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植杖而耘籽,文学的起点从这里开始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泽宇   2023年06月30日08:00

“掀开这本书,才气扑面而来,青春扑面而来,生活扑面而来”,莫言一边向与会者展示着作品集《耘》,一边喜不自胜,“看到孩子们写出了成绩,我的激动一点不亚于年轻时自己发表作品。”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设立“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在莫言、张清华等教授的倡导下,以高校文学教育的方式开启青年写作者的培养之旅。几年下来,已有数十位青年作家日臻成熟,走出校门迈向广阔的社会生活。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和文学院决定以文学创作与批评方向为核心,打造面向青年写作者和青年读者的出版品牌,系列杂志书《耘》将每年出版一册,集中展现“京师作家群”的创作成果。2022年8月,系列的第一本《耘:每当有人醒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研讨会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

6月25日,作为“新时代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的分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举办“青年写作能力的养成——《耘:每当有人醒来》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作品研讨会”。

几年来,不断有年轻写作者从这里寻得自己文学创作的起点。见证学生们文学天赋被唤醒的过程,是一件幸福的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周云磊、院长王立军向与会者介绍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成果,迄今已有80余名毕业生,他们在校期间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有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则选择在科研院所、出版社、杂志社从事文学工作。这些青年作家们斩获牛津京师文学之星、钟山文学之星、人民文学之星等多个文学奖项,作品入围了包括“中国好书”“收获排行榜”等多个文学榜单,其中亦有人开始成为“9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

《耘:每当有人醒来》,张莉 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8月

《耘:每当有人醒来》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

《耘:每当有人醒来》共收录12篇短篇小说,作者包括叶昕昀、焦典、崔君、陈帅、于文聆、张明慧、武茳虹等青年小说家。每篇小说之后,附有莫言、李敬泽、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李洱等作家导师的点评。读者不仅可以从书中看到优秀青年作家初露锋芒的作品,还可以读到前辈作家对他们写作的指导过程。这份指导除了日常课上交流,还特别与国际写作中心“名师写作指导工作坊”有关。几年来,“名师写作指导工作坊”已开展十余期,每期都由知名作家、学者、编辑组成联合研讨团队,同文学创作方向的同学面对面交流,共议文学创作的问题与方法。前辈满怀热情地提携后辈,唤醒了许多年轻人身上潜藏着的文学才华。《耘》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说,《耘:每当有人醒来》收录的作品并非这些年轻人的代表作,但这些作品里包裹着每一位作家导师的拳拳之心,印记着一代年轻写作者的成长足迹和可能性。

面对这部凝聚着作家青春与导师心血的作品集,莫言深感欣慰。“替老师们和我们的同学们,对今天到会的各位编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也要感谢这本书的作者们,你们的才华是我们的光荣。”莫言说,几年间阅读学生小说的同时,他也在对照回忆自己的创作,新的社会生活里有许多自己没亲身感受过的经验纷纷出现在学生们笔下,这让他真切地感受到文学教育是一个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过程。

莫言为《耘》题写书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和北京大学教授李洱分别以作家导师的身份分享了参与教学工作、培养青年写作者的感受。余华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往往不是从学生已有作品的完成度进行考量,而是从一篇作品尚未完成的想法或细节开始,再逐渐引导学生去修改、完善。“培养学生最终是关乎他们将来能否在文学上真正取得成绩,我并不以发表作品来衡量一个作者,这是几年工作下来的一个体会。”苏童笑谈,“到北师大,本来以为自己是来当花瓶的,结果这里不要花瓶,只需要真的园丁。”从一开始带有某种任务性的教学,渐渐通过跟学生相处,苏童开始调整双方关系,为这些年轻人提建议、“剪枝”、“施肥”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园丁身份有了美好的期望。几年下来,在苏童的指导下,李晓博、陈帅、郝文玲等青年写作者逐渐成长,已经正式踏上了创作之路。欧阳江河则表示,他与学生的关系虽然亲近,但“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我的门徒”。从文学教育的角度看,小说写作含有手艺、技术的成分,而诗歌写作很难具体传授。作为诗人,欧阳江河鼓励学生把写诗的才能转化为创作小说的才能,希望习诗的同学们可以朝向叙事文学转化,但与此同时又保留诗人对世界的观看方式。西川对此表示认同,他说,诗歌思维和小说思维非常不同,不要求所有同学都保持和导师相同的创作门类。“写作的类型非常多,每一个学生的才华的类型也不一样,而一位好的老师应该看出一名学生具有哪种类型的才华,因材施教。”西川说,他非常惊喜地看到学生不断的变化,经过文学教育的训练,同学们无论是修养还是创造力都得到稳步提升。看完《耘》之后,李洱心中十分欣喜,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驻珠海校区作家导师,他发现书中收录的作品与他最早参加改稿时的初稿相比进步很大,许多篇小说都更为完整和成熟。同时,他也指出《耘》中收录的作品仍处在新文学传统的内部,“如何在更广阔的背景下,与当前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进行对话,进而重新面对我们的历史传统,这是青年写作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耘:每当有人醒来》目录

