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孟广策:自强不息,29年守护万家灯火
来源:人物周报 | 蔡楠   2023年08月26日09:00

孟广策,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道德模、国网青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1990年,在浙江大学读书时,他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落下终身病疼。他自强不息,逐梦前行,拖着病躯走遍全县3100个配电台区,查清2646公里线路参数,被誉为电网“数据库”和“活地图”。孟广策以“不弯的脊梁”,29年护卫着全县40余万人的安全用电。

01

孟广策买了辆自行车,没有横梁的那一种。

孟广策不能骗腿上车,他的腰脊直得像根棍,不能打弯;他的腿也抬不起来。他换过两次股骨头,髋关节严重变形,一些正常的动作也不能圆满完成,比如跑步、跳高、仰头望天、扭头望云,回头望鸟儿。他就像鸟儿折伤了翅膀。

但,这并不影响孟广策飞翔。

孟广策的飞翔是从每天早晨开始。他对自己说,笨鸟先飞,一定要比别人早到单位一小时。

每天,他都早早起床。夏天太阳还在海里睡觉,冬天星星还在天空眨眼,孟广策就奔向了那辆没有横梁的自行车。

他把自行车推到墙边,倚实,然后大把扭向外侧,左腿踏地,右腿从前面弯着慢慢抬起,皱着眉骑在车座上,然后收起左腿,蹬车,离墙,响铃。车子驶出了家门口,驶上了大街。这时,他的腋窝里有汗浸出来。

太阳正好升起,孟广策迎着太阳向单位骑行。

单位还没有人来。他慢慢将车子靠近车棚的柱子上,左腿先着地,然后身子前倾,右腿慢慢朝里弯过来,探身取了车筐里的水杯,猫着腰,一瘸一拐地向楼道走去。

他开始爬楼。一步,两步,三步……快要踏上平台就要转弯的时候,水杯从他手里滑脱。他一扭脸,腿没抬起来,在台阶上绊了一下,倒了,然后腰没用上劲,失了重,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一直滚到楼道里。腰疼腿疼不说了,就说脸吧,磕青了,磕破了,磕肿了。有血流出来了,脸上的,还是头上的?不知道。

他躺在楼道里。他觉得整个世界就变成了一艘船,身子轻飘飘的像漂浮在水里,柔软而弹性。或许一个世纪过去了,或许才只有几分钟。孟广策就上了这艘船,从船上又蹦到了台阶上。又一步步扶着楼梯向上爬去。水杯瘪着,水滴答着。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找到水杯,又把它攥到手里的。

孟广策的办公室在三楼。他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电脑,打开工作文件夹。手指不断地在键盘上跳动,鼠标上下在飞舞,他正在网上掘开了一条江河。那是怎样一条江河啊,是无数数据、网路、信息、公式和站所组成的电力江河。汹涌着,奔腾着,歌唱着,从电脑里冲出来,冲到办公室,冲到现实的世界。

孟广策的疼痛就被这江河淹没了。

02

其实,孟广策的手指在他刚上班的时候没这样灵活。他的手指很僵硬,就像他的腰。那时候,电脑还没普及,为了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做好继电保护专责工作,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购置了一台电脑,成为全县第一批自费买电脑的人。

他开始练打字,练输入。可手指不听使唤,发硬,发抖,没准头。想敲A键,不是敲在Q键上,就是敲在S键上,要不就是敲在Z键上。手指围绕着那一块儿转,就是不往A键上跑。他恨不得将自己的手指贴上一条双面胶,沾上手指和A键。他百遍千遍地练,在电脑上一坐就是半天,手指打了血泡。双面胶没粘上,倒是粘上了创可贴。继续练,血泡变成老茧,手指脱了几层皮。

妻子忍着泪水一边给他按摩,一边说:“你看键盘都敲坏了6个了,歇歇吧!”孟广策从妻子的手里抽出手,换上一个新键盘,噼里啪啦一通猛敲,然后兴奋得喊起来:“你看,我一分钟能打60个字了!”妻子也凑到电脑看,看了一会儿说:“你看,都这样好的成绩了,赶快歇会儿,吃点东西吧!”妻子就把他往饭桌上拽,拽不动。孟广策的屁股像长在凳子上。

