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再绝望也要看见希望,相信光才会看见光
王宝强致《文艺报》读者
这是一个农村孩子的电影梦,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中国梦呢?农民之子王宝强一路成长为电影导演,外卖员王计兵“奔跑”15万公里创作4000余首诗……《八角笼中》的爆火,正是无数像他们一样历经千辛万苦、酿造生活之蜜的普通人的情绪共振造就的。他们让我们看到:理想的光亮照进现实,也让生命泽被了恒久的荣光。
二十多天的时间里,王宝强携电影《八角笼中》主创团队一连跑了十余个城市的路演。作为这部片子的制片人、导演、编剧、主演,他没给自己过多喘息的机会。为了能让读者更早了解到影片背后的故事,导演助理也曾试图见缝插针将此次电话专访安排在下午六点的飞机场、凌晨一点的火车站,无奈受限于公共环境条件限制,采访时间一改再改,最后终于如约在该片全国路演收官后的隔天中午进行。近一个月的路演时间,观众给了王宝强诸多鼓励、支持与感动,在最后一站淄博路演现场,王宝强与主演带着不舍向观众深深鞠躬,他说:“观众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就像想让我父母为我骄傲一样,我也想让观众因我而骄傲、自豪!”截至7月18日,《八角笼中》上映13天总票房破15亿,并一举刷新中国电影史点映票房纪录。采访过程中记者问王宝强,你最想对2004年蹲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口等群演的自己说些什么?王宝强沉默良久后说:“我很佩服他!我最佩服他的做人,遇到那么多困难、那么多不易,他都没有扭曲、没有改变。多少原本正直和善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碰了壁,便改变了自己原初做人做事的态度与方法。我没有。在我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电影《八角笼中》的故事原型正是2017年轰动全国的四川凉山“格斗孤儿事件”:视频中两名只有14岁的男孩赤裸上身、戴着拳套,互相进行激烈格斗。当恩波格斗俱乐部学员比赛视频在网上曝光后,画面刺激了公众的神经,故事主人公恩波被很多人质疑、网暴。然而当警察出面将这些孩子送回家乡的时候,孩子们泪流满面。六年前,王宝强通过新闻关注到这群大凉山孩子的人生命运和出路,并意识到这一颇具争议性的事件会是一个不错的电影故事。“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去找恩波要授权拍摄影视作品,但是我们一聊他还是觉得我最懂他。恩波比我年长几岁,他很喜欢我演的《一个人的武林》《士兵突击》。我们都是习武之人,习武之人有一个共性,就是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功夫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不服输的那股劲儿,这点我们都有。”
《八角笼中》不只是一部给予观众精神力量的励志电影,王宝强还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大家去做一个心怀爱意、善良温暖的人。“恩波的个人身份、孩子们的复杂经历以及当时公众对综合格斗这项运动所知甚少,使得恩波遭受了许多莫须有的猜忌和质疑。但是良心骗不了人。这些孩子的出路在哪里?就像刚从农村出来的我,谁会真正关注到我呢?我和这帮孩子一样,在人生的擂台上必须拼命挥拳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俱乐部里有的孩子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多是孤儿、留守儿童,恩波俱乐部管孩子吃住,只要他们肯吃苦练武就行。恩波不仅帮他们走出大山,给了他们一条人生的出路,更重要的是给了这群孩子缺失已久的家,在这里他们有了兄弟姐妹,能够共同成长。”电影中那个很少说话、性格内向的苏木,在现实中确实因为综合格斗改写了命运:2016年,刚满20岁的苏木达尔基终结高俊野,夺得了《武林笼中对》史上首条金腰带。也正是在格斗孤儿事件爆发那年,苏木达尔基入选了UFC中国英才计划,经过特训与加练,顺利成为首位登上UFC八角笼的藏族选手。恩波俱乐部培养出的孩子中,还有很多成为武警、保安,总之,这些孩子都有了照顾自己的能力。
影片中,新闻事件曝光后,王宝强并没有拍摄太多群众对于该事件的反应,而多是展现和这件事有直接关系的人的态度,比如王总、校长、李老板等等。“整个电影看下来,多方视角都能说得通。电影拍出来是上帝视角。观众是第三方视角。但是当时发生格斗孤儿事件的时候,观众的想法或许和今天并不相同。你很难说当时观众的反应是对是错,因为他们也不了解事实真相是怎样,而是为自己想象的真相发声辩护。但是我想,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王宝强也希望那些“键盘侠”们看完影片能有所启迪:能帮助别人时就施以援手,帮助不了别人也不要去伤害一个好人。“给他人一个微笑、拥抱乃至一段鼓励的话,都是在积德行善”。
“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内心的牢笼”
《八角笼中》的创作周期前后长达六年,剧本创作阶段就用了四年。王宝强拿到授权后,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电影语言讲好这一故事。他想过用喜剧的方式来表现这一故事,但考虑到格斗孤儿这一现实题材的严肃性,采用喜剧方式难免会让观众感到不认真、不投入;他也考虑过采用写实风格,但是如果太实可以预见风险极高。为了呈现好这一故事,王宝强前期找过许多编剧合作,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都不满意。王宝强日思夜想,最后决定讲述一个普通人带领一群孩子改变人生命运并找到人生出路的故事。
“如果说这部戏是别人拍的,观众不一定会信,因为在绝望中逆袭并获得成功很难,但是说是我拍的,我想观众会相信,因为我本人和这部电影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回想二十年前跑龙套的时候,别人一天能挣25块钱、20块钱,王宝强只能拿15块钱。“他们觉得我个头儿小,不把我当一个人数,其实那时候真的挺受打击的。”北漂那段时间,当群众演员的活儿也不是天天都有,王宝强的个人生活十分拮据,后来他便去工地打工挣钱。工地上一些人见到他冷嘲热讽地说:“你不是过来当明星的吗?怎么又来工地上干活了?”王宝强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但他还是操着一口质朴的方言、露出憨憨的笑容回应道:“我暂时告别影坛了,等有一天我一定会重回影坛的!”
