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电视剧《装腔启示录》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钟媛  2023年11月05日13:15

11月3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承办的电视剧《装腔启示录》研讨会在京举行。颜慧、陈涛、刘艳、王国平、李静、张元珂、程旸、李宁、赵依等评论家、学者、编辑汇聚一堂,围绕《装腔启示录》展开了精彩讨论。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宋向伟代表主办方讲话,会议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崔庆蕾主持。

《装腔启示录》是一部都市现实题材剧,以都市男女的情感发展为主线,通过对职场生态的描摹和对亲密关系的探讨,展现当下时代青年群体的生活现状。该剧自播出以来,凭借其独特的题材、精良的制作和出色的表演,获得了观众喜爱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宋向伟指出,《装腔启示录》根据网络作家柳翠虎曾获得“豆瓣阅读第二届长篇拉力赛总冠军作品”的同名小说改编,是优质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成功范例。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加强对新时代文学和影视融合发展的分析、探讨,推动文学与影视的联系更加紧密、交融更加深入,促进优质内容的双向引流和有效循环,以期推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现实意义、正能量与高流量兼具的影视作品。该剧在思想意蕴、情节设置和演技表现等方面表现出色,是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引发青年观众的广泛共鸣,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从思想意蕴上来看,该剧在对“装”的调侃与批评中,完成对“真”的真切呼唤。通过对职场竞争、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现实话题的展现,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正确认知自我、对待他人。从情节设置上来看,剧情紧凑,故事线条清晰。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开,揭示了现代青年面对生活压力和困难奋力打拼的真实状态。从演技表现上来看,电视剧《装腔启示录》的人物各有特点,角色塑造非常成功。

其后,与会专家一起对该片的创作理念、叙事手法、人物塑造、选题立意等方面展开多维度讨论,进一步肯定了呼应时代、探讨问题、关注青年、制作精良的影视剧创作风尚。

“装腔”的辩证法:反讽或建构

《装腔启示录》的片名别具深意,有效形成了片名与主题的呼应。在“装腔”与“启示”之间既呈现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呈现了对生活层面的哲学思考,更因在建构与解构之间构成的反讽与张力而表现出当代生活真实与青年的自我成长。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认为,“装腔”是这部剧的切入点,展示了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消费观念,以及与职场、爱情、生存等有关现实状态。主人公律师唐影和投行VP许子诠表面看似生活精致风光亮丽,实则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竞争压力。而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亲密关系充满极致“拉扯”层层伪装,这种“装腔”既是虚荣也是盔甲,既是两性交往的较量与机锋,更是都市人的自我保护与心理防御。作品既是对“装腔”的展示,也是对“装腔”的解构,能较好地抓住当下人的某些情感共鸣,让观众在与之共情或一笑了之时,感受其间的无奈与疲惫。

《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认为,《装腔启示录》将关注的对象聚焦在城市年轻的职场精英,他们有着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工作与生活,实际上与大多数人一样,充满了挫折与困苦。“装腔”这个在当下社会的常见现象,实则包含善意的调侃以及反讽,而此剧立意贵在从“装腔”最终达到找寻自我、找寻真实的目的。同时,《装腔启示录》的改编路径以及播出后所产生的关注度与影响力,也促使我们再次去思考文学的发展,思考文学所面临的困境与可能。

