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嗜痂之癖的自我诊疗
来源:文学报 | 田耳   2023年05月15日08:52
关键词: 田耳

我自小患有非常严重的搜集癖,大概是从集邮开始。上世纪八十年代,集邮倒是大众化的游戏,我小学四年级就懂得以藏养藏,从外地邮购转卖给同学,赚来的钱继续邮购。高中时被父亲强令终止集邮,那时我已攒了二十余本邮票。结束集邮之后,这么多年我也有计划地搜集过许多东西。事实上,我再也没有以藏养藏,而是将辛苦码字赚来的钱换来各种无用的东西,分门别类归置好。尤其是书,几乎填满了我老家和现在居所的所有空间,甚至我的衣柜用来码书,藏书粗略估计得有四万册。到现在,淘书之瘾难以痊愈,但码书没了地方。有时候我恨不得把所有书架都腾空,然后再去淘新的书籍,让搜集癖得以延续……要不然,我就只有买房子装书了。有朋友提醒我买书近乎病态,我也自觉不对劲,却又停不了。但这才叫癖好,那些能够光明正大持续下去的事情,大概可以叫做事业了。

藏书也是先定好主题,再按部就班地淘获、聚集。我最离谱的主题,当属武侠黑书——书皮印的那些出版社名称都纯属虚构,是盗版中的盗版。我读小学初中,在租书摊铺上包月看武侠小说,假期每天要看两三本,犹如吃自助餐吃到自己赚麻了。那时候看的武侠多是如此,拿到手里,大都翻至现在已不可想象的破烂。从2005年开始,我每天蹲守孔夫子旧书网,先是淘书,慢慢对网拍上了瘾。七八年前,某拍主拍出一组书,其中一些我以前看过,那一夜上拍的书几近全品。于是,记忆中的破烂书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粗砺的气息和屏幕上全新书品重叠并糅为一体,让我突然得来某种惊艳。此后我便像是被摄了魂,经常守着孔网淘书,每一品种都通过搜索排序找定最好的品相。淘书找不到目录,我还混入爱好者的微信群,想办法搞缺本目录,或者从他们朋友圈的晒图挖取缺本信息……大概有三四年,我完全沉迷于此,甚至想将它们淘齐。

这些书到底有多少品种,收藏者都没个准数,说明这一收藏也不曾出现权威图录。有朋友估摸此类书有一千种以上,我花几年工夫,搜寻到九百多种,每一种都淘孔网最好品相,后面遇到更好品相又忍不住换品,犹如强迫症一次次发作。有一些品种在孔网上只出现一两套,每一次抢单成功都有武侠小说里寻获秘笈的快感。九百多套插满好几个书架。我试图向朋友展示这一题材藏书,朋友的神情似乎都暗自敷衍甚至暗含讥笑,只有作家马中才刚开一家酒店,他想将我藏的这些书陈列到酒店里面,书封满满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即视感,弄不好就将酒店变成另一版本的“文和友”,变成网红打卡地。这类书拥有的贱籍,那可是铁板钉钉啊。淘它确有快感,同时又怀疑自己的品位甚至口味。这不就是所谓的嗜痂之癖么?

幸好,我从事写作,且以多年经验,知道只要将这种喜爱有效写进小说,就能将内心的矛盾化解。是的,只能是小说而非散文,只能是虚构而非直抒胸臆,内心矛盾需要在全新的故事框架内化解,私人的喜好和淘书的快感一定能化为小说的爽点。到底融入怎样的故事,一开始全然不知。很快,我在网上翻来一条旧资料:曾有一名军情局特务,工作之余写武侠补贴家用,取用笔名高皋。我脑袋一热,知道这是个很好的引子,一个写武侠的特务,肯定能跟我那几柜书扯上联系,作为小说作者,我私密的喜爱一定能对接上虚构的无限可能。

署名高皋的“黑书”,我藏了大概有三种:《红绫劫》《凶车暴客》和《无情浪子》。书柜里找出来,想看看特务写的小说有何不同,但这几本武侠小说平平无奇,没有可供发挥的余地。我要写的新小说仍然就此开笔,故事架子稍事搭建,中间空白或断裂的地方,能够迅速地以这类书的冷知识补缀连接,我那一腔喜爱,在创作中果真成为万能黏合剂。整个小说写起来像淘书一样爽,当然意外地顺手,简直可说迅雷不及掩耳——三个多月时间,每天码字不辍,竟写成十万字的小长篇。刚写完初稿,质地还毛糙,拿给《收获》的编辑朋友过目,提提意见。很快得来反馈:这题材确实非常新颖独特,怎么找到的?此时不免暗自一乐,原来我这古怪的嗜好,在写作中能够转换成题材的新颖独特。当然,此时内心也已释然,嗜痂之癖易患,而自我疗愈是小说创作独有的福利。

当时是2021年8月,恰好第六期《收获》的长篇未定——待选的不少,但版面有要求。恰好,我新写成的《秘要》在篇幅上大体合适——不得不说,这算是撞了运气。编辑发来短信,提醒我须心里有数,这个小说虽可发出来,但内部脉络肌理尚未完全捋顺。《收获》发表的机会,当然不容错过,我在第六期杂志定版之前不断修改,但时间仍是匆促,尚有遗憾未及补足。发表以后,我将全书再作整体的大修改,先找出脉络肌理还未理顺的地方,字迹标红,再一点点地将其补缀、打通、理顺、完善,改好的段落,又标为黑色。仿佛是遵循某种复杂工艺,又仿佛是修补一件古物。这次用了八个月,随着文档里的红字逐块变黑,终于将小说出版稿完成。我还增加数章篇幅,让整个故事起承转合更为浑然一体。

《秘要》终于完成,我感觉对这类书的喜好也该告一段落,想着怎么一次性清理掉,然后腾出书架上宝贵的空间,确定下一个藏书的主题,等待着再次染罹嗜痂之癖,并开始新一轮的自我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