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谊深铸新时代的大中国梦——评电视剧《山海情》
23集剧片《山海情》取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闽宁镇的成长史。故事背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讲述了世代生活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老百姓,在闽宁协作机制帮助下改造荒滩、开拓家园,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片名中的“山”为中国宁夏,“海”为中国福建,“情”则表达两地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该剧全方位展现了以涌泉村为代表的乡村变革历程,以及村民和扶贫干部们在时代浪潮下创造的奋斗史。这是一曲为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铿锵赞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初心不忘、人民至上、接续奋斗、追求美好是贯通该剧的主旨。一切只为人民群众与脱贫致富的精神一个也不能少。他们怀着赤子之心,披着大爱铠甲,迎战贫困,换来了浴火重生,诠释了党的初心使命。
奋斗,一切要依靠人民。《山海情》聚焦摆脱贫困这一世界性话题,激发了不同时空下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宏大的时代性题材,《山海情》选择了从一位涌泉村走出的扶贫干部身上作为切入口。而剧情伊始,就把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交代得很清楚:宁夏南部的西海固涌泉村,身处大山之中,极度缺水,可谓是“贫瘠甲天下”。为了帮助当地脱贫,政府实施搬迁政策,号召涌泉村的村民们搬迁到平原地带的玉泉营。彼时,那里还是一片戈壁沙滩,也意味着搬迁到那里的村民们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奋斗。
《山海情》对人物的塑造都很饱满,并不是固化的片面化的人物,而是立体化、多面化的人,还有充满特色的方言,更是彰显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在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下,要搬离故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已经看到了玉泉营的发展变化,村里的老年人们却依然想要守着先人留下的根,对抗搬迁。种种矛盾、种种冲突,重复失败又重复再来,涌泉村人的奋斗史,代表着许多乡村地区的发展变化。但不管如何,只要心中有光,靠着勤劳的双手,总会有美好的明天。
该剧用细致入微的讲述方式,在保证好可看性的基础上将扶贫这件事彻底分析透彻。扶贫成就,建立在无数人的奉献甚至牺牲之上,扶贫工作不可能水到渠成,一帆风顺。解决这些问题,守住对村民许下的承诺,把政策讲清楚执行到位,有赖于每一位基层扶贫干部的付出,个中艰难可见一斑。而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截至2019年9月,光牺牲在扶贫岗位上的一共有770多人。剧中因监督扬水站修建而出车祸去世的张树成书记,就有现实原型。我们要对抗的,是贫穷而不是穷人。事实上,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最勤劳朴实的人民。
《山海情》讲述的,是维系闽宁两地密切往来的山海之谊,是一代人对家乡无法割舍的深厚情怀,是只有这片广袤大地上才能生长出来的动人故事。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担任对口帮扶领导小组组长,他表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坚决完成。”为了解宁夏贫困的现状,习近平指派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去拍一个短片。短片取景自西海固,这个地方曾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短片中,农民冒雨排队一整夜,只为将土豆卖给县里唯一的企业;有的学校没教室,老师用树枝在地面上写字来教学;水是咸的,一点水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来,没水洗澡等生活非常艰苦。剧中那些扶贫下拨的珍珠种鸡被偷吃得仅剩一只、兄弟仨只有一条能穿出门的裤子等情节,都是取材于当时的真事。
菌草是福建省的农产优势。在剧中,大学教授凌一农是帮助闽宁村发展菌草和菌菇栽培产业的福建专家。为了帮助菇农致富,他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而此人物的原型,确有其人。只是并非“凌教授”,而是“林教授”,他就是有着“菌草之父”美誉的福建农业大学教授林占熺,同时也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经过数月反复研究培育,终于试种成功。第一批参与试种的农户当年收入超过2500元,是种菇前人均收入的7倍多。自此,宁夏各地开始利用菌草大面积种植蘑菇,当地农民称其为“闽宁草”或“幸福草”。不只是菌草技术,还有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技术,数以万计的福建人在宁夏创新创业,几万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闽宁合作成了东西部协作扶贫的典范。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习近平要求福建在宁挂职干部,一定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把东部的经验带过来,把西部的精神带回去。剧中陈金山的原型是福建省挂职隆德县副县长的樊学双,他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毅然到西海固地区的隆德县挂职扶贫。
这里见证了宁夏脱贫攻坚的艰辛,也给出了中国“脱贫奇迹”的答案。亦是大量时间进行调研、采访所凝练出的结晶。这种“灰头土脸”的土,映射出的是那代人真实的群体记忆与鲜活的个人经历。可以说,《山海情》正是以这种下沉至基层的创作态度吸引着人心,又以贴近那代人生活实际的描述方法引得共情共鸣而打动着人心。以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大时代的波澜壮阔,以个体的平凡奋斗折射大时代的不平凡精神,朴素中饱含真情。
《山海情》赞美人民、讴歌时代、激励使命,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初心如磐为人民的奋斗之歌。这是一幅闽宁携手、东西协作的壮美画卷。“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闽宁协作机制,引领着“一张蓝图绘到底”,闽宁两地干部群众共同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的“闽宁模式”,已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荣膺时代楷模称号,他们是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接续奋斗者,是社会扶贫的创新发展先行者。将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基因与乡土大地百姓的心融为一体,体现了每个人的奋斗皆与使命交相激荡。与宁夏人民同嚼风沙、共赴使命,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慨当以慷真情奉献,砥砺前行久久为功,奏响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凯歌,积蓄了“收获大于奉献”的人生宝箴闽宁携手的工笔画,从而画出了闽宁村、闽宁镇的“塞上江南”。生动绽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这是一篇人类减贫史上中国奇迹的华彩乐章。消除贫困,人类命运与共;摆脱贫困,国际社会面临严峻挑战。闽宁扶贫协作,是全球减贫治理中国智慧的积极探索者,实践了人类反贫困斗争的中国方案,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增添了厚重页码。从“模式”到“楷模”,跨越20多年,沧桑巨变,凤凰涅槃,撕掉了“人类最不适宜居住的地方”的标签,树起了中国扶贫开发史上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标杆,参与和见证了党领导下亿万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历程。
读“闽宁”,知中国,看世界,历史总是站在正确的一边。天下一家,“德不孤,必有邻”,携手并肩向贫困落后宣战,共促包容普惠发展,这是人类命运与共历史演进的基本方向。“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闽宁协作的累累硕果昭示了破解和治理千百年来贫困之痛的中国经验和前行之路,《山海情》以“教科书”的方式呈现和分享闽宁协作对中国特色减贫事业的探索图景,为营造开放合作共赢的国际减贫治理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份鲜活样本。为人民抒写,为奋进抒怀,以开放意境记录百姓的喜怒哀乐,用土味地气融入民生凡事,在人民的关切期待中铺展奋斗岁月,山鸣谷应,直抵人心。以“爱拼才会赢”的生命进行时,换来了“点沙成金”的金山银山,以闽宁两地干部群众同心共情的躬身为桥,使山海大道越走越宽广。
看完此剧后自觉很有意义,它告诉孩子们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农村,一个真实的历史发展进程。《山海情》选取的只是脱贫攻坚事业中的“一粟”,协作扶贫作为关键,把生态环境改造作为基础,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根本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他们不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为的就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山海情》以其细节处见生活,温情中见人心、奋斗中见斗志的鲜明特色,感动你我,温暖寒冬,更让我们对那些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扶贫干部的“山海情”致敬点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中国,有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身在一线,爬山路、迎风雪、战贫困。大道至简,实干为先,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是赢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没有坐享其成的收获,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向山而行,注定一路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