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2023年第4期|赵连伟:寻访东北红豆杉(节选)
来源:《作家》2023年第4期 | 赵连伟   2023年06月16日08:16

树王和它的儿孙

在树王的眼里,人类何其渺小,你想拜见它们,仿佛是一场朝圣之旅,并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我们从汪清县城驱车一个半小时,到达汪清县林业局荒沟林场。刘明勇场长亲自开车领我们上山。沿林间公路开车五公里到防火岗,再沿崎岖山路开车一公里,开始徒步上山。脚下一块块石板恰若云梯,引导着我们抵达树王的位置。在人们心目中,它仿佛在山之巅,在云之端。天气晴暖,走了十多分钟,身上便微微冒汗。我们边走边向刘场长询问东北红豆杉树王的信息。刘场长说,有专家来鉴定过,这棵东北红豆杉树龄在三千年以上,树形虽不是很好看,但非常粗。

周教授向刘场长打听附近哪有瞭望塔?赶上阳光明媚的天气,他最喜欢登上瞭望塔,眺望林海群山,拍宏大场面的植物群落景观。

在汪清、珲春一带的林区,东北虎正从山里老猎人们遥远的传说中,迈着稳健从容的步伐,一步步走来。刘场长讲,去年冬天,在刚进荒沟林场的那块中间平坦的空地,周围刚好有高草挡风,一只东北虎选在此处过夜。第二天白天,有人发现雪地上留有非常清晰完整的东北虎趴卧休息的痕迹,不少人好信儿过来观看,活生生的东北虎俨然就在眼前。林场家属区有对夫妻,晚上出去串门,七点多钟回家,迎面十来米远,遇见一只东北虎横在路上。妻子本能地发出尖叫,一下子扑进丈夫的怀里。老虎被尖叫声吓坏了,瞬间钻山而去。夫妻俩慌忙回家,好几天惊魂难定。事后分析,那条虎是半大虎,不是成年虎。如果是成年虎,故事情节很可能会发生反转。山里人不可能不进山,为了安全考虑,林场规定,三人以下的一律劝返。林业工人进山作业,必须要四人以上,自然还要带上一些诸如鞭炮、铜锣等敲山震虎的家把什。近些年,东北虎与人类近距离接触多了,已经习惯了鞭炮声,仿佛知道那个雷电一样的东西只会发出声响,并不可怕。

听了刘场长的介绍,我眼前的金秋七彩长白山林,转眼间恍若又多了层幽蓝的色调。

因为心中一直急切地想见树王,不断出现在视野里的这些树木,即使再高大、再有特点,也激不起我的兴趣。我一边随队前行,一边随便用手机拍录几段,并不是为了给树木杂草留影,只是想记录此时此地的心境感受。

林下草丛中再也找不到令人欣喜的哪怕蔫巴的花朵,它们已演进成了形态各异的种子。有的种皮已开裂,种子早已飞出,散落在大山里,开始酝酿一场新的生命轮回。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观察树木和花草的种子,一定会心生惊喜与赞叹。有些种子的色彩和形态颇有精巧之美,它们蕴蓄的能量和寓意,甚至胜过了艳丽的花朵。进入秋季,瘤枝卫矛的叶子呈现深浅不一的红,合着秋风的节拍,浅红又会幻化出神奇的粉色。而它鲜红的种皮包裹着黑亮的种粒,精美小巧的外形令我着迷。我在林中采到它,捧在手心里左看看右看看,爱不释手。

又向上攀登了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了隐在深山老林中的东北红豆杉树王。它巍然耸立在背风山坡上,荒沟林场将它保护起来,就势用钢架支起观景平台,上面铺建了十米左右见方的木质地板和围栏。这些过于规整的装饰物好似王的宝座,陡增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仪,更显青铜时代的王者气势。这是棵名副其实的东北树王,神似古寺中的枯荣大师。

观察它十分粗大、灰色苍劲的树干,树皮宛似被岁月脱去,只留下了竖条状的筋骨。它东南侧的主干已不再有绿意,不过主干向旁伸出的断枝,却如挥舞的兵刃一样锋芒有力。而西北侧枝才是它顽强生命力的所在,依然绿意浓浓。

红豆杉长到一定年龄,不像其他的树,越老树皮裂纹越深,它越老树皮变得越轻越薄。而树皮的木质部却成竖条状,恰似长白山中常见的竖条形玄武岩柱状节理石。木质的红豆杉,历经三千年风雨沧桑,修炼成了化石般悠古而硬朗的气韵。

一只普通䴓在树王头顶的绿枝中蹿来蹿去。几只松鸦在附近的树上不停地嘎嘎鸣叫。鸟儿正代表树王对我们一行表达欢迎之意。千百年来,这棵树王身上不知曾栖息过多少鸟兽?接待过多少位朝圣者?我们测量了它的胸围是五米六,胸径是一米七八。刘场长目测它的树高二十五米。

