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播种绿色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谢鹏   2023年10月31日08:59

“20多年前,我的家乡倒淌河是一片光秃秃的草原,从没见过人那么高的一棵树,东边的日月山有终年不化的积雪,牧民们的手只会拿羊鞭,不会拿锄头种地。小时候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里面有一个情节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股大风把树吹倒了,正好把路过树下的人压死了。父母就教我,走路的时候一定要躲开大树,特别是吹大风的时候,就要更加小心,不能躲在树下,一定要趴在草地上才安全。考上初中那年,父母带我进城时看到满大街的树,把我吓得哇哇地哭,不敢走路了,害怕风把树吹倒会压死我。”

青海省共和县人武部藏族职工多杰,给我笑着讲这件事时,他的眼神里流露出没有见过“树”的日子,是一片荒凉、空旷和萧条的景象。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生产力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如今的倒淌河,有着“青藏高原第一镇”的美称。绿茵铺满了草原,河水清澈见底,看上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绸带飘落在草原。搭建在草地上星罗棋布的帐篷,恰似悬挂在蓝色天空下的五彩灯笼。天边的群山与云端依偎相恋,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生长着碗口粗的大树。不远处,从一片茂密的树林旁边走出来的阿姑,嘴里哼唱着一曲深情悠远的牧歌,手拿羊鞭赶着一群群牛羊向山坡走去。一排排高耸的楼房,藏式风情装点得格外抢眼,两条穿境而过的国道让“茶汗城遗址”的风韵更加璀璨。

倒淌河,仅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辖的一个乡级行政镇,也是该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行走在海南州的每一个牧野乡村,目光所及皆是一幅蓝天、碧水、丹山、净土、绿地的生态画卷。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

2022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州“以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多年的植绿得到了认可,既是对海南州的一种褒奖,也是一份沉甸甸的重责。

海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拥有著名的青海湖、龙羊峡两个大面积的咸水湖和淡水湖,保护好一咸一淡两个湖,就是保护“中华水塔”,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已根植入心、形成共识。

海南州境内以山地为主,四周环山,盆地居中,空气稀薄,干旱少雨,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基于这样的州情,海南州把“牢记国之大者 建设生态海南”作为“生态报国、生态立州”的优先发展目标,把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把“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庄严承诺记在心上,把国土绿化工作抓在手上,倾情建设“绿色智造、生态公园、养心文旅”的省内名州,号召大家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海南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每年4月上旬,海南州委、州政府都要组织召开国土绿化工作会议,总结上年度国土绿化工作成效,安排部署当年国土绿化任务。

州委有关人员表示,海南州作为三江源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河上游生态保护重要地区,加强对天然林、湿地、沙区植被、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呵护“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持续根植绿色基因、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找到“泛共和盆地崛起”的“金钥匙”,务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进程中。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在州府所在地的共和县,率先在2022年开展了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上千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恰卜恰镇东巴村、幸福滩高速公路两侧、幸福滩垭豁、环城东路、西沟台等地摆开了植树的战场,把绿色种在春天,把希望植于家乡。

恰卜恰镇干部马兰说:“今天我们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来这里参加义务植树,就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能为家乡植绿添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县直机关干部李存斌因多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对种树有自己的心得:“种树回土后,要把树苗四周的土踩实,以便土壤与树根紧密结合,一方面有利于树根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另外有利于给苗木浇水,起到浇透的作用。”

“2022年,共和县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城市绿化美化、防沙治沙、绿色园区、草原生态修复等重点实施项目,栽植树苗24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1.6万亩,湿地保护修复17.13万亩,草原生态修复面积2万亩,努力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生态文明高地海南州样板工程建设中谱写共和新篇章。”共和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副局长王东彪说。

播种绿色,守望幸福。爱绿植绿护绿成为海南州各族人民群众的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

