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成渝两地作家走进南岸 共话文学发展
来源:华龙网 | 罗晓红   2023年11月13日11:18

11月10日,成渝40余位知名作家齐聚南岸区龙门浩街道,畅谈创作经历,分享创作心得,并就两地如何加强文学工作的深度合作,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热烈深入的探讨。

当日上午,重庆文学院与成都文学院,渝中区作协与崇州市作协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文学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就每年定期举行文学讲座及新书分享活动,在双方的传播平台上共同加强推介优秀文学作品和优秀作家,每年互派优秀作家开展文学创作培训、成果交流、创作采风等进行了约定。

座谈会由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张兵(小桥老树)主持。红岩文学杂志社副主编欧阳斌致辞时表示,“巴文化”与“蜀文化”共同孕育了“巴蜀文化”,各具特质的文学性却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也有着共同的精神家园。他期待作家们以本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化成渝文学的融汇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宏大场景,有力证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智慧力量。

李燕燕以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和2017年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双重身份参加此次成渝文学交流活动。“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23岁那年,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来到重庆沙坪坝。如果说成都是我的故乡,那么重庆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她表示,“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故事的参与者,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故事。所以,我喜欢冒着烟火气的‘小题材’,也常常去写‘小题材’。我深信,只要忠实地带着感情去记录我们熟悉的生活——身边人身边事,就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成渝两地都是我的家,作为一个城市的书写者,无论是重庆还是成都,城市的精神代码、文化背景等这些‘大词’一定是落脚在我们城市的日常,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都市文联名誉主席梁平表示,“我们不能只盯着日常琐碎的细节而不去思考城市的文化背景、情感意义。两地作家应多一些思想碰撞,多一些近距离交流,相互刺激,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阳表示,“框架协议”的签订,是成渝两地文学繁荣发展的新起点。成渝两地将围绕文学创作、文学活动、文学服务等,就文学创作平台、培训平台、研究平台等进行合作。他强调,成渝两地应发挥自身优势,文学品牌活动要相互支持和开放,在推介和传播方面要相互支持。而“协议”的签订,仅仅是纸面上的呈现,更重要的是推动下去,把协议落到实处。

重庆市作协主席冉冉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川渝亲戚越走越亲,合作之路越走越宽,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在她看来,“巴蜀文化是川渝两地共同的历史财富、共同的文化基因是两地发展的强劲动力。”她希望作家们结合川渝文化创新实践,深入探讨川渝文化如何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找准方位和着力点,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黎正明,成都市作协主席熊焱、作协秘书长宁可,南岸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卢佃明,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张者、张远伦,南岸区龙门浩街道作协主席郑维山,以及作家张夫(章夫)、魏平(凸凹)、宋尾、陈泰湧等也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认为,锦绣成都,山水重庆,满是可以挖掘书写的故事。期待成渝两地不断加强文学探亲、文学互动,同频共振共谋发展,共建文学精神家园,推进新时代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文联、成都市作协、重庆文学院、南岸区文联、南岸区文旅委联合主办,南岸区龙门浩街道办事处、南岸区图书馆共同承办。活动期间,作家们还深入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南岸区龙门浩老街、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等地进行调研采访,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成效和标志性工程,以生花妙笔书写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