王宝强告诉记者,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没有退路了。“我回老家也回不去,因为老家人都知道我来北京拍电影了,但是他们没看到我拍的作品,要是这样就回去,不仅丢自己的人,也给父母丢人。我从少林寺出来的,少林寺也回不去了,我走的时候,少林寺的师兄弟不练功都要送我,他们希望我在北京好好发展、日后能拍电影。说白了就是没有退路了,你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内心不断告诉自己,再绝望也要看到希望,骗自己也要看到那束光。”
成名之后,王宝强成了别人眼里的大明星。外表光鲜的背后,内心的苦楚他自己最清楚。电影《八角笼中》最后一幕,擂台上的苏木被对手紧紧锁住脖子。“我曾经就有过这种被生活锁住脖子的窒息感。这六年发生在我身上的桩桩件件都是致命的事,指导的首部电影《大闹天竺》败北、婚变等等,尤其是母亲的离世,对我打击很大。在拍《唐人街探案3》的时候,我每天都是哭醒的,但是我又不能把那种痛苦转嫁给其他人,不能影响到大家工作。”王宝强坦言,那种思念的痛苦每天都会袭来,而且后劲儿很大。只有拍好《八角笼中》,才能让他真正从内心深处“破笼而出”。电影里最后一场戏,整合了王宝强想要表达的八角笼的全部含义:“片中我饰演的向腾辉,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该扛的也扛了,我用尽一切力气把苏木再次送到擂台上,我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这场比赛胜利与否,不在于我,而在于苏木个人。那一刻任何人都帮不了他,他只能自己去想办法回击。我想让观众看到,八角笼不只是运动员比赛的擂台,更是人生的八角笼、隐形的八角笼,也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内心的牢笼。”
“人不被逼到那个份儿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身上的能量有多大”
除了定剧本方向,整个项目最困难的还在于投资。“有投资方一开始拍着胸脯说,王宝强没问题,他有票房号召力,我肯定投,但随着‘《八角笼中》没有商业性’‘王宝强不拍喜剧没人看’‘疫情期间随时可以停拍’‘王宝强拍过《大闹天竺》他当导演不行’等质疑声纷至沓来时,投资方犹豫不定了,关键时刻掉链子。没钱你怎么拍,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拍这部戏我负债累累,把所有能投入的都放在这部戏上了。我花时间、花心思,放弃了许多拍戏的机会,专心做这部《八角笼中》。别人觉得我做不成,我告诉我自己一定能做得成。人不被逼到那个份儿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身上的能量有多大。”
看完《八角笼中》,观众便会感受到这6年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王宝强,把时间花在哪里了。这一次不像匆匆完成的《大闹天竺》,王宝强用了很长时间去打磨、去雕琢这部戏,不惑之年的他看待事物的眼光、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更加成熟了。
片中,川剧变脸一场戏无疑是神来之笔。“主人公向腾辉已经被逼上了绝境,他往前走发现走不动了、寸步难行,他已无力反抗,之前向腾辉找到俱乐部老板的时候,所有人都把他踩在脚下,那正是他的人生低谷。当他发现用之前的方式行不通了,他要换一张脸、换一种方式,从绝望中把这些孩子拯救出来。”于是观众看到,镜头中川剧演员的脸谱与向腾辉的脸交相辉映,浓重的色彩不时在向腾辉脸上闪现。王宝强在此处特意选用了美猴王孙悟空,在他看来,孙悟空可以七十二变,变脸也呈现出红脸、黑脸、白脸之分。王宝强正是通过这一方式展现了向腾辉复杂的心理变化。
“我从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演员出身的王宝强,是懂演员的。在电影《八角笼中》,王宝强不仅亲自出演向腾辉这一角色,还大胆启用了一批朴实的新人面孔。当被问及是如何激发演员最佳状态时,王宝强笑答:夸他!“就像我那时候拍《天下无贼》时一样,冯小刚导演经常夸我,那时候我也紧张,生怕演不好被导演批评,但导演一直在夸我,一夸我我就放松下来了。《八角笼中》的这些孩子也是,我得让他们放下心理负担。演得好不好都得夸,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放下紧张感、松弛下来。”王宝强深谙,这种戏没办法表演,一演它就假。唯有从心底里流露出的真诚才最打动人。因此,他也没有启用流量明星。“我怕选流量明星会跳戏。现在的观众很聪明,如果为了高票房、炒话题,即便角色不合适也硬要用流量明星,观众会对我失望的。我曾经承诺要拍部好电影给观众,我既然说了就一定要做到,绝不只是说一嘴,过几天就忘了。”
《盲井》中的元凤鸣、《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天下无贼》中的傻根、《Hello!树先生》中的树先生……一路走来,王宝强用真诚征服了一众导演与观众,他由衷感激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苦孩子得有领路人,没有领路人,你有劲儿、有力量往哪使呢?”如今,他把这份爱和信任继续传递下去。电影中,饰演“格斗孤儿”的小演员有4名来自强棒天使棒球基地,他们同样来自大山深处、偏远地区的困苦家庭,在真实的人生中凭借棒球改变着自己的命运。17岁的马虎、15岁的周德柏文、13岁的李有文和12岁的什都林祖,一群棒球少年在一部以综合格斗为出路的电影中“复刻”了自己。王宝强通过这部电影把他们带向更大更远的平台,用实际行动唤醒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公平、机会与社会责任的思考。“我从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相信光才会看见光,不抛弃不放弃,总有绝处逢生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