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希望、复兴和企业家传奇:重返九十年代  ——评《何日请长缨》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玮  2023年09月07日12:14

作为一部工业题材的现实主义网文,《何日请长缨》延续了齐橙前三部工业题材网文的整体风格和情节结构,小说借助穿越设定讲述了主人公唐子风回到1994年之后,帮助濒临破产的临河第一机床厂扭亏盈利、涅槃重生并最终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的改革故事。与《工业霸主》中林振华穿越到的1979年、《材料帝国》中的秦海和《大国重工》中的冯啸辰穿越到的1980年代不同,《何日请长缨》的情节设定选择了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1990年代,并将故事线延长至今。因此,《何日请长缨》讲述的实际上是上世纪90年代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改革开放故事”,而“1990年代”作为一个时间设定,不仅作为一个故事背景来呈现,也因其与1980年代全然不同的全球化、市场化的历史逻辑和时代主题延展至新世纪,从这个层面来说,《何日请长缨》也是一部关于“漫长的90年代”的“中国故事”,临河第一机床厂走向世界舞台的故事就是当代中国有关现代化发展和工业兴国的“大国崛起”式强国梦。由是,唐子风回到1994年的这次穿越,是镌刻着未来三十余年建设发展的“中国经验”之后对于90年代的一次重返,90年代因此在整部小说中具有着重要的原点意义。

充满“希望”:“90年代传统”的发明

《何日请长缨》的90年代背景是以混乱开场的:在小说的第一章,机械部二局局长谢天成道出以临河第一机床厂为代表的、全国机床行业的衰颓之势——全国机床行业已连续五年大面积亏损,负债累累,国企领导集体贪腐,种种现象触目惊心。而在另一边,穿越回1994年的唐子风却利用前世的经验,充分拥抱市场经济,利用“攒书”、兜售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市场经济及其背后的自由竞争规律由是在小说的开头被抛出,而90年代的另一重大时代主题“全球化”则在“长缨牌”系列机床走向国际的后续情节中逐步显现。小说由此展现出了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也因此预告了《何日请长缨》是一个专属于90年代的故事。唐子风穿越到1994年的身份颇有隐喻意味,他作为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的最后一届毕业生,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唐子风作为一个穿越回1990年代的“历史中间物”,则担负起了扭转乾坤的时代使命。如果说小说开头唐子风编纂、兜售《企业管理知识百科》挣得第一桶金是利用了前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掌握、抓住了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一知半解和监管制度漏洞,那么起始于90年代的整部小说则是充分利用了这一时代的历史逻辑和时代主题结构起整部小说,90年代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意义。

在小说中有关90年代的叙述中,90年代被塑造为一个充满了希望与可能的时代,正如唐子风对自己的师弟师妹们所说的,“90年代初是中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各种束缚创新创业的壁垒都被打破了,而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的各种法律准则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的时代,这是一个只要敢想敢干就能够一夜暴富的时代”,而唐子风本人所信奉的也是“只要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迎风飞扬”。因此,无论是临河第一机床厂陷入的困境,还是更大范围内国有企业面临的制度僵化和衰退,都表征着来自80年代的方法正在失效。穿越回1994年的唐子风虽然是作为辅佐处长周衡的“厂长助理”而入场的,但深谙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前瞻性视野的他又是同时作为这一时代的“新人”而出现的,唐子风和周衡的临危受命宣告者来自90年代的理念与方法正式接管国家工业体系,从这一层面来说,机械部对于唐子风二人“救人于水火”的期待,无疑是对于90年代市场经济的期待,尽管这种期待背后蕴含着担忧、犹疑和彷徨。

但无论如何,90年代的时间就这样开始了。随着驶离京城、开往临河的那列火车徐徐开动,属于80年代计划经济的大幕逐渐落下,而属于临河的、真正意义上的“90年代”开始了。

民族复兴:作为原点的90年代

作为一部史诗级的现实主义网络小说,《何日请长缨》虽然聚焦于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但并不完全是一部商战小说,临河第一机床厂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故事是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凤凰涅槃、走向世界的一次集中想象。在1990年代全球化的时代主题下,“临一机”成功突破困境、走向世界也成为了当代中国迎接全球化浪潮、努力发展民族工业、不断开展技术创兴的发展道路之缩影,“临一机”的成功经验,也就是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工业蓬勃发展的“中国经验”。由是,唐子风穿越到1994年并来到“临一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是对国有企业进行专业领域内部的改革,也同样是对处于1990年代的中国进行展望和想象,由此开辟出属于中国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道路。这也正是小说将1990年代设定为时间背景的意义所在。