《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艳认为,《装腔启示录》收获高关注度与共鸣,不仅仅在于它所表现出的“装腔”“在装腔中找到腔调”这些极为醒目又不失特立独行的特征,更在于这是一部表现当代青年人成长叙事的剧作。它综合了北京CBD精英与白领圈层青年人职场成长、爱情成长、现实与理想追求等各个方面,是一部立体多维意义丰赡的好剧。观众可对它作多角度多维度解读并获取人生共鸣与思考。主人公所坚守的自我约束、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奋发有为的“腔调”,令这部剧显示出当代青年人接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该剧主创人员把对新时代生活与现实的理解,融入了对当代白领、都市精英圈层青年人在困顿与坚持中始终积极向上的表现当中。主创人员对极为复杂的现实、人生、人性有着充分的理解,并在这理解的背后与意义指向上,给予了充分体谅的、理解的、积极有为的、充满人性温暖与美好的表现和表达。电视剧是最容易去文学性的,《装腔启示录》却融入了很多文学性的因素与元素。与以往的都市剧相比,有明显的破题、去类型化之效。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元珂认为,“装腔”并非都市白领们的专属,而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中性色彩的亚文化现象。因此,这部“职场—情感都市剧”从诸多类型剧中脱颖而出,在内容和主题方面都显示了其思想建构的深刻性与艺术表现的独创性——以主人公情感关系为线索、背景、框架,侧重对人物心理景观的影像化呈现,以及闪回镜头、独白话语、反讽场景的大量交插运用,从而使这个剧在艺术品位上也有了不俗的表现。

《中国作家》小说编辑部副主任赵依认为,该剧的“装腔”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表演情态,而这也呈示了融入圈层、建构身份认同的诡异路径,并以此拆解与反思了个体尊严的成立。“装腔”同样存在于亲密关系中,由此展现出现代都市爱情的一大趋势:对自我的过度保护和对“他者”的无法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当下青年群体对于亲密关系的一种怀疑与恐惧。

“启示”的多维度:贴地的或真实的

除了对《装腔启示录》在“装腔”所显示的题目张力的关注之外,专家们一直认为,在时代性问题、镜头语言、独特的讲述方式、社会现象关注层面,存在着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中蕴含着贴地的真实。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此前的一些都市职场言情剧,让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强行加入大量“工业糖精”,过度“滤镜”,是悬浮的、隔膜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落地的、贴地的,也是真实的。《装腔启示录》是对当下都市生活、青年生存境况和内心状态的一次影像化把脉,主旨是让人卸下身心过度的包装,放下职场人超负荷的“面子工程”,展现出自然的、本真的、实在的状态,从而找回自己、做自己。他还关注到,这部电视剧的观赏过程,弹幕始终是一个重要参与元素。弹幕是内容背景的补充,也是剧情细节的提醒,还是共振、共情、共鸣的及时表达,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网络传播现象。

《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静从电视剧制作与生产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这部电视剧配乐、镜头、置景、配色等方面的艺术细节,谈到这些艺术细节在呈现主人公“内心真实”层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镜头与音乐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用情绪推动叙事。此外,剧中对于北京城市空间的呈现十分真实,也非常贴合剧中人物的阶层、角色,而剧中男女主人公暧昧拉扯的过程实际反映出当代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难题,是对社会进程中恋爱文化变迁的一个记录文本,呈现了当下人们的“情感真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程旸认为,《装腔启示录》片名即暗藏玄机,乍一看似乎暗讽抨击,比较尖锐,实则蕴含“启示”。这个剧以当下白领群体为主要表现对象,他们对品牌、格调等十分关注,确实形成了生活和影视的呼应。这反映了制作者或导演对生活的敏锐反映。总体来说,这个剧非常真实,表现了当代白领青年的两面性,男女主角情感的拉扯,也是一种很细致很真实的体现。反映了当下社会发展走向个人化、原子化的状态,兼顾了大众文化和精英视角的地方,体现了对人的多样性立体性的尊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李宁认为,该剧以职场精英群体的格调、趣味为表现重点,展示了一种腔调的社会学,并带有一种自嘲与反讽的意味。在“腔调”与特定阶层、群体身份关联过程中,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形成的“新中产”群体的真实生活。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十分符合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所提出的“新穷人”概念,也就是消费社会中有缺陷的消费者。而大都市职场精英特有的疲于奔命的紧张感,则揭示了当下竞争性的、过度积极、效绩主导的社会所导致的集体性倦怠状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装腔启示录》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作品,深入探讨了当下社会现象与人性的复杂性。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性,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涌现,为新时代的影视产业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