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流浪地球2》欧美热映《三体》即将登陆奈飞 中国科幻“扬帆出海”驶向广阔世界
来源:新民晚报 | 弦子  2023年02月16日15:25

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行业的复苏令全球瞩目。与此同时,在欧美同步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也让海外观众见识到了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的魅力。

事实上,以海外获奖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等为代表,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品在优秀的译者和平台助力下已走出国门。随着国际“能见度”日趋上升,一些作品不仅海外圈粉无数,还受到了国际化影视公司的青睐。

中国科幻中不仅蕴含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想象,还传递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价值观。当这些作品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映照的是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盛。

《流浪地球2》引热评

一流的特效大场面、炫酷的黑科技、独特的东方叙事……今年大年初一,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影迷们,和中国观众同一时间走进电影院,在银幕上一睹“中国式科幻”的风采。

据官方统计,《流浪地球2》上映首日就登上英国票房榜前十,还跻身北美周末票房榜和澳大利亚一周票房榜前十、新西兰一周票房榜前五。而未来几个月,这部来自中国的科幻大片还将出现在中东、非洲、俄罗斯等地的电影院,被更多海外观众认识。

从国外一些权威电影评分网站给出的评分以及海外网友的评价中,不难窥见《流浪地球2》席卷全球的热度和口碑。

《流浪地球2》在海外同步上映

电影评分网站“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给《流浪地球2》打下了8.0分(满分10分)。而在烂番茄网站,《流浪地球2》的新鲜指数(专业影评人打分)为80%,爆米花指数(普通观众打分)高达97%。

“电影中的太空电梯接近我的想象,我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看到它。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开年的一个惊喜!”“我喜欢这部电影中的概念,当人类面临灾难时,是所有国家和民族团结一致渡过难关,而不是等待某个不存在的超级英雄来拯救。”“这部电影从东方的视角,而非西方陈词滥调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灾难故事,在视听效果、叙事、细节和价值观等方面也都将同类型电影的‘天花板’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流浪地球2》在努力讲述一个关乎全球的故事,不止是中国故事。”

在IMDb的评论区,打出满分10分的影迷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在他们眼中,《流浪地球2》从很多方面来看,都称得上是“硬核科幻片的新标杆”。

“国际能见度”在上升

许多科幻影视作品都是科幻小说的视觉化呈现,“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这位在世界舞台屡获大奖的中国科幻作家,已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包括在海外被称为现象级科幻作品的《三体》。

中国本土制作的《三体》动画版和真人版剧集前不久已先后播出,美国流媒体公司奈飞的《三体》剧集也定档在今年。

在海外社交平台脸书上,“中国与国外制作的《三体》会分别打造出怎样的世界”成为热议话题。有网民预测,东西方对相同题材的呈现方式或许有所不同。

其实,自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后,既有中国元素又兼具普世价值观的《三体》就在海外掀起热潮。目前,《三体》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走向世界各地。

《三体》的海外译本

据央视新闻报道,2019年7月《三体》登陆日本,开售当天几乎所有在售店铺都直接被抢购一空,网上销量也迅速攀升至文艺图书销售榜单第一。《三体》在日本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越了当年的《哈利·波特》。“这部作品在中国诞生毫不意外,这是一本在普世性、娱乐性、文学性三者绝妙平衡的拉格朗日点上诞生的奇迹般的超现实科幻小说!”日本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在读完《三体》后评论道。

作为“国产科幻之光”,《三体》英文版早在2014年就在美国出版,很快便风靡全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称赞《三体》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还向他的数千万粉丝隆重推荐这本书。《纽约时报》评论说,《三体》不同于其他科幻作品,不仅包含着量子理论、纳米技术、轨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等科学理论,还交织着关于人类命运和人性善恶的深刻道德内涵。《三体》在美国的流行重塑了全球科幻小说的格局,打破了美国和英国作家长期主导的局面。

在德国、法国、瑞士等世界各地,《三体》的书迷规模也不容小觑。

追溯中国科幻作品的“出海”史,老舍的《猫城记》一般被看作第一部走向世界的中国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获奖,则掀起了中国科幻作品在新时代“出海”的新浪潮。

继《三体》之后,刘慈欣的《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又陆续走向海外,中国科幻作家陈楸帆、郝景芳等人的作品也逐渐被海外科幻迷所熟知。

“西方对中国科幻小说的浓厚兴趣始于《三体》,但中国还有很多值得一读的科幻作品。”美国在线杂志《连线》列出了一份“每个人都应阅读的最佳中国科幻小说”榜单,陈楸帆的《荒潮》、刘宇昆翻译和主编的中国当代科幻选集《碎星星》等都榜上有名。

映照中国科技发展

是什么让中国当代科幻作品在海外火出圈?不可否认,源源不断的创作热情和优质的原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但出色的译者也至关重要。科幻作品的翻译,更要求译者熟稔语言切换、科学常识以及作品背景。

2012年,身兼科幻作家、程序设计员、律师等多种职业的刘宇昆被选为《三体》的译者。2019年,《纽约时报》在一篇名为《中国科幻如何征服美国》的文章中,讲述了这位美国华裔如何将中国科幻小说助推至世界舞台的故事。

在《纽约时报》看来,《三体》不仅让刘慈欣和中国科幻小说走向世界,也反过来让刘宇昆成为中国作家寻求西方读者的重要渠道。

刘慈欣(左)和刘宇昆

“刘宇昆注意到,从硬科幻、赛博朋克到反乌托邦题材,中国科幻小说领域充满活力。”《纽约时报》报道说,“在过去几年间,刘宇昆翻译了数十位中国作家的数十部科幻作品,其中多数是由他自己发掘的。”

美国卫斯理学院东亚系教授宋明炜认为,在“《三体》热”之前,西方出版商几乎没有注意到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兴起,是刘宇昆的翻译让这些小说跨越国界,拥有了更多受众群体。《三体》获得雨果奖时,刘慈欣也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在中文和英文两个遥远的文化“星球”之间,有一艘飞船将它们连接在一起,那就是这本书的译者刘宇昆。

从科幻文学走出国门,到科幻大片亮相海外银幕,美国《外交学人》杂志认为,中国科幻方兴未艾。有外媒指出,这正映照着中国的电影制作水平提升,以及科技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的大背景。

刘慈欣表示,《三体》的成功与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中国正处在高速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点像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那也是科幻小说的黄金时期。人们眼中的未来充满魅力与希望,同时也充满威胁和挑战,这为科幻小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眼下,中国科幻作品的海外译介以及科幻作品的影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创作力量涌入,中国科幻一定会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希望在未来中国能有更多科幻作品走向世界,走进海外受众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