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与生命共同体 ——国外画家笔下“一带一路”的文化表征
桑葚树(油画) 【乌克兰】罗曼·奥巴林斯基 作
今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深思的文化艺术命题。正因此,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国家画院在2014年合作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以下简称“工程”)。2020年,该“工程”选取国内外188位美术家的197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并于今年8月至9月,从中挑选部分作品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首展)中进行了集中呈现。这一“工程”吸引了来自埃及、冰岛、德国、俄罗斯、法国、荷兰、吉尔吉斯斯坦、卡塔尔、马来西亚、美国、墨西哥、尼泊尔、日本、塞尔维亚、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西班牙、亚美尼亚、以色列、约旦等国家的57位艺术家的作品,彰显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影响力、艺术包容性和文明互鉴的可能。今天再度审视这批作品,仍能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彰显文化记忆的认同
在古代,“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一般而言,陆上丝绸之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或洛阳,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即从中国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后经印度洋到达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丝路”)的历史文明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沿线诸国的历史文明发展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
正如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在其《文化记忆》一书中所言:“‘什么是我们不可遗忘的?’如果此问题在群体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决定该群体的认同及其对自身的认识,那么我们便可称此群体为‘记忆的共同体’。其建立在过去的各种指涉形式的基础之上。”历经两千年的文化积淀,“丝路”已经构成了沿线国家、民族“不可遗忘的”文化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一彼此连接交融的文化记忆的作用下,一方面,各国人民得以增进对自身“民族—国家”的群体认同;另一方面,因为共同的文化记忆,也能够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融。因此,当我们提出新世纪的“一带一路”倡议并启动“‘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之时,立刻获得了世界各国艺术家的踊跃报名参展。这正源于各国艺术家对于共同的“丝路”文化记忆的共鸣、认同及其所具有的人类文明价值发掘、艺术创作潜力的期待。
在此次“工程”的作品中,许多艺术家聚焦古代“丝路”贸易所构成的中西贸易和文化彼此交流融通的情景。如乌兹别克斯坦艺术家迪尔绍德·阿兹佐夫的油画《港湾商队》,刻画了明代郑和率领的船队抵达阿拉伯某港口的情况,画面中有身穿铠甲的明代武士、侍女、官员、僧人和来自古罗马等中世纪时期西方国家的商人汇聚在港口开展贸易、进行交流的情景。类似的构图还有乌克兰艺术家米哈伊·顾依达的油画《丝绸之路——无界》。该作品似刻画了一个中国港口,穿着中国古代服装的商人和西方商人并置在一个画面中,背景是海面上张开着巨大风帆的船队。乌兹别克斯坦艺术家柳鲍芙·迪欧拉在《大马士革》里刻画了拜占庭式建筑中饮水的黑白马匹与手捧绿植的女子形象,象征着当地人得到了经由“丝路”而来的货物。以色列艺术家品卡斯的油画《无题》同样刻画了远方而来的驼队带来货物的情景。
这些作品中,许多欧洲艺术家则关注“丝路”对欧洲社会历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法国艺术家泽玛德尔的版画《想象之城》刻画了曾经在“丝路”上颇为繁盛,后来却因“丝路”阻断而隐没的一座古老城市,他通过艺术想象的方式重现了这座“丝路”古城的繁华。法国艺术家娜塔莉·米艾乐以作品《窗外丝路》通过具有中国风格的瓷器表现出瓷器经由“丝路”而传入欧洲的史实;意大利艺术家克罗德·阿贝耶的雕塑作品《伟大的旅行》则刻画了沿“丝路”前往东方探险的马可·波罗形象,正是画中这位纤瘦的旅者后来写成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正是由于“丝路”的连通,使得原本相距遥远的中西文明构成了紧密相连的共同体。法国艺术家米切尔·杰米格里阿尼的丙烯画《桑与蚕,世界四季之丝》,就关注到小小的“桑与蚕”在中西连通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作品采取三段式构图和同心圆构图相结合的方式,以画面底部中心的半圆代表古代中国,由此往外延伸辐射到南亚、中亚和欧洲,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由“蚕丝”状的线条连接成一个共同体结构。同样,日本艺术家園山晴巳在版画作品《预兆》中以写实画法刻画了一匹白色丝绸。丝绸看上去质地细腻却又满是褶皱与起伏,既似“丝路”所经过的亚欧大陆,又象征了东方与西方在这一匹白色丝绸上的彼此交融。
