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IP:经典性与大众性的统一
来源:文艺报 | 晓原  2023年03月28日08:03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大量碎片化信息充斥大大小小的屏幕,如何让用户获取有文化价值的信息,如何让年轻一代在瞬息即逝的信息海洋中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已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在海外传播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通过IP这一文化产业模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业界找到了一条借助网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社会效应,优质IP所发挥的能量都是以前单向运作无法企及的,网络小说与影视剧、游戏和动漫的互动形成了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文化景观。

在网络传播的实践中可以发现,IP大量存在,但优质IP却凤毛麟角。也就是说,我们找了适合的形式,但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内容。真正的优质IP不仅要具有大众性,还必须具有经典性;不仅能够经受传播渠道的检验,还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不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更要在文化上有所坚守。业界往往有这样的误解,认为一部优质文艺作品一定是优质IP,其实不然,中间环节是一个艰难的淘洗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IP孵化过程中,能否准确把握和体现文化含量和时代气息。在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含量是指对那些永恒不变的价值的诠释,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时代气息则是指理念创新和文化创新,它们往往也是特定时期大众关注的社会热点。

IP的孵化与应用有多种渠道,主要指向原创文学向影视剧、游戏和动漫的转化,也包括少量反向运营的作品。网络小说目前还属于亚文化范畴,粉丝们习惯通过PC端、移动端阅读,而它如果想变成主流,变得家喻户晓,成为某种现象级的产品,最有效的方式是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者网络游戏、动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改编成电影前,是一部在青少年中流传甚广的网络小说,并不具备青春的标签化资质,而电影却让这部作品引发了一个潮流。同样《后宫·甄嬛传》《琅琊榜》《花千骨》等作品改编前只是普通的网络小说,虽然粉丝不少,但电视剧播出后,它们才成为主流社会认可的“热门”,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而且具有社会价值。

在2015年之前,IP的开发是无序的,每个产品开发都出自认知不同的团队,因此产生不同的用户。那么多IP开发出来之后,用户往往是互不相通,各说各话。这就导致小说的用户与影视剧的用户之间形成排斥,游戏的用户与小说的用户之间互不认同。一部优质网络小说IP化之后,在不同用户群体中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因为理念不统一,缺少应有的文化包容,不同的开发商之间为了商业利益封锁消息,相互掣肘,最终导致用户群体的割裂。从表面看这是商业竞争在作怪,但往深处探究,就会发现还是在文化层面上缺少了认知的统一性。因此,IP孵化起步于创作,却完成于合作。从某种程度上看,合作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创作本身,很多作品由于合作的紧密度不够,未能很好地发掘原作的特质,这是值得业界引起关注的重要现象。

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入,2015年以来的IP产业链上下游的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无论是最上游的网文大神、文学网站、影视游戏创作团队,还是最终的传播渠道,都希望参与投资、分享红利、分担风险,原来各方简单的交易结算关系因此变得复杂,形成相互制约机制,但文化理念上的磨合才是最关键的部分。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一部优质网络小说在孵化IP时,不同的改编团队认真研究作品的特点和用户心理,做出预案,形成文化理念上的高度统一,使得IP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达到一个最大的阀区。目前,互联网文化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具备了将各方力量整合起来的思想基础,一种被称之为IP共营合伙人制的运营机制呼之欲出。2018年6月,《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动画大电影等多个重大开发项目公布,同时启动了覆盖多元品类的数十个IP项目,开放招募各类合伙人,拉开了IP共营合伙人模式的序曲。

文化展示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体风貌,IP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绝不仅仅是商业运作,它当仁不让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