”栏目第一期所写的“主持人语”里,就指出:“我们指认一个文本的‘现象级’,会综合考量它所关联的——或公共议题、或读者参与、或审美哗变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等等,而不是经典还是非经典,严肃还是通俗。”[3]时隔一年,同样适用于这期“重堪现象级文本”栏目所关注的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与金庸武侠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与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能迅速成为各自时代的爆款热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两者内蕴的英雄主义气质同读者对象心理诉求之间的紧密呼应,而英雄气质的背后则是公众群体关乎公平、正义、自由等命题的叩问与探寻。金庸在《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想象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江湖侠士形象,《高山下的花环》对于阶段性的腐败现象与人情关系网的直击与批判以及对于战士壮烈牺牲的英雄行为的渲染,对接了社会有关英雄、英雄主义的期盼,这也使得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与金庸武侠小说恰逢其时,顺理成章地成为瞩目的“现象级文本”。多数以“严肃”或“通俗”作为“现象级文本”研究落脚点的观察者恰恰忽略了这一点。《高山下的花环》与金庸武侠小说,因了彼时的英雄主义,从而击穿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形式壁垒,具有了共通的可能性,这也从侧面再次呼应了我先前抛出的那个观点: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从来都不是区分“现象级文本”与否的门槛标尺。
不仅如此,傅逸尘经由《高山下的花环》引出的“黄金时代”与“失踪者”、李玮通过金庸、温瑞安、凤歌、步非烟、三弦、任怨等人作品加以辨析“江湖”与“乌托邦”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张力结构,也说明了“现象级文本”在经历复杂“现实”的淘洗与筛选后极其耐人寻味的“历史”走向——它们也许将会占据文学史的一方角隅,也许就此销声匿迹。而“现象级文本”的兴与衰、流变轨迹、生成动因以及意义局限等,由此引申出“我们如何书写(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化的机制与标准究竟是什么”等一系列更为宏观层面的问题。显然,傅逸尘与李玮两位学者,从各自的视野领域、趣味经验和价值取舍等角度出发,对于“现象级文本”具体的浮沉命运与当代文学图谱相关细部的发展历程,作出了积极而富于深意的实践探索。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注 释
[1]傅逸尘:《“失踪者”:文学史的遗漏与文学场的角力——“写真实”语境里的李存葆和<高山下的花环>》,《小说评论》2023年第1期。
[2]李玮:《“盛世江湖”与漫长的“九十年代”:从金庸,“后金庸”到纯武侠的衰落》,《小说评论》2023年第1期。
[3]何平:《主持人语:时间之流的文本浮标》,《小说评论》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