走在去共和县沙珠玉乡下卡力岗村的路上,村道两旁随处可见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叶满枝头、迎风摇曳,沟沟坎坎是茂密的绿茵,房前屋后绽开着朵朵鲜花,干净整洁的村容与过去荒凉、萧瑟的模样,真是天壤之别。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与奋斗下,而今这里已变成一个被绿色“怀抱”且遍地芳香的村庄。

几十年前的下卡力岗村,是一个风沙肆虐、土地沙化、漫天黄沙的地方,给当地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1978年,村民们搬迁到了现在的居住地,也越来越意识到栽树挡沙的重要性。假如不从根源上防沙治沙,则多次的举家搬迁也是治标不治本,新的家园还会再一次面临被沙漠吞噬的危险。

“虽然当时我年龄还小,但依旧记得那时候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几名党员,走门入户动员村民们集体种树的情景。”下卡力岗村党支部书记山珠加回忆说,动员村民们种树时,也听到了不完全赞同的声音。

“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钱买树苗栽,要是缺水死了怎么办?”

“在沙堆里栽树,简直就是肉包子打狗,投入的资金可能是有去无回。”

现实的生存处境,让村民们表达了各自的疑虑与担忧。种树需要资金、经验、水源和劳动力,这个成本也真不小,对村干部来说要担较大的风险和责任。

为了讲清植树有“吸滞烟尘、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释放氧气、增添绿色、遮阴防晒、调节气候”等好处,让大多数村民理解和接受,“从1985年开始,下卡力岗村党支部就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隔壁村镇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成功案例、典型经验如实地讲给村民们听。同时,村里的30多名党员也发挥带头种树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出在沙子上以植树加种草为主、栽植枸杞林为辅的方法来治理黄沙。”山珠加说。

“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

懂得了这个道理的村民们,在党员的带领示范下,主动扛起锄头,走向田间地头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下卡力岗村传帮带的治沙精神就是从那时候形成的,一代一代延续至今。”山珠加自信地说。

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村民们也遇到过缺水的困难。但随着树苗栽种、成活、长大,开始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放下私心杂念,消除思想顾虑,克服各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动手在荒漠中建起了一个小型水库,浇灌着全村人心中的那片“绿地”。

水库修好了,需要维护和看守。又是村里的党员主动请缨,披挂上阵,每人认领5公里水渠,各自负责。67岁的老党员索南东主说:“在巡护的过程中,5公里要走很久。但一想到做好维护工作就是为了绿化、美化家园作贡献,我付出的一切都挺值得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弹指一挥间,30多年的植树造林,已让绿意不仅在村间流淌,也在每个人的心间盎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绿化治理,着力建成绿色宜居的高原美丽乡村,走上绿色引领经济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在龙羊湖畔,就有这样一位绿色追梦人。

站在观景台上,远眺成片的林地,李增忠的心里满满都是干劲,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个内心坚韧、不肯服输的男人,用7年的时间让一片沙漠变成了绿洲。

从海南州贵南县城沿着茫拉河向西北方向行进55公里,满眼的荒凉被灌木丛林掩映,柳树排列在道路一侧,果树、枸杞苗木、经济农作物集地分布在库区岸边……

这些树木,正是李增忠和他的员工们一起栽种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增忠来到贵南县茫拉乡龙羊湖库区南岸,看到岸边荒凉的沙漠,便有了在沙漠里种植中草药的想法。

李增忠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当年,李增忠在沙漠里种植了2000亩苹果树、花椒树和价值40万元的大果樱桃树。然而,由于极度缺水,加之缺乏经验,苹果树、花椒树到最后“无一生还”,大果樱桃树也只种活了4棵。

创业第二年,李增忠发现想要在沙漠里种活树,就得先种活草。于是,他又在沙漠里种下了冰草、麦娘草、披碱草和沙蒿,还给植物上有机肥和钾肥。龙羊峡地区天气回暖早,李增忠就提前45天种植树苗。

这一招果然管用,等到夏初,李增忠种的树终于活了。

2015年8月,青海龙羊湖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当年,李增忠流转了3万亩的荒山荒地,种植枸杞、香花槐、塔柏、丁香树等多种植被,还种植了黄芪、肉苁蓉、何首乌、甘草等中藏药材。