在树王身边,周教授讲起他在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九日,拍摄另一棵东北红豆杉的亲身经历。那一天,蓝天白云映衬着那棵东北红豆杉的健美身材。周教授对它说:“你长得太漂亮了,我想把你的照片放在我的书里,但是你身上的红布在照片里没法处理,我得先把它解下来,拍完照,再系上。请求你谅解。”他便解下红布,拍完了又系上。突然感觉肚子拧劲地疼,有上厕所的迫切感,他赶忙找地方方便,可什么也没拉出来。他恍然大悟,赶紧祈求树王原谅,二十多分钟后,好了。神山古树自有灵气,不要轻易打扰它们。

此时此刻,周教授没敢动树王身上的红布,可能觉得它来自西周时期,太神圣了吧。

告别树王,刘场长继续引领着我们往北走了十来分钟,见到第二棵东北红豆杉。它没有树王的待遇,周边只是用铁丝网拦了一圈。它的身材极为标致,主干没有枯萎,也没空心,树皮红润,整体显得青春英俊。外表层木质部依然是由一个个仿佛独立的竖条拼接而成,有明显的凸起和沟槽。测量一下,它胸围三米,胸径九十五厘米。刘场长说,它的树龄也得一千年以上。看起来,它正值青壮年呢。

从这里又往南走十来分钟,来到第三棵东北红豆杉跟前。它底部明显地形成了贯通透亮的空心树洞,但外形依然健硕。空心是岁月的留念,一定意义上也成了古树的护身符。因为空心不成材,才躲过了人类一次次觊觎的目光,最终没有亮出那寒光闪闪的斧头、油锯。

这棵红豆杉倾斜着,与地面成七十五度,想象当年有一场大风,几乎将它刮倒,但它的根系顽强有力,经受住了考验。我抬头望着,这倾斜的风景里,仿佛蕴藏着它的心灵史,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更丰富悠远,触发了我无尽的遐思。它旁边有棵二十几公分粗的臭冷杉,长得异常笔直向上,它好似心情急迫地想伸手扶红豆杉一把,“前辈,你不能再往下倒了。”

测量这棵东北红豆杉的胸围有四米五,胸径一米四三,树龄得有两千多年。我们笑谈着,它是山上树王的儿子,刚见到的那棵是树王的孙子。祖孙三代续写着东北红豆杉不朽的传奇。

下山的路上,两只松鸦在浓密的松枝里不停地“咕嘎、咕嘎”叫着。一方山林养一方鸟,鸟儿也有方言,它们发出我从未听过的频度更高的近似青蛙的合唱,吸引了我的耳神经,我停下,仔细听。

去牡丹江源头找你

见到这棵红豆杉时,已是下午一点。

我们先在敦化市区与农业技术推广站霍站长会合,再驱车到敦化市江源镇。这个地方解放前曾是日本鬼子的军马场,叫马号屯。一九四五年光复后设立马号村,一九五六年成立马号乡。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二日,撤销马号乡,设立江源镇,因地处牡丹江源头而得名。从镇里沿山路开车一个半小时,一路颠簸,途经护林防火管护站,到达山脚下史宏林家。

霍站长请林业局职工刘占元和史宏林做向导。老刘和老史常年上山,如山中的狍鹿一样速度奇快,进山不久就将我们远远地甩在后面。见不着他俩的身影,霍站长有些着急,不停地喊老刘,老刘的回声成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老刘和老史在沟塘里山坡上穿来穿去,一时间竟然没找到那棵红豆杉。原本信心满满的他俩,自感掉链子了,便停下来。等我们上来后,嘱咐我们原地不动,等他俩找到了再喊我们。他俩很快如风一样消失在林海山谷。

过了十多分钟,终于听到他俩“找到了”的喊声,我们循声而去。途中,我见到一棵手腕粗的辽东楤木,紫红色叶子,它俗称是人人皆知的刺老芽。果实跟绿豆粒差不多大小,蓝黑色,山货市场有卖的,据说泡水喝能治糖尿病、降血压。春天的嫩芽比肉还金贵。在上个世纪生产队的年代,老百姓喜欢用辽东楤木树干做锄头把,越磨越结实,越磨越好看。这棵楤木如果再粗些,就可以做家具材料,用它的薄板块镶成各种图案,它的木质自带天然亮丽的花纹。