1990年代的中国社会呈现“去政治化”的特征,经济发展的狂飙突进成为时代主旋律。站在具有新的历史起点意义上的1994年,如何想象中国工业的发展道路和前景,也就意味着如何想象并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与强国梦。90年代因此具有了重要的原点意义。在分析“临一机”面临的困难时,唐子风提到,除了原有的国有企业领导缺乏市场意识和管理创新以外,因复关谈判而导致的进口机床关税降低、对国产机床市场的冲击也是当前国企面临困境的诱因。因此,恢复“临一机”等老牌国企的生产、扩大其产品市场就不再仅是国内生产的一项指标问题,而是成为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全球化产业难题。因此,小说将“临一机”的现状与国际机床产业的市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凸显了国企的现实遭际,也将其接驳进全球化生产体系之中,将之视作全球化浪潮中未曾发育完全、未曾占得市场份额的薄弱一环。国企及其产品在1994年的全球化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也就反映出彼时的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位置。因此,当唐子风来到临河,正式辅佐周衡开启“临一机”的改革时,他的一切举措都不仅仅是恢复国企运转与工人阶级的尊严,而是以创新生产为手段拓宽老牌国企的市场份额,在已经开始的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而“超越西方大国”的幻想,也不再仅仅是一项企业发展的目标,而是置换成为了对当代中国在1990年代的世界所占位置的想象,《何日请长缨》表达了民族复兴的愿景,而作品将复兴时间的“原点”,定位于90年代这一全球化、市场化与自由竞争的新的历史起点。

在《何日请长缨》的自序中,齐橙写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历经十年时间,中国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体制转轨的成果是辉煌的,但转轨过程中的阵痛也是刻骨铭心的”,正是在对90年代初期的国企改革的书写中,小说探讨了面对全球化浪潮,国有企业和中国的工业化该往何处去的发展难题,也由此勾勒出一个意欲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临一机”等老牌国企面临的抉择,无疑也是彼时的中国所面临的艰难选择。

企业家传奇:建构90年代历史主体

唐子风作为《何日请长缨》中“力挽狂澜于既倒”的传奇人物,其人物的设定与生成与90年代的整体氛围密不可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来,唐子风利用前世的经验帮助了“临一机”等老牌国企“脱困”,而回到90年代也帮助他本人重塑人生,重拾了主体尊严,建构起属于90年代的、普通中国人的传奇。

穿越前的唐子风生活可谓穷困潦倒,处处不得志:参加过传销,遇到过P2P公司爆雷,炒过比特币,开发过网红产品,但无一例外陷入失败。他唯一做过的正确选择就是报名参加了一个地下黑科技项目的志愿者,得以穿越回1992年的中国,成为一名人民大学的应届本科生,从此利用前世的经验走向国企领导岗位。

毋庸讳言,《何日请长缨》本质上也是一个“废柴”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传奇,唐子风的前世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新穷人”,但在回到90年代以后却能成为国企的掌舵者,使民族工业走向世界。一方面,这是主体欲望的投射和现世惨淡人生的代偿,具有意淫色彩;而另一方面,这也是身处自由主义竞争旋涡中的失败者对于重塑人生、重拾主体尊严的期望。正因为90年代是一个市场化的年代,激进和狭隘的经济增长追求成为时代主潮,自由主义的竞争法则实际上形成了一套以“成功学”为核心的价值观,一种渴望成功、畏惧失败并因此普遍焦虑的群体症候在全社会弥散。这种现象伴随着新世纪以来愈发激烈的社会竞争而逐步加深,前世的唐子风实际上就是这种竞争模式下的失败者。而穿越之后的唐子风回到了市场化的历史起点,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参与者,“重开人生”,成为励精图治、奋起改革的国企领导者,重新成为一个健全的、被人尊敬的个体。唐子风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为和他的前世相似的“失败者”们正名: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并非一无是处,是时代、机遇以及各种因素共同塑造了他们的今天,他们和所有人一样,都是这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他们和所有人一样值得被尊重。颇有意味的是,站在市场化的起点,面对即将到来的竞争,《何日请长缨》生动叙写了我国机床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社会内部个体间的竞争被挪移为国家之间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无论是唐子风这样的国企领导还是车间的普通工人,都成为“工业人”这一群体中的一员,捍卫着工人阶级的尊严和属于90年代中国的荣光。

90年代的确是一个传奇的时代,中国的企业家开始崭露头角,中国的企业开始走向世界。《何日请长缨》作为工业题材小说,与其说是一部“技术流”小说,不如说是一部“管理流”小说。齐橙曾谈到,《何日请长缨》侧重的是管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而在唐子风等人身上,的确能够感受到变革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勇于创新、励精图治、分享艰难、高瞻远瞩,小说也因此呈现出史诗气象。

作为一部书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国企的工业题材小说,《何日请长缨》无法与90年代的整体语境脱离。唐子风的穿越是重返90年代,而借助小说,90年代的喧哗与骚动、机遇与挑战、激情与感伤也随之展现。90年代不仅是齐橙结构起整部小说的方法,也因其原点意义展现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当代中国。从这一层面来说,《何日请长缨》不仅书写的是当代中国的工业史,也书写了挥别“短20世纪”之后的崭新中国及其未来图景。

(本文系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特约评论)

作者简介

李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网络文学作协副主席,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执行副主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曾于《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于人民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理论专著两部。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及省部项目三项,共同主持中国作协理论支持计划项目一项。曾被评为江苏省社科优青,第四期及第五期江苏省“三三三工程”中青年学术领军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