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让优秀传统文化“可知可感”
来源:人民日报 | 王 瑨  2023年09月18日08:17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从机灵可爱的“唐宫小姐姐”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水下洛神,近年来,爆款频出的河南卫视,“出圈”密码即在于此。

河南卫视“中国节气”节目制作工作记录中,有这样一行字:“找准中国人的‘文化DNA’,带领人们‘深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浩渺图景,而后在奇特美妙之处‘浅出’。”

在“春分”篇章中,引申“孕育希望,珍惜春光,保护理想的种子”的崭新内涵;在“立夏”篇章中,“成长、责任与使命”的主题与“万物至此皆长大”的节气特点相得益彰;在“小满奇遇记”茶话会上,释义“小得盈满”的意蕴哲思……这样解读“中国节气”,别有一番意味。

14名宫廷乐师,从《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一幅幅名画之间穿行而来,组成《唐宫夜宴》;8匹战马,在昭陵六骏和唐三彩的意象色彩中奔腾前往,气象高远,展现无惧困难、刚健有为的豪迈气概,化身《梦幻天马》……这样讲述“中国节日”,别有一番意趣。

可舞、可视,让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知可感。不到2分钟的水下舞蹈《祈》,工作人员在水下泡了26个小时、一天出水入水200次,舞者身上需携带几公斤配重,最终成就水随舞动、衣袂翩跹的水下洛神。3分多钟的“七夕奇妙游”舞蹈《龙门金刚》,仅实景拍摄耗时6天6夜。同一段舞蹈跳32遍,才能完成一个舞蹈动作的两三秒的镜头呈现。400多分钟的素材反复比较,航拍、三维建模、AR、360度环绕定格拍摄等技术的使用,最终呈现出生动、震撼、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石窟形象。

这份创作匠心,让观众看得走心。美学引领、科技赋能、创新表达、艺术点亮,让历史古韵、当代国风与“Z世代”观众精准对接。

共鸣,来自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相遇。叙事强,表达新,实现思想旨归的现代转化。

共情,来自中华美学和当代审美的相遇。创意奇,制作精,追求艺术美学的现代建构。

实践证明,河南卫视系列文化节目之所以受青睐,正是因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创造力,涌动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与当下生活之用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生命力,澎湃着中国人坚定的文化自信。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那朵“人类共同的雪花”,那份“折柳寄情”“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东方美,彰显中国气派。河南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四川眉山三苏祠里,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穿梭于历史遗迹间,自然、美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泼泼地融入当代,文化传承发展弦歌不辍、历久弥新,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