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武夷山作协一行走进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来源:武夷山作协 |   2023年07月11日08:52

福建省作协会员张晓平及武夷山市作协一行走进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福建省作协会员张晓平及武夷山市作协一行走进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6月30日,在“中国一日 · 走进中华文明”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之际,福建省作协会员、武夷山市作协主席张晓平及市作协一行人来到福建省武夷山市,走进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聆听关于“一个人——闽越王无诸”和“一座城——闽越王城”的故事,感受中国历史上闽越王城一段短暂而辉煌的文明融合的故事。

福建博物院副院长、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楼建龙,福建省博物院研究院梅华全等向武夷山市作协一行介绍相关情况。

一个人——闽越王无诸:无诸生于战国晚期,卒于西汉初,为越王勾践后裔。越国解体后,无诸移居闽地,成为闽越王。秦统一后,降为郡长。秦末,他率闽中士卒举师北上,协同诸侯灭秦。楚汉分争天下,无诸出兵辅佐汉王刘邦打败项羽。刘邦即位后,念无诸有功,于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2月,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封闽中故地。无诸之前,有所谓“百越”时期,即越国解体后,诸王侯败走南下格据一隅,形成大大小小的国家达200多个,到汉朝初期只剩闽越国等2-3个。无诸治下的闽越国吸收中原先进生产力,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有长足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闽越国揭开了福建文明史的光辉篇章,无诸也被后世称为“开闽始祖”,成为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代表人物。

一座城——闽越王城: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东越列传》,以1256字勾勒出闽越国的社会轮廓和发展轨迹。考古材料显示,福建在距今4000年至3600年间跨入青铜时代,形成了多个部落联盟,文明社会初步显现。当时的部族文化呈现出普遍繁荣、多样融合的特点,闽江上游的武夷山船棺就是这一时期先民的奇特葬俗,也是中国江南地区及东南亚一带悬棺葬的发源地。

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大败越国,“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遗民南徙入闽,沿武夷山、仙霞岭的东南侧谷地次第而进,与当地以印纹硬陶为代表的闽族文化融合,碰撞出拥有先进制造业的闽越文化。

南下越人与“七闽”土著因共处而共生,使福建及周边浙南、赣东北、赣东南及粤东北等地区的闽越文化更显繁荣发展。由考古发现可见,闽越文化遗存主要是遗址、墓群等,在上述地区广泛分布,闽北地区最密集。

历史轮回,在汉代诸王割据与集权统治的纷争中,闽越王城最终于公元前110年被焚毁殆尽。92年的建都史,顷刻间付之一炬。

西方常把湮没的繁华地比作庞贝城。199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英国考古学家亨利·克利尔夫妇和罗马文物修复研究中心协调员尤嘎•昭克赖特夫妇,参观考察后称汉城遗址是“中国的庞贝”,“是环太平洋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王城遗址,也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明融合”也即“民族融合”: 汉城遗址代表的闽越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共融共生共发展的生动案例,从中可以看出闽江上游古文化与周边地区古文化在互相借鉴、融合基础上不断发展,并开创地区文明新阶段的典型模式。

以城村汉城遗址为中心的闽越国,从西汉初期接受分封到最后纳入中央版图,标志着东南地区从此成为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闽越灭国后虽退出历史舞台,但闽越后人仍保持着独特的断发纹身、水行山处、习水便舟、稻饭鱼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崇蛇等许多独特的遗风遗俗流传至今。

城村汉城的遗产价值,还突出表现在王城被军事入侵毁灭后,始终没有被后来的城乡开发所波及。随着汉帝国对闽越国等异姓王国的统一,武夷山被完全纳入大一统国家体系,并获得圣山地位,城村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得以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