眼前的这棵东北红豆杉,树形魁伟茂盛。有专家分析,他有一千六百年树龄,听说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周教授先是给树王跪下磕头,嘴里念叨着:“您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您的照片放在我的书里,让世世代代的人们都知道您的风采。”然后,他才敢解开红布,拍照。周围七八米的范围内,相生相伴的有三棵臭冷杉、两棵水曲柳、一棵裂叶榆、一棵紫椴、一棵硕桦,神似八大金刚护卫着树王。红豆杉天性喜阴,金刚为之遮阴,而一旦有大风,金刚为之挡风。这棵东北红豆杉生长至今,身边的这些卫士们功不可没。

在树王近旁六七米远,还有个残留的有些腐烂的红松树桩,根部直径近一米,老刘分析那是当年日本人砍伐的。

这棵红豆杉同样有一个紧贴主干长出的侧枝,侧枝比主干枝叶还要繁茂。

老刘在树干上发现了三处兆头。过去放山人抬出人参后,要在出土人参的附近选棵大树,通常选红松,用快当斧子砍去一块竖长形的老皮,露出白色嫩皮,面对露出嫩皮的左下角,用斧子刻上人参的大小,五匹叶就砍五道杠。右上角刻上放山的人数,三人就砍三道杠,再在三道杠下砍个“人”字。刚砍出的兆头,光滑如镜,映照着几位放山人兴奋愉悦的表情。砍兆头主要目的是留给后人,多年以后,再有放山人来到此地看见老兆头,便会在附近寻找人参,往往老兆头附近总有野山参。正如老把头经常讲的:“要想吃饱饭,围着兆头转。”究其原因,放山人信守“抬大留小”的规矩,小人参留给后人。再则将采到的全部或一部分人参果,撒种在兆头附近,若干年后,再有放山人看见老兆头,能找到人参也就不奇怪了。人参果为什么要拿一部分下山?据说人参果是催生果,妇女难产,喝下人参果就能顺利分娩了,挺灵验的。如今的放山人不敢砍兆头了,太伤树干,森保逮到了要罚款。说到兆头的话题,大家几乎不谋而合,干脆给这棵红豆杉起个名,就叫“好兆头”吧。

“好兆头”树表还有条从树干顶部到底部细长形的凹槽,恍若大树曾被一只巨手十分残忍地撕扯下一条树皮。老刘分析,这是遭受雷击留下的疤痕。

周教授督促大家合影留念。最后,他把红布重新系上,又跪下磕头祈祷。不知道是人敬树的仪式做得到位,还是树感知到了人的虔诚之心,反正周教授这次没有出现什么不适。

“好兆头”所在的位置,是敦化林业局石门子林场的一个叫西北岔的山谷里,是牡丹江的源头之一。

古树身上的人类文明史

“好兆头”身上留下了当年放山人的“放山日记”。而甑峰岭自然保护区大门对面两公里的这棵树龄两千八百年的紫杉王,底部是完全敞开的,是个如尖顶的地窨子形状的树洞,面对树洞口的右边缘,有十几公分厚,近一米长、二十公分宽的一段,是明显的被人锯掉的痕迹,从鲜活的古树身上割下来一块肉,让我感觉隐隐作痛。树洞口有它残留的枯树枝,仿佛瞬间拉远了时间的横轴,这里看起来恍如一处远古的遗址。

东北红豆杉,别名紫杉,俗称赤柏松。属常绿针叶乔木,是第三纪孑遗珍稀植物,在地球上至今已有二百五十万年历史,有“植物大熊猫”和“植物活化石”的美誉。东北红豆杉被列为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一九九九年,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木质坚韧耐腐,细腻红润,且散发出一种幽微的树香。自古以来,人们习惯用它制作家具、乐器、玩具、雕刻、文具等。其根、茎、叶、皮、果皆可入药,主要成分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作用。在欲望膨胀的前些年,东北红豆杉被炒得火热,人们风靡用它做工艺品、茶具、串珠等,盗伐、盗砍的现象十分猖獗,东北红豆杉族群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劫难。有些人慑于法律制裁,偷偷地选择粗一些的东北红豆杉植株,截取一段树干或粗枝,以达个人私欲。在长白山里,我们见到的东北红豆杉,要么主干被砍断,要么旁枝被截去,总是缺胳膊少腿儿的形态。这些伤痕累累、残缺不全的依然活着的东北红豆杉,记载着人类的一段历史。这只是人类利欲熏心、恶魔般毁伤原始森林的一个缩影,发生在其他森林里的惨剧,自有那里的幸存者来记录。

我常常在想,能活到今天的千年东北红豆杉,其实基因一定能活上几千年。千年恍然一瞬,千年又何其漫长,它们从一粒种子萌芽生长至今天的参天巨树,不知逃过了多少次大自然风雨雷电的灾难,尤其是人类的锯斧之灾。躲过去的也好,没躲过去的也罢,所有的一切都有树王向世人倾诉。千年树王专司记忆收藏历史。