此外,印度艺术家尼仁·森古普塔的油画《丝绸之路:旅行,战斗和信仰》关注了“丝路”所带来的佛教传播。佛教在印度发源之后,经中亚传到古代中国,再经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画面中心刻画了两座佛陀的形象,在佛陀左下方特别刻画了玄奘的形象,在佛陀左右两侧刻画了经过“丝路”传播佛教的驼队和马队,而从画面左侧延伸到右侧的河道以及航船则似乎指代了另一条海上“丝路”。
记录当代生活的体验
国外艺术家们不仅努力探寻“丝路”历史文化的建构意义,而且关注到“一带一路”即新“丝路”的提出及其对各国人民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经由“一带一路”被运往世界各国的市场,已深刻影响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从“丝路”到新“丝路”,构成了一种有趣的历史映射。法国艺术家莫罗·科尔达的雕塑《大篷车》即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和现成图像,如骆驼与汽车两种古今交通工具的碰撞,象征了从古代“丝路”到新“丝路”的历史转换。
这些作品中,有多位艺术家聚焦新“丝路”主题。如美国艺术家简·迪克森的油画《嘉绍大桥》,画家关注现代中国浙江境内连接嘉兴与绍兴一座崭新的过江大桥“嘉绍大桥”夜晚的灿烂图景,汽车尾灯、路灯、大桥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随着灯光的引导,观者的视线从前景马路一直延伸到远景大桥,也象征着连通新“丝路”的一座崭新“桥梁”。乌兹别克斯坦艺术家易卜拉欣·瓦里霍热耶夫的油画《大丝路之大集市》刻画中亚多民族地区借助新“丝路”形成的繁忙的集市贸易景象,作品以一种波普风格进行刻画,人物与建筑形象都极为简洁,而多民族五颜六色的服饰正凸显了集市贸易的火热。印度艺术家努普尔的油画《恒河》,刻画作为新“丝路”重要站点的“恒河”焕发出的新姿,画家用无比斑斓的颜色进行描绘,以凸显其作为重要航道的火热景象。此外,艺术家们还关注到新“丝路”对各国人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如俄罗斯艺术家柳巴文·阿纳托里的油画《回归时刻》聚焦俄罗斯家庭生活,刻画几位俄罗斯妇女在家里热切期盼她们的丈夫从新“丝路”贸易归来的情景,从主体体验的角度表现新“丝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展现文明互鉴与生命共同体
在刻画“丝路”历史与现实题材之外,很多艺术家还将目光聚焦于更为宏大的文明视野和人类生命视野,由此凸显具有全球视野的“丝路”文化精神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意义。这不仅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人类文明和平发展、共存共荣的美好期待,也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些作品及展览,有助于我们彼此积极寻找共识、化解隔阂,进一步深化交流和合作。
特别是在当前的全球背景下,许多艺术家关注到“丝路”对于人类文明和平发展主题的重要意义。法国艺术家雷米·艾融的《丝绸之路——向世界敞开之门》是一件极具意味的作品,该作品以颇具神秘主义色彩的方式描绘了一扇打开的大门与远处海上的船只。无论是古代“丝路”还是今天的新“丝路”,对各国而言,都意味着彼此打开大门,开展交流互通,而非封闭、对抗乃至战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作品所绘,“丝路”构成了人类文明开放共存、繁荣发展的一座“世界之门”纪念碑。法国艺术家热哈尔·弗罗芒热的作品《丝绸之路》同样关注人与人交流互动的主题,其作品采取一种平面化的色块处理,其间夹杂着拥挤的、符号化的人群剪影,他们或交谈、或行走、或拥抱,所有被分割的色块和人物元素最终又都统一于一个整一的视觉系统。由此,艺术家也表达了对世界和平稳定的期待。此外,还有乌兹别克斯坦艺术家阿克马·努尔的油画《伟大的丝绸之路》,呈现了“丝路”营造出来的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灿烂景象。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也是新“丝路”的核心价值之一。在此次“工程”的美术创作中,很多艺术家都注意到“丝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恒久的生命价值维度。在法国艺术家让-佛朗索瓦·拉瑞尔的《生命之树》中,飞舞着的色彩斑斓的丝绸蝴蝶在一棵大树上汇聚,象征着文化融合的大树在不同文化的滋养下得以成长。法国艺术家让-路易·梅娜尔的《丝路与时间》,以抽象的由多种色彩组成并呈现为DNA螺旋结构的线条象征“丝路”,将“丝路”精神表征为人类生命的DNA。同样,在土耳其艺术家塞尔玛·顾尔布兹的《水上丝路》中,红色的纵横线条代表“丝路”,犹如人类的“血管”;动物、人群、邮轮穿插其间,犹如人类的各个器官或者细胞,只有通过“丝路”的持续供血才能使其正常运行,“丝路”好似维系人类生命运转的血脉。此外,乌克兰艺术家罗曼·奥巴林斯基的画作《桑葚树》,由一株桑葚树勾连起人类生命生活的历史图景,体现出生生不息的蓬勃朝气。日本艺术家小林敬生的版画作品《日复日——升空》,也通过云朵与植被、鸟兽与鱼群等元素的并置,呼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概之,“‘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极具启示意义,有助于我们以艺术的形式重新思考如何与世界沟通、凝聚共识,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丝绸之路”一方面联结了沿线各国共同的文化记忆,推动了各国人民对“丝路”历史文化的认同,构成了各国开展文明互鉴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无论是古代“丝路”还是当代新“丝路”,都负有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宏大使命,从各国艺术家作品中梳理总结出来的艺术宗旨,既体现了他们对于“丝路”精神的认同和契合,也为“丝路”精神的深度发掘提供了启示。
(作者系中国评协会员,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