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锤炼和洗礼而凝结的文明结晶,无论是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还是具有互补性的道家文化、释家文化等,无论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仁政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恕待人思想,还是“节用而爱人”的生态伦理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美学思想等,都是历史的馈赠,为国人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广泛的传播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这些既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更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和未来的最深厚的软实力。
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根本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顽固的错误观念:一种是“全面沿袭”的保守主义观念,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观念。这两者在当下依然有着某些欺骗性的表现。而要反对这些虚无主义或自卑主义的文化观,就必须以唯物辩证的历史眼光,批判地继承和阐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才能在当今多元文化交往互渗、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相容与共的复杂形势下,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发展和文化输出。
早在1938年10月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0年1月,毛泽东又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裂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而言,尊重是继承的前提,而继承又并非盲目地继承和排外,只有尊重历史留给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以整体历史观认真总结古往今来的历史,时刻坚守本土立场和民族意识,才能称之为尊重而不割裂自己的历史。而那些“全盘西化者”恰恰是不甘心以“小学生”自居的,他们所坚持的实质上是一种不辨是非、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无视“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无法“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自然也就丧失了这份珍贵遗产的继承权。
历史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中,任何文化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总会包含特定社会制度的某种观念、价值、信仰等表现模式。这些模式在当时可能是必要的、积极的,有利于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但时过境迁之后,某些早期阶段的模式难免与现代以来的现实相抵牾。比如“忠孝”观,在封建社会结构中担负着规范家庭伦理和国家政治秩序的重要文化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这种君臣父子的纲常规范,又难免导致狭隘的愚昧忠孝,不利于民族性格的健全。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这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既具有浓厚的历史性、遗传性,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易性。事实上,所谓“传统”,不只是被供奉在神庙内、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属于过去世界的东西,它更属于我们现在的世界,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借用克罗齐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说法,一切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当代文化,任何企图彻底否定或只是单纯固守传统文化的观念,都是对历史现实和时代语境的忽视。
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
而要充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这种“当代性”,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社会依然处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数字文明转型的过程中,而作为农耕文明产物的传统文化,若要契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就必须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即立足于本土,赋予其新的思想阐释和现实内涵,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并以此塑造当代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社会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也日益频繁和深入。这也意味着,未来要更好地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更积极地参与到世界文化格局的建构过程中,就必须坚持文明互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具体来说,比如,将传统的“忠孝观念”转化为爱国、爱家思想,将西方的“个人主义”转化为担负家国责任的个人奋斗;针对消费文化语境中的“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重新激活传统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文化内涵,倡导义先利后、见利思义的现代“义利”观,引导人们合理合法致富;针对道德滑坡、伦理失范的现代困境,大力发扬“重伦理、倡道德”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结合新时代语境宣扬克己为人、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品格,如此等等。经过一系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展现具有良好文化涵养和道德修为的“文化中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文化价值观的顺差输出,我们必须以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态度,立足本土,科学创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克服激进的全盘西化论,抵制文化虚无主义,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有利于我们防止文化守旧派缺乏批判精神、不求文化变革的文化保守主义,剔除传统中消极落后乃至腐朽的成分,这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发展,铸就新的文化高峰。
(作者系安庆师范大学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