除了作家导师,青年写作者的成长也离不开名刊编辑的点拨与指导。《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回顾了《作家》与北师大的作家导师及文学创作专业同学们的文学缘分,认为文学天赋与悉心指导之间是相互成全的关系。他关注到这一培养模式蕴含的可能性,并对这些青年写作者在未来展开可持续的写作表示期待。《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表示,《耘》的出版铭刻着写作者在初期的探索,而早期摸索对每一位作家来说都非常重要。徐则臣提醒文学创作方向的同学要充分认识到写作在自己生命中的分量,以强大的意志力、耐心和激情保持写作的动力。《当代》杂志执行主编徐晨亮说,《耘》反映了新一代青年作家对于叙事本身的信念感,他对同学们提出期许,希望青年写作要在信息过于饱和的环境下发出自己的声音,除了寻找个人腔调、拓展创作题材,还应通过写作重新认知和确认自我,敏锐地捕捉时代投射在自己身上的情绪碎片。《青年文学》主编张菁谈到了指导老师对青年写作的重要性。她认为,这本集子中的每个写作者都是创造者,作家导师们以自身的写作经验帮助大家突破思维局限,“无中生有”地去认识世界、创造世界尤其重要。她同时关注到,《耘》收录的作品呈现出新的创作趋向,与前辈作家相比,青年写作者开始更自由、舒展地表达自己和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则表示,《耘》是莫言、余华、苏童等作家培养青年作家和形成文学传承的文本实存,青年作家叙事重心的偏移,也为研究不同作家之间的代际经验和传承关系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视角,这个过程将具有深刻的文学史研究价值。《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谈到,《耘》中的青年写作者面对当下现实,正在慢慢形成属于自身的问题意识,他们既要通过文学教育开展个人的知识积累,更需要对水面之下那些混沌复杂的才华、想法、灵气进行不断地廓清和辨析,在写作中重新寻找自我精神的坐标。《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从另一方面观照“京师作家群”的创作,认为高校文学教育为学生提供优质文学资源的同时,也可能会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失某些挫折体验。何同彬期待青年作家在面临传统的文学秩序和复杂的时代现实考验下找到自我声音,找到与当下时代最为匹配的创作方式。

深植批评现场的评论家们也就《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认为,《耘》基本代表了当前青年写作的各个面向,许多作品的独到之处并不来源于文学教育或阅读,而是作者个人的成长经验,这其中蕴含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何平认为,一个作家的早期写作到成名作之间可能还存在距离,文学教育最终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山东大学教授马兵肯定了《耘》中的青年写作者对个人经验的自觉转化,作品集中若干篇目完成了对“非常态”事件的小说化转写和“日常”生活的创造性描绘。他希望未来在青年写作者的作品里看到从“非常”、“日常”朝向奠定中国传统美学基调的“无常”的过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认为,文学技巧是作者自身经过磨练后的个人化产物,但作品中蕴含的观念却可以通过大学教育进行拓展。当下,青年作者如何突破原先经验的圈层,在过剩的信息中筛选经验、突破同质化问题,是他们面临的难题。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研究员岳雯肯定了北师大文学创作专业对于青年写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耘》中的作品是青年作家去自我化、面向世界的书写,他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田野和天地,发出时代里彰而不显的声音,完成了对于时代情绪结构的描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平则重点谈到创意写作专业培养的青年作家如何经受读者检验的问题,他期待这些青年写作者的作品能够与当下时代情绪密切呼应,在文化市场上与来自电影、电视剧、游戏、音乐等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创作构成竞争。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

作为出版方代表,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分享了出版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提到从《耘》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这些年轻小说家们正处于“将飞而未翔”的时刻,有技术、有力量,而这正是出版方选择青年作家时会考虑的主要因素。李伟长回顾作家沈从文23岁时曾一年就发表作品一百余篇。正是在大量的练习、发表、交流的过程中,作为作家的沈从文才真正地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李伟长对青年写作者寄予厚望,“北师大已经有了这么多福楼拜一样的老师,我相信一定有更多像莫泊桑一样的学生出现,成为未来的大家。”

从左到右:武茳虹、焦典、叶昕昀、李晓博

文集作者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李晓博、焦典、叶昕昀、武茳虹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北师大文学院和国际写作中心的各位老师和编辑的感谢之情,真挚回顾了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习和创作历程,表示希望在未来继续探索自己的写作道路。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

“耕”是耕种,“耘”是除去杂草,“励耘”的“耘”字代表文学教育的初心。同时,“耘”也隐喻“辛勤耕读、服务社会”,是一个让人心生期待、寄予希望的动词。在研讨会的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向多年来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北师大文学教育的同道致谢,也对全体文学创作专业同学的未来发展表达了期待。“希望所有的同学们在自我教育中保持自律,把今天的成功当成小小的起点,绝不可沾沾自喜。”张清华说,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在面向未来的文学征途中,希望师生一道,行稳致远,希望所有的努力都不被辜负,也希望每一份文学梦想都能醒来。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