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遗:隐落于民间的闪耀星辰
“要走的阿老表呀,要走的阿表妹,走了一步望两眼,哪个舍得你……”随着彝族民歌响起,在南博会上亮相的楚雄展厅顿时热闹起来,所有逛云南馆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就连旁边展厅的演员们都纷纷拉起手加入到跳脚的阵营中。正当我看得入神的时候,被一个穿着鲜艳彝族服装的阿表妹拉着挤进跳脚的圈子,伴着激昂的歌声,踏着欢快的节奏,我也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
左脚舞是彝族的传统舞蹈,早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就有关于左脚舞的文字记载。2008年,“彝族左脚舞”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楚雄展厅,除了左脚舞表演,还有楚雄、大姚的彝族刺绣,永仁的苴却砚等非遗产品。彝族服饰是彝人穿在身上的文化,彝绣也是可以让乡愁得以安放的“理想栖息地”。一根根美丽的孔雀羽毛在手包上飞舞,一朵朵鲜艳的马缨花在提包上盛开,代代相承,代代创新,绣出了彝人的美好生活。大姚的展品除了包包、行旅箱外,还有状如蝴蝶的美丽荷包,荷包挂在展台上,红、黄、蓝、绿等颜色搭配的穗子悬在半空,很是抢眼。苴却砚是我的最爱,每一款都经过非遗传人的精雕细琢,并被赋予“喜上眉梢”“荷塘月色”“五谷丰登”等寓意,我端详了许久,终于选定了“荷塘月色”这款砚台。这个名字让我不禁想起朱自清先生的同名散文,荷花栩栩如生,旁边的月牙池还可以添水洗毛笔。
一直以来,非遗就像闪耀的星辰隐落于民间,为数不多的人在祖辈的传承中坚持下来。不知从何时起,非遗正式登上了各大展会的舞台。记得十多年前参加昆明国际旅交会时,偶然看见石林、丽江等地的民间老手艺人在展厅里现场展示当地的传统技艺,看热闹的人们排队领取免费的小玩意儿。如今想起来,那时的很多技艺其实就是非遗的所属项目。幸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技艺纷纷被搬上各大舞台,让默默无闻的民间艺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民族文化之花遍地盛开,非遗承载了更多乡愁,诗与远方其实并不在别处,而在于民间,我们寻找的远方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云南非遗展厅的舞台上,各州市的演员们轮番上阵,把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奉献给观众。舞台的背景是一幅滇池美景图,图上方的灯光带映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主题。滇剧《望夫云》《京娘送兄》选段赢得热烈掌声。非遗项目“彝族跳菜”代表性传承人伽政富表演的《彝族酒鼓舞》,体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海菜腔被传承人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俩演绎得绵长、清婉,若天籁之音。纳西族的“热美磋”空灵嘹亮,欢快热烈。楚雄州州级传承人非明荣演唱的梅葛《瓜哩么哆》曲调悠扬,情感真挚。拉祜族的芦笙舞曾登上春晚舞台,《快乐拉祜》激情高昂而欢快幸福的节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台后面展台上方的灯带上印着“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展厅里面是各地的传统技艺和产品展示,有昆明剪纸、巧家小碗红糖、迪庆的青稞酒、德昂族酸茶、曲靖的陶器制作、保山的南红玛瑙雕刻、玉溪的青花瓷器烧制、临沧的滇红茶、佤族织锦、白族扎染、彝族刺绣等传统技艺,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当非遗融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会赢得更多人的青睐。
突然想起了家乡的非遗项目——禄丰罗次花灯。自我记事开始,在每年春节,村里的戏台总会有花灯演出,几乎从大年初二一直演到正月十五,演戏的人都是本村的花灯戏爱好者,他们用农闲时间自发组织排练,待到逢年过节时候就为乡邻们演出,附近的村民也会早早地到台下等候。每到傍晚,距离戏台较近的人家让孩子抬着小凳子去坐在靠前位置。演出开始,戏台下面的院子已站满了人。头脑灵活的人在戏台院子的一角卖腌酸萝卜、葵花子、南瓜子、酸梅粉、冰棒等,这些零食是我们儿时的最爱。演出剧目有《三访亲》《包二回门》等,我的三叔和母亲也是村里的花灯队演员,后来母亲生病才不得不放弃,三叔直到现在还参与演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演花灯和看花灯成了民间的文化传统和春节必备节目,不论去哪里赶庙会,都会欣赏到当地的花灯歌舞演出。不同的是,有的在戏台,有的在宽敞的院坝,有的甚至还铺着青松毛,欢乐喜庆的花灯歌舞伴随着我成长,直到现在我依然还能哼唱几句“高山头上有一家,姊妹三个学绣花,大姐绣的林芝草,二姐绣的牡丹花……”现在,我们村已有范顺安、张兰仙两位花灯非遗传承人,还有一支20人左右的表演队,哪家办喜事,都可以在宴席上边品尝美食,边欣赏花灯了。
我所知道的非遗只是冰山一角。比如禄丰金山镇的羊老鼓舞、黑井镇的洞经音乐、广通镇的牛灯舞、仁兴大箐苗族的滚锅舞、高峰乡的大刀舞、中村乡的舞龙舞狮和皮影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不论是否为人知晓,它们都在那里,默默演绎着自己的悲喜。时代变迁,经济发展,不变的依旧是非遗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