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6901(节选)
来源:《中国铁路文艺》2023年第1期 | 尘世伊语   2023年09月25日08:49

6091是列火车的名字,还是列绿皮老火车,皖赣线上最早的绿皮火车。6091从景德镇开到芜湖,由南至北,贯穿整条皖赣线。

从皖赣线正式通车的那天起,6091就这么跑着,上行的时候它叫6091,下行的时候就成了6092,两个名字同一趟车,一直沿用了很久、很久。

6091是李晓英的老朋友了,李晓英是坐着它长大的,那时候的6091还是列笨重的蒸汽机车头拖着六节绿色的车厢,走到哪里,都吐出一长串白烟,厚重的汽笛声传出很远,很远。

如今的6091,更新换代了黑色的内燃机车头,十二节的车厢,上面有硬座,还有餐车。车次号没有变过,车票的价格也都没变过,这可能是全国跑得最慢、停站最多的绿皮车了。虽然现在已是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李晓英还是这列绿皮火车上的乘务员。

李晓英在家是个娇娇女,平时去超市她都会躲开生鲜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闻不得杂七杂八的味道,还特别不能碰那些软乎乎的东西,一碰便浑身过敏,起一身的小疹子,几个月都好不了,就像得了场大病一样。母亲经常开玩笑地说她吃不了铁路人的苦,典型的小姐身子丫鬟命。可是她偏偏还是进了铁路,还成了名列车员,而且还是跑6091的列车员。6091次列车,夏天的时候车上热得像蒸笼,能把人蒸虚脱了;冬天的时候车上冻得像冰棍,有人给它取名叫“冻车”。可李晓英一干就到现在,没喊过苦和累。李晓英也想过不干了,可一想到母亲,一想到6091,她就舍不得离开了。

母亲谷爱花是6091次列车的第一代列车长,李晓英最不喜欢谷爱花一副自来熟的模样,跑车的时候,不管乘客是什么身份,谷爱花都能跟人家聊上没完,而且话越说越多,越说越热乎,反倒是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家人,她倒一句废话都没有了,倒头就能睡着。

李晓英跑车以后,才知道谷爱花那是累的。能不累吗?脚和手一刻不闲着,嘴上还要说,眼睛还要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都不够用。当好一名列车长,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谷爱花干了一辈子列车长,李晓英不喜欢她的大嗓门,不喜欢她管事婆的样子,更不喜欢她整天不着家,过年过节一家人都不能团圆。可偏偏自己又当上了列车员,干上了这行。人家都说穿上铁路制服英姿飒爽,可制服穿在李晓英身上,当初她是纠结万分。

爷爷是铁路工人,李晓英也当上了列车员,谷爱花骄傲加自豪地说自家是铁三代,真正的铁路世家了,还不忘对李晓英叮嘱起工作时的注意事项。谷爱花说的这些李晓英从小就知道了。放暑假的时候,她被当成“小行李”跟着谷爱花跑过多年的车,开始的时候,她还向小伙伴们炫耀,可时间长了,李晓英也不讲了,因为她发现小伙伴家的电动玩具会发光会唱歌,小伙伴家的书有童话故事书,小伙伴的爸妈还经常带着他们去看电影,而她只有听着火车单调的“咔哒咔哒”声,望着上车下车川流不息的旅客,无聊极了。

谷爱花一上车,整个人就像上了发条,根本无暇顾及李晓英。李晓英好不容易认识个玩伴儿,可人家都下车了,她还得跟着火车跑。长大后的李晓英给自己的QQ起名叫“小火车”,还有人问她是不是儿童乐园里的小火车,她在心里苦笑,知道自己是永远离不开那两条长长的平行线——钢轨了。

绿皮车站站停,车队的人都说它是“招手停”。一路走一路摇,拉着一车的人在大山里穿行,一会儿钻进了山洞,一会儿又过了座铁桥,它速度不快,一直匀速地前进,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绿皮车开进倒湖站,周围一望无际都是大山。这里没通公路,一天就一趟火车,山里的山货都要运出去才能换钱,进进出出都要靠火车,6091就是山里通往外面的桥梁,是山里的交通车。

春天的时候挤上车的人都背着整篓的野山菌、野竹笋;夏天的时候大家运出去的是自家种的新鲜蔬菜;秋天的时候小鱼干等山货多了起来,车厢里什么味道都有;冬天当然也要运,你背着家里的红薯粉丝,我挑着晒干的山芋干和糯米粉……家里只要能拿出去卖钱换现的,五花八门的山货都会出现在车厢里。就这样一趟绿皮车,像只巨型的绿色大罐子,各种气味互相窜杂,各种方言和普通话来回交织,整个是流动火车菜市场。

……

(全文见《中国铁路文艺》2023年第1期)

尘世伊语,本名沈燕,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黄山市作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通信段。作品散见于《中国铁路文艺》《微型小说月报 原创版》《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婚姻与家庭》《做人与处世》《作家天地》《现代家庭教育》《新安晚报》《扬子晚报》《新民周刊》《黄山日报》《人民铁道》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