当一棵东北红豆杉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成王封神,人们便开始敬畏它、膜拜它,或是系上红布,或是环树一周修起了观景平台、护栏和祭台。人们为之烧香献供,往红布里塞钱,在围栏上系上刻有福、禄、寿、喜、财的红牌,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树王身上。保护树王,实则是为了保佑自己。眼前紫杉王的周边,就是这个场景。公园老板利用树王的吸引力,收取游客的门票钱,树王成了摇钱树。

如果一棵古树生长的地方,曾经或一直是人类的聚集地,它的身上一定如光碟一样刻录着人类的南迁北移、征战杀伐、悲欢离合,也自然会记录着一个个村庄里,宛如老黄牛的步调一样缓慢而安谧祥和的日子,每天随着日升日落而飘起的袅袅炊烟。人世间发生的战争与和平、苦难与福安,它们是真正的幸存者和历史的见证者。

刚要下山,向导刘宁场长招呼大家向林中看,一只黑松鼠正立在栈道旁的倒木上,他管它叫黑狗子。黑狗子看见我们,停了一会儿,顺着倒木一溜烟地跑进树林中。或许它是树王的小侍卫,每天都会来到树王近前问安,发现陌生人就要侦查禀报。在它眼里,我们是不速之客。

下山回到甑峰岭自然保护区正门,从正门开车进去1.5公里,再沿木栈道上行,去见另一棵东北红豆杉。

虽是个阴天,可眼前以紫花槭、花楷槭、青楷槭、瘤枝卫矛的树叶为主角的红、黄秋叶,还有臭冷杉、长白鱼鳞云杉始终不变的绿,将秋林润染得色彩斑斓,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内心潜藏已久的激情都会被秋林激活引燃。潮湿的空气中不光有超量的负氧离子,更有落叶与腐殖土、林中蒸发出的水汽,共同勾兑出的一种深秋长白山里独有的气息,仿佛是长白山林独家酿造出的芳香四溢的美酒。

林中随性碰面的,有红松、紫椴、硕桦、水曲柳、黄檗、胡桃楸、裂叶榆、花楸树、斑叶稠李,还有一棵树干通直圆满,胸径达一米的杉松,也有林下眼花缭乱的草本植物。与其说它们充分展示着植物多样性,不如说它们自由张扬的表情,时刻提醒你,这里是属于它们的世界,而我们却是天外来客。

东北雷公藤、软枣猕猴桃和狗枣猕猴桃,以它们擅长的缠绕别人、爬升自己的活法,不时出现在近前。长白山区百姓常把山林里因东北雷公藤、狗枣猕猴桃为主的藤本植物交错丛生,穿行很困难,既缠脚又缠腿,让人心烦意闹的地带,叫作闹枝沟。临江市就有闹枝镇和闹枝村。

一棵木通马兜铃如蛇般从下往上一圈圈均匀地盘在有小臂粗的臭冷杉身上,我看那臭冷杉十分可怜,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了,真想解救它。木通马兜铃和东北雷公藤嗜好绞杀,它们是植物中的杀手。

登山四十多分钟,终于见到了树龄两千多年的枝繁叶茂的东北红豆杉。主干虽有干枯的迹象,但和主干一样粗的旁枝却蓬勃招展,整体树形近乎完美。这是我们此次考察到的最俊逸的东北红豆杉,尽管它靠山顶一侧底部有些空心了。

它给景区留下了不少宣传照片,有的还被网络媒体传播转载。人类留在它身上的痕迹不多,倒是有黑瞎子攀爬留下的爪印。黑瞎子有时爬树并不是为了觅食,而是真的吃饱了撑得慌,就爬到大树上不太高的高度,故意下沉落地摔屁股,这叫跌膘。

它的周边修起了木质观景平台和回廊,木亭里有关于它的文字介绍。测了一下根部周长五米四,根径一米七,胸周长四米三,胸径一米四。它成为明星,不是因为树龄最长,而是因为外形最俊朗。

有树王的山坡往往生气盎然。有两只松鸦在附近鸣唱。接着,两只大嘴乌鸦一前一后,从空中飞来,落在这棵红豆杉身后山顶的两侧,用它们自己的方言,变换着腔调对话着,不像谈情说爱,好似在向松鸦宣示领地。

刘宁场长介绍说,甑峰岭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四十多万棵东北红豆杉,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已发现十四棵。这里是东北红豆杉的家园。我想替东北红豆杉们感谢那些有远见的林业人,早在二十多年前,他们就对辖区内发现的树王采取了保护措施。当然最值得庆幸的,这里有一茬茬像刘宁场长一样的大学生护林人,也是如今树王们赶上了绿水青山的好时代。

……

(节选,原载《作家》2023年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