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旗帜引领前进方向 勇担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思想旗帜引领前进方向。连日来,广大作家、艺术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一致表示要自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勇担使命凝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视野宏大,贯通古今,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作为文艺工作者,既要有艺术追求,更要有时代责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基于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体察,是对当下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深刻把握和展望,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近年来我们举办了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以及‘思南读书会’等品牌活动,中外作家、学者、翻译家、出版人通过这些平台结识新朋友,了解新资讯和新见解,从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参与全民阅读活动的各界读者也分享着中外文学交流的成果,更加深了对上海这座开放包容的文化大都市的认同和感情,加深了对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知,开阔了视野和胸怀。”孙甘露说,这一切工作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
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家梁晓声认为,当下,“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一词,也是时间的概念,意指‘从前的’,而‘从前的’,自然在‘过去’里。‘过去’并未过去,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当下,是谓‘传统’。”梁晓声说,从前的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倡导“弘扬传统文化”者,自然是指从前文化中的精华。“我自然是拥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但同时也觉得,对于优秀的外国文化,‘拿来主义’依然值得奉行。这样才能真正深化文明的交流互鉴。”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广西作协主席东西谈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文学的方式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了解世界,也需要世界了解我们,而讲故事则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了解手段。“广西与东盟接壤,中国-东盟博览会年年都在南宁召开。借助近邻优势,这些年我们广西作协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先后在泰国、柬埔寨出版了中泰双语文学作品集《同一条河流》、柬埔寨文《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向越南出版方推荐出版了10部越文版广西作家小说,向马来西亚和俄罗斯出版方推荐出版了7部广西作家作品。”在文学交流过程中,东西深深感受到来自东盟以及俄罗斯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敬意与喜爱,也更加深切感受到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意义。
谈及如何推动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学国际传播效能,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表示,“走出去”与“走进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几乎所有已经走出去的中国作家都要面对如何“走进深处”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文艺工作者自身更加努力将作品写得更好、更超凡脱俗,另一方面还需要等待世界逐渐解开对中国文学的隔膜。曹文轩认为,文学有永恒的基本面。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这些基本面就一直存在着。“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一定是文学性。结结实实的、富有物质感的故事是经得起翻译的。文化是民族的,人性是人类的。当我们能够始终聚焦于人性又能透彻地理解和精准地把握人性时,我们的作品事实上已经领取了走遍世界的护照。”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时刻明确文学的边界,守住边界,才有可能使我们的作品从今天走向明天,从中国走向世界。
担当新使命,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文学力量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表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的中国报告文学作家必须解决好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报告文学作家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要清醒地认识到,报告文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宣传要素和创作单元,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叙事,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上责无旁贷、必须做出表率。其次,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方向,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力求将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方向传导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再次,要着力于处理好报告与文学的关系,报告意味着真实,必须围绕中央所向、政府所为、基层所需、群众所盼的客观需求,创作出大量助推发展、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基层的作家,贵州青年作家肖勤说,“伟大的时代不是虚构出来的,是实打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在这片土地,是生活照亮了文学。”她举例说,今年夏季火爆出圈的贵州“村超”“村BA”的背后,是贵州多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与创新、碰撞和传承,全方位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新气象、农民精神的新风貌,展现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美好画面,也彰显了乡村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和强大动能。“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我想只有更加深入生活的肌理,才能更好地书写好新时代新征程中那些充满温暖、充满力量、充满阳光的事物与细节,创作出更多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学作品,展现中国表情、中国形象、中国担当,为文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文学力量。”
国家京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王勇认为,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到今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对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再到此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表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一脉相承的核心意旨和不断丰富的意蕴内涵。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者,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充分运用中华悠久文明的宝贵资源,积极践行“第二个结合”,干在实处、务求实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统稿:徐健,参与采写:行超、许婉霓、教鹤然、康春华、杨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