一边恢复植被,进行生态治理;一边发展林业,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可谓一举两得。

提起创业之初,李增忠说,黄河岸边环境恶劣,全部是沙化地。没水、没电、没网络信号,一下雨路就被冲毁了,物资也拉不进来,需要自己抽水灌溉,他的合伙人在调试机器时还被切断了手指。

由于当地生态本身就脆弱,植树造林要适宜,季节土壤需调剂,不能在沙漠里搭建永久性建筑,李增忠就一直住在帐篷里。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龙羊峡库区南岸是当地人口中“兔子不拉屎”的荒凉之地。但是,李增忠带领员工们凭借着愚公移山、吃苦耐劳的精神,硬是在沙窝里为当地生态裁制了“绿色新衣”。

“我们都生活在岁月静好的现实中,但是有人依然仰望星空。”植绿信念坚如磐石的李增忠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发誓要植出一片绿水青山。

2015年至今,李增忠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复合治沙、人工造林等措施,共完成龙羊湖南岸荒漠化治理6万亩,2021年库区植被成活率达到95%。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特色枸杞项目被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纳入了2017年林业支农项目,其基地被确定为“贵南县标准化枸杞种植基地”。何首乌、甘草项目也被纳入重点扶持项目。同时,他们与北京师范大学达成白枸杞、何首乌等中藏药项目科研开发战略合作。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李增忠不忘带动一方百姓,带领当地农牧民参与林业基地建设、发展林业生产,从而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或许就是对李增忠和他的事业最好的诠释,而这份事业带给李增忠最大的自豪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我们来到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时,一棵高大的古树映入眼帘。“团结村”三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走进村落,文化大院、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应有尽有。

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于2001年由贵德县瓦家良种繁育场改制而来,距县城21公里,全村现有58户238人,有汉、藏、土3个民族。团结村本身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生态种植得天独厚,吃旅游饭、生态饭成了团结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不二之选。

2013年,团结村引进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企业+基地+农户”为发展模式,以特色乡村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品牌为发展思路,力争打造综合性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打卡地”。

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团结村后,随即流转团结、幸福两村耕地及林地2380亩,计划利用5年时间投资2.3亿元全面建成集花田观光、休闲度假、原生态畜禽产品生产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景区。

打造生态旅游景区过程中,团结村党支部和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与“美地花田农场”项目“合二为一”,进行统筹规划,推进“党建+乡村旅游”,创建了1331为发展模式的“党建品牌”。

“这两年变化实在太大了,房子宽敞了,道路平坦了,路灯也亮了,来团结村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说起村里的变化,从小就生活在团结村的张海顺感慨万千。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带给村民的变化不仅是保护环境,还有村民的思想观念。

“以前我们将垃圾丢在路边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了,现在村里设置了垃圾桶,谁也不愿意往地上乱丢垃圾,游客们都说团结村干净整洁。”村民拉旦加感慨道。环境好了,村民们靠旅游增收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村民李生成告诉我们,他家有5亩田地流转给了农场,每年都有租金,加上和妻子工资收入,每月有4000元进账,这笔账很划算。

走生态路,吃旅游饭。经过多年的发展,团结村通过政策扶持、入股分红、购置商铺、资源租赁等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团结村“美地花田农庄”被列为国家3A级景区。

2022年,团结村集体经济收益总额达7.46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万元。先后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荣誉称号,并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近年来,海南州植树造林的面积、栽植苗木的数量出现双增长。

文明与山水同在,和谐与风景共存。

如今的海南州草原,阳光明媚,天蓝水秀,景色迷人。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柏油马路,修到了通往村舍的山边。一朵朵姹紫嫣红的格桑花,点亮了整个草原的夏天。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美丽屋舍,成了点缀在雪山的人间天堂。金色的阳光洒满了牧野山川,果园里瓜果飘香,山坡上牛羊肥、马儿壮,草原上是一片欢乐祥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