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凤群:文学改写人生
来源:江苏商报 | 张甜甜  2023年06月14日14:40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作家李凤群应邀到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参加小说《月下》师生研讨会。结束后,她在朋友圈中兴奋地写下这样一句话:“愉快的东南大学之旅!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令人心生欢喜。”

李凤群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无论是年少时期生活的乡村、旅居海外时居住的小镇,还是如今在南京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外出,她更愿意待在家里,埋首于写作之中。只要不外出,她甚至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

对于李凤群来说,文学写作就是她的全世界。写作,可以记录她的思考,可以对抗平庸和无聊。她的人生,也因文学而改写。

小城里长出文学之花

与文学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

李凤群的家乡在安徽无为的一个江心洲。门前门后的江水,茫茫一片,看不到尽头。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城里,书籍稀少且珍贵。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凤群从一位上海青年手里,得到了《基度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天涯明月刀》等小说的零散篇目。

她如获至宝,读得如饥似渴。文学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她的生活,让这个女孩燃起了对文学旺盛的热情,找到了通向他人心灵的路。

十四岁时,她开始尝试写作,在用过的试卷背面写小说,向杂志社投稿。那个时候,路遥的小说《人生》和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引发广泛关注,激发了当时年轻人在“祖国命运和人类前途”上的思考,也给了李凤群通过文学改变命运的希望。

“有的时候,我会想象自己有一天也能写一本好书,说不定能因此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李凤群说。

十八岁时,她只身前往常州打工。高强度的工作和清苦的生活并没有熄灭她对文学火一般的热情。在当地的一家服装厂,她一边起早贪黑地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辛勤工作,一边忙里偷闲写作。

1993年3月3日,她创作的短文《父亲的女儿》登上了《常州日报》副刊版头条。在文章中,她写道:“对着映照在夕阳下的前程,我在心中对自己说,如果将来我能不气馁、不虚荣,在城市中不浮华、不挥霍青春,那都是因为——我是父亲的女儿!”

稿件刊出后,让很多人深受触动。一位读者感动之余,觉得以她的才能,当个缝纫工太可惜,专门赶到她工作的工厂,想送她去读书。在单位、媒体和相关部门多方合力下,李凤群得以进入常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深造学习。在学校期间,她阅读了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像一朵含苞的文学之花,拼命接受文学带来的给养。

她的命运从此与文学联系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割。

在坎坷中书写希望

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她也未曾放弃写作。

2000年,刚生完孩子不久的李凤群卧病在床。腰部的疼痛让她无法坐着写作,她就躺着写,再请人用电脑打出来。

20万字的长篇小说《非城市爱情》李凤群写了一年,攒下来的手稿有几斤重。她的代表作之一《大江边》也是她在病榻上完成的。

她对这些坎坷有独特的看法。

“卧床10年一度让我非常消沉,但也学会安静地活着。这也让先天文学素养不够的我下沉得更深、跑得更远、写得更好。”李凤群说。

2003年,李凤群搬到南京。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里有丰厚的文化土壤,能给人无形的滋养。”李凤群说。

李凤群家里的客厅有一扇大落地窗,工作的时候,她把电脑和小书桌搬到窗前,在那里写作。客厅很大,通常写几句,她就要站起来走几步,再继续。有时她停下来想很久,重新构思,对写好的几万字按下删除键。

不过,李凤群并非只有在宽敞明亮的空间才能写作。灵感来了,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她的“书房”。

她曾经在乡间的打麦场上写作,任凭蚊子成群结队地在额头边上下飞舞;也曾在车间的楼道间,借用楼道里微弱的灯光,伏在废弃的板凳面上写作;还曾在喧闹的咖啡馆写作,对周围人大声谈论置若罔闻……

震撼心灵的语句在她的笔下流淌,从而诞生了女性主义题材的《良霞》《月下》《颤抖》,乡村主题的《大风》《大江边》《大望》,都市题材的《背道而驰》《非城市爱情》,海外题材的《天鹅》等数百万字的优秀作品。

2012年,《大江边》获得江苏“五个一工程”奖。2017年,李凤群入选“文学苏军新方阵”。2018年,她的长篇小说《大野》获得“弄潮杯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珍视每一位读者

“您是李凤群老师吧?”

在小区里,迎面走来一位年轻的姑娘,她认出正在散步的李凤群。

对方告诉她,因为喜欢她的作品,自己定期会买《小说精选》。李凤群的小说连载了4期,这位读者也跟着买了4期。

“你看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甜蜜?”李凤群笑起来,话语间的幸福藏都藏不住。

自己到底有多少读者,李凤群并不清楚。但只要有读者认出她,跟她道声好,她就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尤其当自己写的严肃题材,同样受到年轻读者的喜欢,她既意外又惊喜。

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一群年轻读者分享自己对李凤群作品中人物的理解。话筒在彼此之间传递着,温度也在彼此之间传递着。这种情绪也感染到了李凤群,她将带来的书籍拿出来,签上祝福送给这些学生。

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成为李凤群不断向前的动力。

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她数次提到那些读着她作品长大的人。

早年,一位读者读李凤群的作品,连着几天读到凌晨,情绪像煮沸的茶水,在胸中反复激荡。他忍不住想把这些感觉告诉作者却没有联系方式,于是,他用“李凤群”三个字的拼音为前缀,接连发了几个邮箱地址。

“其中有一个真的是我在用。”李凤群笑起来。这之后,她与这位读者成了朋友,并见证了对方结婚、生子,她说,每次想起来,都觉得这种体验特别奇妙。

让世界看到我

“我以为《大风》会承继《大江边》已经被激赏的文风,然而,作家完全抛弃了《大江边》,这部《大风》对于李凤群来说是‘空穴来风’。”《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评论版主编刘琼曾这样说。

很多作家身上都有固定的风格,但多年来,李凤群的写作主题一直在变。

从网络小说到严肃题材小说,题材一直在变,承载着她越来越深刻的思考。她写出的故事如一滴水,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我的作品每一部都不同,每次创作都是一个创新。”说到这里,李凤群流露出难得的调皮,“你确实很难对我的作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在《良霞》中,她通过良霞一家人伴随着生老病死,也伴随着社会发展的生活变迁和人物内心的波折与成熟而呈现出一个比小说文本更广阔的世界,在一个女性身上寄托人和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探索;

在《大望》里,她思索“人老去时如何面对过去曾经犯下的过错”展现挣扎命运漩涡中的灵魂无所寄托的老年人群和迷失心灵家园的乡土社会;

在《月下》中,她聚焦女性内心的成长与外部世界的呼应,书写她们在时代推动之下犹豫的尝试、孤独的觉醒和抗争;

在长篇小说《大野》里,她表达了对4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回答了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家发展、家庭美满、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如今,她又开始尝试创作有科幻性的小说。

“下一部作品会写什么,写成什么样,我和我的读者一样充满着好奇。”在创作的世界里,李凤群没有天花板。她习惯性地向前看,习惯做出尝试和改变。

“我会一直写下去,让自己被世界看到。”李凤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