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特别推荐·《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专辑《美文》2023年第10期|李舫:大漠戈壁的颜色
来源:《美文》2023年第10期 | 李舫   2023年10月19日08:28

长安西望,路途漫漫。

翻开海未平的《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滚滚历史翻越崇山峻岭,穿过戈壁沙漠,扑面而来。读毕发现,这片广袤的地域,几多风云,几多迷思,我们无比神往,却又知之甚微、知之甚少。

西安,古称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十三朝古都,是中国最具盛名的古城之一,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地标。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自此出发一路向西,开启通往西域的“凿空之旅”,也开拓出中华文明远播西域、西域文明影响中国的通道。自此以后,从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阵阵”,到如今在亚欧大陆奔驰不息的“钢铁驼队”,传承千年友谊,中国同中亚国家的交往合作,不断书写着新的传奇。

奈何岁月蹉跎。正当东方雄狮沉睡之际,西方工业革命迅猛发展,西方文明借势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从19 世纪至今的余年里,西方的考古学家一直盘桓在长安以西的漫漫路途、广袤地域,发现了200一个又一个惊动世界的奇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扼腕顿足,恨我彼时国弱。在“丝绸之路”这一辉煌的历史大剧中,中国作为最重要的主角之一,却在学术研究中落后甚至缺席。

本质上说,历史学是一种阐释学,是构建文化认同、达到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正如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中所说的那样,“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国外学者几十年的挖掘沉淀,早已成就“一家之言”,掌握中亚历史阐释的先机。壁垒已成,圈子难破。阐释的话语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中华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也就很难谈起。

正是面临这样的现实困境,为了突破西方历史话语逻辑,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团队长达二十余年致力于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他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不畏艰险,沿着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一直抵达中亚地区,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西方学术界在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棋先一着,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成果,占有着话语权。世界丝绸之路研究为他们所主导,自然而然地带有西方视角,甚至欧洲中心论的立场认知。如何为丝绸之路研究找到东方视角,纠正整个研究领域明显的偏见和缺陷,从而达到历史认识的真实性、全面性,这是王建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次意外的学术活动,让王建新找到了中亚这个着力点。中亚,何以重要?中亚地区往东,是东方的中华文明;往西,是西亚的两河文明、埃及的尼罗河文明;往南,是印度的恒河文明;往北,是草原地带的游牧文明。

中亚,就处在世界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

二十多年来,王建新和他的团队从河西走廊和天山山脉的东端,横跨新疆和中亚各国,走到了天山山脉的西端。他和他的团队是国内第一支进入中亚地区开展考古工作的学术团体,开拓了我国考古学的视野,将中国考古学界的目光引向世界。

王建新教授团队在游牧文化考古研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取得了国际学术话语权。他们进入中亚,开始用东方视角研究丝绸之路,用东方话语体系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在这一领域为中国争得了一席之地,发出了中国声音,彻底改变了世界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格局。他们参与世界历史的研究,面对疑难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挑战所谓的“定论”,展现出中国气派的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他们在丝绸之路上回望中华文化,在文化比较中对中华文化的系统性、优越性,以及强大的塑造力、凝聚力、生命力、组织力和动员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以文化遗产为载体,通过联合考古实现了与中亚各国的人文交流合作,促使民心相通、文明互鉴,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读罢《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对西安以西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亚洲大陆腹地,受地理、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数部落朝代在此更替,多种文明在此争锋交融,有太多“掠过大地的疾风”。繁荣与富庶,交融与衍替,文明与野蛮……这里埋藏着太多的谜底有待我们发掘、太多的传奇有待我们揭晓、太多的故事有待我们演绎续写。

想要采用非虚构文学的方式记述王建新教授及其团队的故事,无疑是个宏大而浩瀚的工程,也是需要勇气与学识的壮举。要想写明这片地域丰富而悠久的历史,作者必须首先成为历史学家;要想说清一路向西的历史演变、风物掌故,作者必须努力成为积淀深厚的考古学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厚重著作问世背后的故事。

2021年9月,《美文》杂志副主编穆涛敏锐地发现,王建新教授所开展的丝绸之路考古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响应和服务了国家重大战略,如果能用非虚构文学的方式记述王建新教授及其团队的所作所为,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就有了海未平这些妙不可言的文章在《美文》杂志的连载,一年之后,这些沉甸甸的文字变成了沉甸甸的著作。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这部由文学家作军师、考古学家作先锋、历史学家作史官的集团战役。

