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达摩的呼吸—— 张宇长篇小说《呼吸》研讨会举行
3月26日,由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和河南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张宇长篇小说《呼吸》研讨会,在登封少林寺大彻堂举行。
活动由评论家、河南省政府参事王守国主持,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致辞,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原郑州市市长陈义初,以及邵丽、耿相新、孙先科、王鸿生、宋强、舒晋瑜、延勇法师、陈杰、杨青、南飞雁、冯杰、刘海燕、于茂世、赵瑜、孔会侠、任瑜、邹相、弓胜涛等作家、评论家、学者参与研讨。
张宇的最新长篇小说《呼吸》,讲述中国禅宗开山鼻祖达摩的传奇人生,再现一千五百多年前禅宗文化在中原播种生根、初祖诞生的过程。小说将历史与传说进行再次想象与虚构,通过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故事,文学化地“复活”了达摩。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从河图洛书到《周易》《道德经》,从老子、孔子到庄子,进行了全新思索、梳理、阐释并致敬。
张宇对这本书的酝酿可以追溯到30多年之前,那时他就敏锐地认识到:“达摩虽然出生在古印度,来自古印度,却是在如今的郑州完成了他文化交流互鉴的卓越贡献。他也早就应该是我们郑州人。古时候如果也发绿卡,早就发给他了。如果评选达摩为郑州的文化历史名人,很自然地,也就展示了我们郑州人的文化胸怀,也是郑州将来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文化姿态。”
众所周知,中国和印度是邻居,佛教文化在两汉之际传到中国后,已经非常深地介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如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所言,“菩提达摩和禅宗少林的人类价值,不是一个过时的、怀旧的话题,而是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课题”。
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马达也表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我们中国文化包括我们日常的口语当中会损失掉非常多的文化印记和信息。”
王守国表示,《呼吸》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表达的一个最好实践。“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有两次转化是最成功、最伟大的。第一次就是佛教文化的中国化,以禅宗的诞生为代表,深深地扎根到中国大地上,融入中国的文化中,成为中国人的共同的文化积淀。”
应将《呼吸》翻译为各种文字,输送至世界各国和地区
陈义初认为这本书的出版颇具时代意义,它不像中国的四书五经那样只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能够理解,而能够吸引海内外的普罗大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他提出建议,应该将《呼吸》此书翻译为各种文字,销往世界各国和地区。要让《呼吸》发挥和电影《少林寺》一样的广泛影响,让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得到佛教界和世界上普罗大众的了解和认可。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耿相新表示,“我们吸入的是印度佛教外来文化,到当下要呼出中国本土的文化,这是这本书当下的现实意义。” 他提出,下一步将会推动这本书翻译成其他的文字,比如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
《大河报》原总编辑杨青的先生是印度人,她以自身为例,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和先生之间关于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交流的故事。她表示,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我特别希望让这本书能有更多的外国人读到,让他们看一看中国的文化是有多么大的魅力吸引了一个印度人在中国扎根的。同时她提出,是否也可以把这本书改编成电影,也拍出一部像《少林寺》一样有影响力的《达摩》这样的电影,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这样我在跟家人交流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更有自豪感,更有底气。
开启小说新模式,个人生命体验的新路径
真僧只说家常话,张宇以他出色的小说家功底与结构能力,以对历史与文化宏阔且纵深的认识,以深入浅出、平白家常的叙事,使读者与达摩一起,在一呼一吸之间进入接通万物之境。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郑州师范学院校长孙先科认为,《呼吸》是故事与散文结合的一个跨文类文本,通过这本书,读者能够了解我们常识性地称之为儒道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怎么形成的。
文学评论家、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鸿生说,张宇的这部作品是立下了一个路标,他在朝超越性的思考这个方面去进行探索。
“我感觉到张宇老师真是艺高人胆大,这个不仅仅是胆量,也是能力的问题”,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邵丽认为,张宇开启了小说新的模式,而这本《呼吸》是张宇写得最有思想性的一本书。