孟广策患的是强直性脊柱炎。那是1990年,他21岁,在浙江大学读书的时候。在浙江武警医院,他做了手术。病情没有明显好转,他只能休学了。他黯然回乡,泪水一直从美丽的西子湖畔流到了家乡的田野。

他不甘心在人生的第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后来,父母听说天津刚从国外引进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先进技术,就迫不及待地带他来到了天津,做了第二次手术,换了两个股骨头。

这次手术的成功,给孟广策带来新的希望和信心。他能够拄着双拐走路了,能够拄着双拐回到校园复读了,能够拄着双拐完成学业了。

孟广策有了重新飞翔的梦想。

毕业了,天空为他打开,阳光宽容大度地照在孟广策的身上。他试着甩开双拐,在铺满绿草和鲜花的土地上挺直腰板,张开双臂,像鸟儿一样,振翅飞翔,但摔倒了。又是疼,撕心裂肺的的疼,无孔不入的疼,深度广度的疼。他坐了起来,又站了起来,田野的土粘在他的衣服上,绿草粘在他的身上,鲜花粘在他的身上,他没有理由不飞翔。

他先是分到石家庄工作,后来听说家乡青县急需电力人才,便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来青县电力局上班。

自此,电力专业高材生的孟广策,在这里一干就是29年。29年里,他先后担任过继电保护专责工程师、电网运行管理专责工程师、电压无功管理专责工程师、计划检修专责以及调度班长、电力调控中心副主任等职务,现在他是国网青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

孟广策常忆起初来上班的情景。那时候,他面容清瘦,一副眼镜架在脸上,挺拔的身材已经萎缩得不足一米六。他一瘸一拐地走在电力局的大院里,走进了人们带着疑问和怜惜的视线里。他默默地对自己也是对大家说:“我是那个叫孟广策的残疾人,我腿上有残疾,可心理没有。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一样能做到,并且能做到最好!”

03

孟广策为“做到最好”努力着。

他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叫“继电保护专责”。当时,继电保护工作还不规范,各项制度和基础资料几乎空白,各级保护的配合上未理顺,因定值原因造成的误动、拒动、越级跳闸现象时有发生。怎样改变这一现状,他动起了脑筋。要把继电保护工作做好,就要重新计算定值,对线路的各级保护重新梳理,进行系统规范管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涉及到全县的变电站和基层供电所。母线短路电流、主变阻抗、线路参路,所有数据都要人工收集,他要一个个地方跑,一个个地方查对。这对他来说,极不容易。不说爬坡跃槛上楼下楼,就是上下自行车,对他来说也是一项考验。

他一瘸一拐着,查清楚了所有线路参数,建立起全县第一个继电保护数据库,然后他又一个个计算定值。把全电网设备保护定值重新进行了计算整定,借春季预试的机会,全部重新进行了调整,并一举成功。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饿了就吃点方便面,腿坐麻了就扶着墙站一会儿。为了少上厕所就尽量不喝水,他把那个上楼摔瘪了的水杯放在远离视线的地方。

一项项技术攻关,他是靠着加班来完成的。查对每个参数,建立基础数据库,规范工作流程,继电保护从粗放管理,问题时出,到精细运作,配合理顺,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从1996年至今,青县电网继电保护定值正确率100%,没有发生一起因定值问题造成的事故,创造了青县电网一项新纪录。

体会到耕耘快乐的孟广策,又从一个个攻关的镜头里,找到人生的航向。

供电公司安装首套调度自动化系统。施工人员只能装硬件,大量的工作需要双方配合。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孟广策和同事一起,一边学习该系统的操作原理,一边录入电网系统数据。那是没有节假日的日子,密如繁星的数字,就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整个系统的波线,变成了网络的江河。

工作的需要,他又肩负起电网运行管理专责的重任。电网中35KV变电站和城区10KV线路实现多电源和手拉手供电,需要倒负荷时,只能采取先停电再送电的办法。这样操作,经常造成用户频繁、短时停电。怎么办?孟广策的脑子又转悠开了。他再次大胆探索,周密计算,在保证设备安全的情况下,主持并组织实施了10KV线路首次合环试验,实现不停电倒负荷,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1996年至今,孟广策承担青县电网内所有新建、改建110千伏新建变电站县调管辖部分以及所有新建、改建35千伏变电站投运方案的编制工作,没有出现一次技术失误。