所幸作者海未平出身历史专业,学养深厚,读完《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全书,掩卷那刻不由得深深慨叹:作者不负所望。全书讲述以王建新教授为代表的中国考古学者投身中亚考古的故事,有理想萌芽的铺陈,也有考古过程艰难的记述,更有耀眼学术成就的展现。丰富而多变的文化,广远地域上的悠久历史,像诗歌一般从作者笔端汩汩流出,“种群大熔炉”的“文化万花筒”徐徐铺展在世人面前。

丰富的知识呈现,并非简单地罗列,文学的技法点缀期间,更加引人入胜。学者个人的学术转向,时常受个人兴趣点变换的影响。王建新教授的学术转向,受到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樋口隆康一次报告提问——“中国境内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在哪里,诸君知道吗?”——的影响。乍一听,似乎有传奇、轻率的印象,读过全书,发现作者用心之处也正体现于此。作者用大篇幅介绍了樋口隆康的学术成就,特别是在争议问题上的执着坚守,让读者不仅对樋口隆康肃然起敬,敬佩其学术成就和学术品格,也让王建新教授的学术转向更为合情合理、顺畅自然。

书中时常可见作者这种看似闲庭信步,实则别具匠心的走笔,不仅丰富了全书的知识内容,也拓展了全书的思想厚度。

作者试图讲述中亚历史上发生过的六次较大规模的文化融合与衍替,却先抛出一个令人感伤的结论:“中亚真的就是一个十字路口,来往的都是过客。”正因为如此,它几乎集成了欧亚大陆各大文明的要素,它的多样性正是丝绸之路多样性的集中体现。

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展现,往往容易陷入“好人好事”的宣传和说教中。作者有意避开甚至升华此类写法,不只是叙述王建新教授团队的故事,也记述他们的工作内容,记录他们的学术成就,其间融汇着对王建新教授学术历程乃至丝绸之路考古的思索。

王建新教授团队勇做中亚考古的先行者、开拓者与奋斗者,勇于突破西方学术壁垒,努力打破西方学者控制的话语权。毫无疑问,王建新教授团队续写的事业,是具有突出政治贡献和政治意义的。作者在写作中,更是努力真实叙述王建新团队的卓越贡献,不勉强、不喊口号,也不生硬拔高,而是注重用事实进行呈现,平实可信,流畅准确。

那一年,王建新教授63岁,正带领团队在撒马尔罕的泽拉夫善河流域进行考古发掘。彼时,中亚考古工作刚刚打下基础,大月氏研究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时间上——这时距离王建新教授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已经过去了17年,距离西北大学创办考古专业已经过去了60年,距离西北大学开展考古研究已经过去了80年,距离前辈黄文弼先生开创丝绸之路考古已经过去了90年。

海未平用近乎白描的笔法描述了王建新的呕心沥血、披荆斩棘,读之无法不为之动容:“王建新教授63岁了。他的头发被风吹成了大漠戈壁的颜色,长而浓密的眉毛表露着刚毅和坚定,沉静的眼神闪烁着阅历和智慧积淀出来的通透。他脸膛上的皱纹如同岩石上的刻痕,这不仅仅是岁月的刀功,也是执着和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印记。他的背已经微微驼了,因为谦逊,也因为常年奔波操劳。”

大漠戈壁的颜色,这何尝不是王建新和他的团队的颜色?又何尝不是海未平这部作品的颜色?曾几何时,金戈铁马踏碎琵琶语,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而今,目之所见,黄沙漫漫、烽烟袅袅、戈壁茫茫,可是有心的人会在荒凉的土地里看得到时间的涟漪。

恰如作者海未平所言:曾经,丝绸之路的历史状貌任由他人以自己的喜恶和偏好,大言不惭地描绘和“还原”,至今,中国及中国文化对丝绸之路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仍然没有回归其实际位置。想要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和中国文化对“丝绸之路”以及人类文明的贡献,犹待像王建新教授这样的更多后来者。

毋庸置疑,我们应该向王建新教授团队所做的贡献致敬,向矢志于探古求源、激扬中华文化自信的考古学家们致敬。我们也应该向海未平这样优秀的记述者学习、致敬,让更多华夏儿女的优秀故事保留在璀璨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中。

李舫,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全委。出版著作多种,代表作品有《纸上乾坤》《魔鬼的契约》《在响雷中炸响》《自带独行》。主编作品有《见证》《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散文卷(14本)》《观天下·新世纪散文精品文存》《共和国年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