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视野小切口书写文明的连续与创新
传统的审美观念一直在影响我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罢,似乎都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但是有独特的审美情感关系,而且这种审美情感关系已经建立千百年了。
中华文明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既辉煌灿烂,又博大精深。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表述形态以及不断延续的文化传统。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对之进行专门的研究。在整个中华文明以及文化传统之中,文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往今来,我们国家涌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师,中国文学也体现出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还在发挥重要作用。譬如,相对而言,中国人的性格都比较含蓄、内敛,这时我们往往会想到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句话——“温柔敦厚,诗教也”。这是古人对诗歌经验的总结与认识。这些审美观念、美学趣味,一直延续下来,影响深远。
我们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诗文讲究“情景交融”,我们现在对此已经习焉不察了。小孩子们从小就会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为什么不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去远方”呢?因为看见月亮、思念家乡已经成为我们审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构成。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很多这样“自然而然的构成”。如果把它们与西方的作品作比较,这个特点会更加明显。譬如,海明威的小说中出现过这么一句话:“春天来了,部队攻进城里。”一个美国评论家对此稍有不满。他说,春天来了跟部队攻进城里没有因果关系,改为“夏天来了,部队攻进城里”也可以成立。这是他们之间有趣的小争论。但是,在中国的审美意象中,情与景之间存在特殊的联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罢,似乎都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但是有独特的审美情感关系,而且这种审美情感关系已经建立千百年了。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这些诗句可以不做注解,大家都读得懂。
这种审美观念如今已经变成了我们中国人的基本感觉方式。我们的文学史上有李白、苏东坡等众多写月亮的高手,所以我们中国人对月亮可能有特别多的感受。中国文学关于月亮的书写,可能要比其他民族的多得多。作为在中国文学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人,我们对于月亮就会有特别丰富的感受。这是中国文学给我们带来的特殊文化财富,已经沉淀到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之中。
传统文化既是连续的,又不断在改变
连续性是一方面,创新性又是一方面。连续是发展变化中的连续,创新是基于历史连续性的创新。它既是连续性的,又不断在改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要的特点。
上述这些小的例子生动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文学,一直影响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过去、现在、未来存在连续的线索。我们今天之所以如此,可以在过去找到原因;我们的未来怎么发展,也可以在今天找到理由。这种连续性体现在思想观念层面,也体现在审美观念层面。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这又意味着我们的文明、文化不断在发展,不断在改变。一个时代的文学,通常体现出这样的特征:文学与所处的那个时代产生呼应,表现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也赋予文学特殊的表现形态,赋予它独特的主题。因此,连续性是一方面,创新性又是一方面。连续是发展变化中的连续,创新是基于历史连续性的创新。它既是连续性的,又不断在改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要的特点。
对于创新型的民族来说,这种改变并不会导致断裂的发生,反而促进文明、文化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有时候爱和别人讨论书法的例子。我们大家都在书写汉字。历史上的汉字不断改变,从甲骨文一直到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从繁体字到简体字,一直都在改变。改变的重要动力是加快书写速度。历史经验越来越丰富,要记录的内容越来越多,对于书写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按照甲骨文的写法,如果仍然用刻刀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刻写,速度完全跟不上。书写速度的加快,是文字改变的重要动力。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书法。书写速度加快本来指向一个非常实用的目的,但是,这个改变神奇地跳向了美学。书写速度的追求演变出书法,产生了审美艺术。书法中的审美,可谓博大精深。这就是非常好的改变,朝着非常好的方向发展。
以新的艺术创造回应时代课题
当今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课题。只有结合这些课题进行深入思索,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我们而言才会真正成为一个活体,而不是简单地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展品。
我们的文学始终随着社会历史在不断演变。五四时期,我们的整体文化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出现了许多文化大家,他们的文化实践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仍然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包括审美观念、思想观念等;另一方面又充分意识到那个年代、那个时期中国历史正在遭遇哪些重大问题,文化以及文学要对此作出什么样的回应。这种回应,并不是简单的观念上的回应,而是包含整个民族感觉方式、思考方式的改变,由此也发展出一系列新的文学、文化形式。这个过程当然包含着对于世界文化的借鉴。这就涉及文明的互鉴。一方面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另一方面也因为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这是文化交流中常常出现的良性互动。在吸收别人长处的过程中,更加明确了自己、发展了自己。基于这些前提,我们针对时代与社会状况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新的艺术创造,对当下历史作出新的回应。
今天的社会正在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科技都是如此。我们现在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种历史情景之中,面对崭新的时代主题,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对文学创作而言是特别重要的资源。一方面,我们要基于新现实的需要,激活传统的能量。另一方面,在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清晰意识到时代与社会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于写作者而言,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之中。比如,我们现在都带着手机。如果哪天出门没带手机,整个人就觉得很不安,日子没法过。事实上,这个小小的科技改变,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细节,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文学常常要感受到生活的细节,体察到生活的深处。在这一点上,文学跟社会学、哲学有一些差异。作家需要观察很多的生活细节,要观察到人性以及生活中最为细微的神经末梢。同时,作家又需要有大的视野,关注我们的社会历史正在经历什么,我们身在其中将会遇到什么、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当今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课题。只有结合这些课题进行深入思索,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我们而言才会真正成为一个活体,而不是简单地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展品。博物馆里的展品非常伟大,这是了解中华文明的入口。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悠久的文明又是鲜活的、发展着的,而且,我们都置身其中。
(作者系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