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纷呈 中国电影市场生机勃勃
1月份,中国电影票房刷新了年度最快破100亿元纪录。截至2月10日,已有40余部电影定档春季。中国电影在新年的良好开局,为全行业提振了信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重整旗鼓,呈现新气象的一年。对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中国电影产业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无愧于新时代新征程的辉煌篇章,为建成电影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新气象:有“变”也有“不变”
2023年的“开门红”,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一个“不变”与一个“变”。
“不变”是指电影弘扬主旋律的内核不变。中国电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弘扬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2023年春节档为例,主旋律是所有影片的精神内核。《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深海》《交换人生》等作品,通过不同的人物、故事,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民族气节、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家庭观、革命观和民族史观。优秀的主旋律电影,能够贯穿时空、打破次元,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使其获得一种普遍的认同感。
“变”是指主旋律电影的形式产生了新变化。自2002年院线制改革后,主旋律电影逐渐与商业电影融合,形成了被称为“新主流”的电影类型。新主流电影在主旋律电影基础上,拓宽了其创作类型和表现形式。近年来,新主流电影在商业上大获成功,越来越多具有新意的影片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在叙事上,新主流电影更关注小人物。如《满江红》中的张大、孙均、瑶琴等角色,虽然是虚构人物,但都属于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圈层;《深海》的故事聚焦于青少年抑郁症群体,通过参宿的视角揭露这一长期被社会忽视的群体生活;《无名》中的何主任、叶先生、陈小姐等角色均以无名之身,行大义之举。在电影类型上,新主流电影偏向类型杂糅。如悬疑类主旋律影片,代表作有《满江红》《无名》以及2月新片《风再起时》;科幻类主旋律影片有《流浪地球2》;动画类主旋律影片有《熊出没·伴我“熊芯”》《深海》;还有改档2月重新上映的体育类主旋律影片《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等,这些新主流电影,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多元观影需求。
新格局:线上“反哺”线下
新年的良好开局,说明中国电影的人才还在、影院还在、观众还在,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
首先,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下,中国电影进入了科幻大片与动画大片时代。2019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此后中国电影市场涌现出一批国产科幻类型的精品佳作,如软科幻《被光抓走的人》,喜剧科幻《疯狂的外星人》《独行月球》,硬核科幻《流浪地球2》等。中式科幻大片蓬勃发展,其根源一方面是中国人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中国科技的崛起。在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科技的进步直接带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此外,科技的进步也为国产动画电影赋能。作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国产动画大片不断推陈出新,如春节档动画电影《深海》,将中国水墨绘画工艺与粒子渲染技术结合,独创了中式粒子水墨技术,在银幕上带给观众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
其次,中国电影进入了线上线下共同收益的双阵地时代。疫情虽然一度抑制了院线电影的发展,但同时刺激了网络电影的生长。2022年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大平台上新网络电影的公开分账票房总规模达19.8亿元,与2021年相比票房增长了约2000万元。2021年以来,三大平台共同推出的网络春节档实现连续3年盈利。2023年的网络春节档影片《狙击之王:暗杀》,以5天破千万元的成绩刷新了网络春节档票房纪录,彰显了网络电影的强劲活力。进入2月份,《幻术先生》《东北猛兽》等网络电影也有较好表现,上线首日网络票房获得了破百万元的成绩,其中《幻术先生》连续3天票房破百万元,上线第二天甚至实现了票房逆跌。去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对网络电影提出了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要求,这也意味着将会出现更多制作精良的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共同助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最后,中国电影进入到短视频营销新时代。短视频平台凭借强大的流量聚集能力,迅速在人民群众中普及。电影借助短视频平台,开启了短视频电影营销模式。2022年,古天乐主演的《明日战记》借助短视频营销,将原本预估4亿元的票房突破至6.79亿元。在2023年春节档中,张艺谋导演的新作《满江红》早在2022年12月27日就在抖音平台进行营销,电影本身是悬疑题材,其发布的短视频也将剧中人物定妆视频发布,让观众在戏里戏外获得了双重悬疑感体验。而情人节档的主打影片《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不能流泪的悲伤》也均在短视频平台开通账号,积极为影片造势。在短视频反哺电影的新格局下,中国电影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新趋势:巨大潜力逐步释放
通过分析中国电影新气象与新格局,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发展正在形成新趋势。
趋势一是档期票房聚集效应更加突出。目前,中国电影票房主体部分主要集中在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三大档期。2021年春节档与2023年春节档分别被称为史上最强春节档和第二强春节档,各自创下了超78亿元与67亿元的优秀成绩,即便是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2年春节档,也有超过60亿元的票房收入。暑期档方面,以2022年暑期档为例,3个月创造了91.35亿元票房,占全年票房的30.51%。再看国庆档,自2014年以来一直处于10亿元以上,2019年更是以超过48亿元票房的成绩,成为史上最强国庆档。由此可见,三大档期的票房已经成为全年票房主体部分,2023年后续的两大档期也将会投放更多优质影片,以期获得更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趋势二是院线市场下沉效应更加明显。2023年春节档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下沉现象,一线城市票房仅占11.2%,三四线城市票房首次超过50%。这表明,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电影院在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建设,这也是中国电影院与银幕数能够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证明三四线城市居民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有所增长,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影院是下一步为中国电影市场持续提供动能的主要阵地。电影市场下沉,与节假日居民返乡行为有直接联系,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一线城市电影市场建设已经趋于饱和,让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获得机遇与市场是未来电影市场建设的重点,也是中国电影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趋势三是优质影片长尾效应更加显著。影片出现长尾效应,是影片自身实力过硬的体现,也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2022年有《长津湖之水门桥》《人生大事》《独行月球》《万里归途》等多部电影上映期超过90天,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天数达到150天,创下历史之最。影片从“短跑”变为“长跑”,看似是无奈之举,实则符合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让能够拿到票房的电影尽可能多创造价值,是影院与电影制作方共同推动的结果。2023年,《满江红》《流浪地球2》《无名》3部电影已经呈现出长尾效应趋势,截至2月14日15时,《满江红》票房已经超过42亿元,《流浪地球2》已经超过37亿元,并且在上映20天后还能继续保持日增2000万元票房的势头,这证明将优质影片延长密钥获得长尾效应是有益举措,能够让影片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2023年开年之际,中国电影展现了硬核实力,电影市场表现出了巨大潜力,中国观众涌现了强劲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主题积极、百花齐放、类型丰富、风格各异、佳作纷呈的创作态势还会持续下去,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和热情还会持续下去,中国电影人团结奋发的精气神还会持续下去,从而为世界电影贡献更多的中国精品佳作。
(作者刘汉文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郑泽坤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