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传统工艺的设计转化
来源:文艺报 | 潘鲁生  2023年07月17日08:38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使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充分汲取传统养分,深刻把握发展现实和机遇,以自信自强的文化意识、深沉执着的文化使命和创造性创新性的文化生命力、生产力实现传承与发展。

就传统工艺而言,尤其需要传承发展活态的生产生活文脉,守护好文化的种子,凝练出文化的辨识度,不断塑造工艺的生活价值,回归人民群众的、生活的、当下的设计主题,从而实现新使命,树立新标杆,求解新课题,形成新风尚。

践行新使命,传续文化的种子

传统工艺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手工造物的经验积淀,千百年来融入特定地域的自然生态与族群的生产智慧、生活习俗和审美追求,成为文化的综合体。工业文明以来,机械化大生产、全球化市场流通以及城市化生产生活方式对传统工艺造成极大冲击,甚至在物质生产层面很大程度上加以取代,传统工艺面临边缘化乃至存亡绝续的困境。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传统工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与保护的五项分类之一。与此同时,在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包括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回溯和发现传统工艺的意义和价值;在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知识经济兴起过程中,进一步发掘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和经济附加值;传统工艺因此不只是历史文化的遗留物,而仍然具有蓬勃的文化动力,能够充分赋能现代产业和地方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关于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经历了生产属性、文化意义、社会综合发展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工艺美术生产和出口创汇,90年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颁布以及本世纪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认定与保护,到2017年国家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将“传统工艺振兴”写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传统工艺进一步由振兴向高质量发展提升和深化,体现了国家政策体系、社会发展机制、公众文化意识的全面发展。

当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传统工艺的价值,始终以“文化种子”的保护为根本,保护传统文化最本质的内容、本真的样态以及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在原汁原味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其中,涉及代表性传承人及其群体的保护扶持,包含具体工艺项目、内容的经验或数据保护,同时也涉及与保护相关的文化教育、传播以及普遍的自觉、自信、自强意识的建立,使传统工艺文化的“种子”存续于活态的实践和内心意识。

树立新标杆,强化文化的辨识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从“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意义上认识传统工艺、传承传统工艺、发展传统工艺是核心所在。中华传统工艺中所具有的造物智慧、生态理念、精神境界、艺术创造力需要我们系统、深刻地加以认识、发掘和传承、发展。传统工艺作为文脉的续写传承,不能停留在博物馆,也不能停留于学院课堂,必须融入今天的、现实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建构之中。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要做的绝不只是“取其形”,对传统工艺的视觉形态、形象语言进行简单的移植、复刻,通过剪切粘贴式的拼凑复用而形成某种风格样式的表达;我们要努力实现的是传统工艺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传统工艺精神内核在今天中国的创造性表达与意义实现。

因此,我们需要梳理造物体系,阐释工匠精神,把握造物语言与符号意义,在今天的设计中加以凝练和表达。它不是“形而下”地取用,而是设计意义上的传承与升华,是在传统工艺文脉基础上形成中国设计、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文化辨识度和精神标识。由此,我们要进一步超越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源的功利视野,从设计着手,从精神内核出发,把创造文化辨识度作为标杆,实现更有深度、更富创造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

研究新课题,重塑工艺的生活价值

立足于现实和时代看传统工艺的发展,必须考虑生活的基础、生活的需求、生活的价值。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主体的生活出发去认识和实现传统工艺在今天这个时代的意义和价值。这不同于历史上传统工艺中宫廷工艺以巅峰式的工艺创造服务于权贵阶层,也不同于一段时期以来“特种工艺”走入的纯粹欣赏、把玩的狭窄空间,而是传承发扬民众的、生活的传统,实现生活中美的创造。

传统工艺不是架上艺术,追求贵重稀有的材质、迎合独特阶层或群体把玩欣赏的趣味、远离日用和民众,会失去生活的养分,缺乏万千生活主体的创造力,也难以实现博古架、画廊、拍卖会之外更丰富、广泛的意义。传统工艺必须植根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在生活中创新和发展。可以看到,我国新一代人群已成长起来,带火了汉服,带起了国潮。他们希望在生活、消费中体现自己的文化身份,表达他们的文化态度。传统工艺作为形态语言、生活体验、文化标识在今天的中国文创、国货潮服中得到了生动运用,由此不仅拓展了我们本土的消费市场,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而且使传统工艺在今天的中国式生活、中国式美学中得到应用、创新和发展。

传统工艺曾经是老百姓生活日用不可或缺的存在,工业化流水线大规模的产品生产使传统工艺的日用性退化。今天,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定制化、柔性生产进一步发展,小众市场、文化圈层更加丰富,传统工艺要面向火热的、多样的生活,汲取养分和动力,实现生活化地创造与发展,这也是走出把玩欣赏狭窄胡同的新的发展课题。

形成新风尚,回归为当下而设计

传统工艺的发展要有“当下性”,要不泥古慕古,关注当下的需求,实现当下的价值。就此,我们要突出“设计”的作用,使设计成为融会古与今、用与美的桥梁,以开放性的态度面对传统工艺及传统工艺的主体。

历史上,工匠与文人结合,设计创造了宋代瓷器、明代家具等工艺的高峰杰作。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家为发展工艺美术生产,成立了工艺美术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核心也在于培养工艺美术的设计人才,从而实现应对当时行业发展需求的设计与生产。从中可见,设计的联合、融通是传统工艺发展的必要机制,要客观看待传统工艺的构成与发展基础、发展需求,使传统工艺有当下的根基,实现当下的价值。

我们传承发展传统工艺,要避免这种活态的文脉完全走向博物馆的展柜或文献文字,要实现传统工艺在当下的生活、当下的人生、当下的现实中创造力的融入与创造性地发展,从而实现延续和壮大。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使传统工艺如河流奔涌流动,充满不竭的动力,形成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风尚和魅力。

(作者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