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推动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掘
来源:光明日报 | 郝娴贞  2023年06月20日08:14

近年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精品节目不断涌现,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中国国宝大会》,还是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等系列节目,均通过视听艺术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话语创新,推动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何以中国”提供了生动而笃定的答案。传统文化类节目作为大众媒介产品,寓文化于趣味、寓传统于时尚、寓经典于流行,深入探索其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掘问题,将有助于推进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实现大众文艺创作更高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价值。

何为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掘”?笔者认为即通过视听节目的创作实现四个层次的文化开掘,分别是选择、呈现、阐释、转化。一是选择,即从烟波浩渺的传统文化资源中选择出精华的、适合时代要求的经典性文化资源内容。二是呈现,传统文化资源跨越千年,和当代社会、当代人有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代际鸿沟和文化错位,文化类节目要通过丰富多元的视听手法、跨界融合的创新传播,将静态的文化资源予以“动态化”和“活化”。三是阐释,传统文化资源中的核心层面,即价值观念、美学精神、思想意识等,是抽象的、复杂的,乃至晦涩的,要开掘其宝贵的精神内涵,实现有效的当代传承,就必须予以感性的、生动的阐释。四是转化,即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时尚表达,让其焕发出新的精神生命光彩。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选择、呈现、阐释、转化的过程之中,文化类节目也会在优秀传统文化涵濡下,筑牢文化自信,汲取创新动能,从而彰显独特的中华美学品格。

何以实现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掘”?基于对当下诸多现象级文化类节目的观察,可大致归纳出三条基本路径:

一是文化符号呈现的动态化。从有限符号到无限符号,用发展的眼光去拓展、筛选可被节目呈现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从单一形式到融合形式,以创新的、融合的而非守旧的、单一的方式呈现文化符号;从平面静态到活动神态,将静态的、视觉感知的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动态的、视听结合的、融合了人的精气神的“活泼泼的意象”。2022年引发全网热议的舞蹈《只此青绿》就是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的鲜活佐证,节目以优美典雅的舞姿和极具传统美学意境的视听语言,绘就了一幅行走的山水画卷,再现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中青山绿水的皇皇气象。又如《国家宝藏》,融合VR、AR等技术手段,通过虚实相生的舞台景观,使观众沉浸式感受到文物的精美质感和生动气韵。

二是文化观念阐释的感性化。文化类节目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阐释,就要以“共情”为旨归,充分发挥视听语言和大众文艺的优势,实现从宣传话语到传播话语,从理性话语到感性话语,从精英话语到大众话语的转化,触发广大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比如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先贤智慧的结晶,原本是很难以生动的方式解读的,但《典籍里的中国》却独辟蹊径,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将深藏古籍的精神内涵寓于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融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刻画里,润物无声地传递了圣贤智慧和中国精神。

三是中华美学精神演绎的时尚化。近年来,文化类节目的主流受众明显向年轻群体迁徙,这与文化类节目的时尚化追求不无关系。以《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为代表的新兴传统文化类节目,抓住了智能影像技术的发展机遇,以前所未有的视听优势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荧屏意境和奇妙的审美体验,作品散发出的绚烂、极致的美,有力触发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再现和文化基因的审美阐释,成为年青一代喜爱的“新国潮”。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类节目引发的时尚,不仅是将古典审美融入艺术创作和当代生活方式的审美潮流,更将对传承和弘扬至真至善至美的中华美学精神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郝娴贞,系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传媒艺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