河南省文联兼职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飞雁认为,《呼吸》这本书呈现出了思辨叙事的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写作个人生命体验的新路径、一种写作古老故事的新的路径。他觉得这是老一辈作家的创新的勇气和自觉,这种探索,对后辈作家确实起到了一种启示、引领的作用。
在文学评论家、任瑜教授看来,这本书的写法很有意思,张宇将那些重要的、严肃的、甚至有些神圣的问题,用一种轻松的态度讲述成迷人的故事,在有我无我这种一呼一吸之间,就把佛学的精髓和我们传统文化的很多的东西,包括把觉己和觉人、觉世联系起来了。
少林文化学者、《禅露》主编邹相说,张宇老师的写作是一种思辨式的、沉浸式的、休闲式的写作,让整部作品充满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与众不同。
感知中国元典文化的密码,感知达摩的呼吸
这本小说不仅写了达摩作为禅宗创始人的成长经历,从印度到中国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写了达摩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他在印度学成的佛教思想与来到中国后与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的碰撞和融合,这也是禅宗形成的历史和过程。
“张宇通过书写达摩最初接触中国文化时的陌生感,把读者一起带入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的初始点,用陌生化的方式再次面对我们早已经习焉不察、习以为常的思想文化,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受。”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总编辑宋强评论道。
中华读书报社总编辑助理舒晋瑜认为,张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达摩的理解和阅读是充分的、活泛的,也是自在的,就像呼吸,顺畅、自然、富有节奏,他是在感知中国元典文化的密码,更是带领我们感知达摩的呼吸。
少林寺延勇法师用带有诗意和禅意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呼吸》的阅读感受:“我想张先生写书的方法也是如老僧坐禅的方式,想到了一些东西,悟到了一些东西,契合了一些东西,把所想、所观、所悟都灌注进《呼吸》里去。他还用禅宗的一首诗来比喻张先生的这部书:“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冯杰认为,这次盛会是一个“文学道场”,是一次禅宗和文学的交流碰撞会,“通过这一次‘文学道场’,文学和文学之外,也给我们中原作家带来很多启发,中原作家要发掘中原文化的丰厚资源,不断开拓本土文化元素,吸收、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有呼有吸,吐故纳新,才能去践行文化自信”。
文学评论家、孔会侠教授认为,《呼吸》这本书,是张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回馈。孔教授还特别强调,作家创作主题具备的文化的能量,是促成作家不断地历久弥新的创造力的一个源泉。
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他能跳出来俯瞰众生
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家刘海燕认为,《呼吸》是一本真正值得对外翻译和传播的东方智慧之书。而张宇的创作是一种想透了的写作,属于张宇这样一个作家的写作。很多地方,她读着会会心一笑,觉得这就是张宇老师的话,其他人说不了。
文化学者、《大河报》记者于茂世也认为,张宇在写一个当下的对于达摩的历史之问,是未来之问,也是当下之问,是对达摩进行重新解释。张宇老师这本书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禅宗和社会大众结合的一个表现。它是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
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赵瑜说,他最喜欢这部小说的两个点,一是它是一个非常通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一次写作,二是小说在传递佛经知识的时候特别通俗易懂。
“从《对不起,南极》到今天的《呼吸》,总共10年了,我觉得挺难得的,有这样的说法,好东西都在后面。” 郑州咨询策划行业协会会长弓胜涛感叹道
河南文艺出版社原社长陈杰说,张宇老师写达摩写出了《呼吸》不是偶然的,因为张宇老师他虽然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是他能跳出来,能俯瞰众生。
研讨会的最后,张宇除了对本次盛会到来的嘉宾表示感谢,他还说:“在30多岁的时候,我就顽固地认为,达摩是中国人,一个外来的人在我们中国生活了十多年,为我们的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我们中国人、就是我们河南人、就是我们登封人、就是我们自己人。”
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引进文化的大国,回忆几千年以来,有两次重要的文化引进。一次是佛教的引进,另一次是共产主义的引进。他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是中国的河图洛书、孔子、老子、庄子等思想,二是道教、佛教、儒教,深入民心,这三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支柱。
最后,张宇建议少林寺和释永信方丈,成立一个少林论坛或者嵩山论坛。因为嵩山少林寺是禅宗祖庭,是中国文化根脉之一,在这个中国文化根脉的圣地,要延续中国文化的根本,延续中国的哲学。
- 读小说《呼吸》领略中国元典文化魅力[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