孟广策就是这样,用技术攻关,连缀起一个个平凡的日子。用不寻常的飞翔,开辟了自己事业的一片天空。

在电网的神经中枢,他从技术能手成了技术专家;从调度班班长,成为调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坐阵供电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这里承担着青县电网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工作。在他值守的十几年里,未发生一起因工作失误造成的人身或设备事故。

千方百计保供电,是工作重中之重。2010年5月,京沪高铁施工,青县境内220KV刘缺屯变电站全停。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势必造成全县大面积停电。为解决这一迫切问题,他和同事们立即制订应急预案,想措施,拿对策,在他的严密工作下,施工期间没有出现一次拉路限电。

那一年的除夕夜,值完班,他下定决心赶回家与乡下的父母团聚。春晚过后,烟花散尽,他骑车走向离城里17里地的老家孟家营。只有他一个人,面对四野,面对满天的寒星。喧嚣没有了,热闹没有了,电路安全着,他这时候才享受着作为普通人的宁静。这时候可以想想幸福的童年和少年,可以回忆一下上大学的幸福时光,可以复盘一下谈恋爱的日子,更可以回味父母亲和这片土地给他的期望和爱。

想着想着,骑车的速度就更慢了。慢慢地走到村头,被一个黑影吓了一跳。那黑影迎着他跑过来,用冰凉的手抓住了他同样冰凉的手。

“你……你……你终于回来了,傻子,这么晚了,还回来?摔坏了怎么办?”是妻子,还有她急切而嗔怪的话语。妻子每年除夕都要来村头等他,每年都等不到。但是她还是要等,就像每个风云突变、雷鸣电闪的夜晚,她知道拽不住孟广策的自行车,但仍旧要拽一样。这是亲人们的惦记。

孟广策就是这样工作着,忙碌着,生活着。

孟广策认为,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飞翔。

04

孟广策做了最好的“飞翔”,在单位被誉为“默默奉献的老黄牛”,“技术上的拔尖人”,“继电领域的数据库与活地图”,“电网保护神”;在社会上也先后获得诸多荣誉:省公司和电力工会“先进生产者”,“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河北省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中国好人。

记者们来了,报纸的,电台电视台的,自媒体的,融媒体的……一篇篇报道先后发表出来,播放出来,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孟广策常说,他所做的,都是份内之事,他是以身残之躯做了正常人应该做的也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事情,他只不过比正常人付出的努力更大了一些,更艰难了一些。

他特别不希望记者来采访,也不希望宣传自己。他说,频繁的采访会耽误他繁忙的工作。每次采访,他虽然尽力配合,内心里却有小小的抵抗。他总是问记者们:“必须采访吗?必须写吗?如果不必须,就算了!”他希望自己像那计算机的软件,默默在后台运行;他愿把每一个平安运行的心愿,化成每一个灯火辉煌的夜晚;他愿意用他的调度,默默地给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与温暖。

2009年7月3日,孟广策作为沧州市唯一一名“全国自强模范”,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接见。

2022年3月3日,作为冬残奥会火炬手,孟广策在张家口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参加完了火炬传递仪式,他在这里举着火炬走了90米。有记者采访他,他说:“这不单单是我的荣誉,更属于和我一样奋战在一线的广大电力员工。”

05

孟广策是拄着双拐上大学的。

孟广策开始是一瘸一拐走着上班的。后来单位迁了新楼,上班远了,他开始骑自行车,就是没有横梁的那一种。现在,孟广策换上了一个电动三轮车。

他说,“我还要学开汽车。现在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么多的事情等我去做,而我却总是这样慢节奏。我要学开车壮大自己的翅膀。我的翅膀不在身上,在心里。”

“但是像我这种状况,人家驾校不收,我正在找人协调。”说到这里,孟广策难免有些小小的惆怅。

于是,我们看到了硬脊梁孟广策的心灵世界,看到了现实世界一个翅膀长在心里的人的勤勉飞翔。

那不是一个残疾人,那是一个强大的人,他有一颗强大的心,他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他的飞翔,每天从早晨开始,一直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