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阔大、湛蓝、瑰丽的大海洋背景下,解构文学、史学及美学意义与价值,对于彰显一个地域的深蓝之境可谓意味深长——从文学进入海洋的深蓝旅程
来源:青岛日报 | 崔燕   2023年11月20日08:24

多“海”竞流、相映生辉的文学景深气象万千。海洋文学作为一种鲜活的、具有浓烈地域文化特征的文本,正在凸显滨海城市鲜明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气质。这种具有“主场”优势的文本张扬,试图从文学作品中将海洋与民族精神、海洋与国家性格、海洋与城市映像等解读与诠释。在阔大、湛蓝、瑰丽的海洋背景下,解构文学、史学及美学意义与价值,对于彰显一个地域的深蓝之境可谓意味深长。

11月14日,由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承办的“海洋题材作品研讨会暨推动会”,深度延展了中国海洋文学研究格局的路径,青岛市的作家、评论家对于海洋题材作品的意义与前景,给出了诸多蕴意深远的新人文样式。这种与青岛城市风格高度契合的文学范式,以海洋为切口,聚焦日常图景、提炼现实生活,别开生面的海洋图景尤显“文学海洋”的浩瀚与宝贵。

从海洋文学到精神原乡

“鸟儿一年也飞不出来的海啊,巨大到让人心生畏惧”。地球上70%的面积都由海水覆盖,然而,至今为止,人类对于海洋的认知还有很多空白的领域。作为地球“跳动着的蓝色心脏”,海洋及其文明作为人类孕育发展中的一个子链,打破了以往人们所熟悉的环境史叙事,以海洋文学的新鲜视角重新审视这一浩大的文化语义。

海洋文学以海洋作为叙述或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或者背景,以大海、水手、渔夫、舰船、岛屿、渔村、海洋生物等要素作为叙事的主要角色,以航海叙事、海洋历险、海上探险、船难等为题材,形成了审美意蕴的文学作品。比如,大众熟知的《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海上钢琴师》《白鲸记》等,蕴含着奇迹、诗意和宏伟,以神秘、浪漫、悲壮的海洋气质影响了无数人。

学者康丹芸表示,从先秦至明清的几千年间,国人从未在探索海洋的历史进程中停止脚步,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海洋文学作品,诸如《山海经》《览海赋》《观沧海》《海客》《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镜花缘》等。中国海洋文学研究起步较晚,尽管柳无忌于1943年就已经提出“海洋文学”一词,但其正式成为一个文学概念则可追溯到1975年台湾学者朱学恕发表在《大海洋》诗刊的《开拓海洋文学的新境界》一文。

在更多学者看来,海洋文学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以海或海的精神为描写或歌咏对象的文学作品;第二种是其主人公以海为生,所拓展出的无垠的海洋故事边界;最后一种“涉海”作品,其文本提到海,但海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

“以海洋为主题、背景或灵感源泉的文学创作,将海洋的浩瀚、壮阔、神秘与人类情感、命运、信仰融为一体,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人类与大海之间的关系。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也是众多作家笔端不可缺少的生动元素。建构科学的海洋文学概念,拓展中国海洋文学研究的格局,对丰富我国海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铁流,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用手中的笔触摸海洋文学。他的《中国驱逐舰备忘录》首次出版于2002年2月,是关于中国发展驱逐舰历史的珍贵文学档案,细致梳理了中国驱逐舰艰难而沉重的发展历程,全景式披露了驱逐舰部队建设的“内幕”和全过程,再现了人民海军峥嵘辉煌的历史。

从海洋文学到地域写作

“海水摇身一变,新奇而富裕”。海洋是一种意象,是一种文化载体,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同时又是一种更深层面的迷人文学景观。

长久以来,海洋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和作家,它以海洋为主题、背景或灵感源泉的文学创作,将海洋的浩瀚、壮阔、神秘与人类情感、命运、信仰融为一体,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人类与大海之间的关系。近些年来,青岛作家围绕海洋文化,创作了一大批可圈可点的海洋文学作品。

一直在海洋文学领域比较用力的作家许晨,出版了海洋文学三部曲:《第四极》《一个男人的海洋——中国船长郭川的航海故事》《耕海探洋》。他总结说这也是围绕蛟龙号、青岛号、科学号三条船的故事。许晨认为书写海洋文学首先要“真正热爱大海、热爱海洋文化”。他的海洋书写,都是深入到第一现场,他曾分别登上蛟龙号和科学号,两度去往太平洋,走向真正的“深蓝”。他也强调,书写海洋就是要写海洋精神,不能浮光掠影写海洋特色,而是要关注涉及其中的人的精神面貌。

最近几年进入海洋学家传记写作领域的刘宜庆,把“重新发现为中国海洋学作出贡献的海洋学家”视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他计划创作三本海洋学家传记,《海洋先驱:唐世凤》已经出版;《向海而生:方宗熙》预计今年12月出版;《黄海观象:王华文》预计明年10月底书稿杀青。“写海洋学家传记,一方面是在历史之海航行,打捞沉于时光之海的史料;一方面是在文学之海航行,我试图为冷冰冰的海洋科学注入文学的温度,为严谨的海洋学家增添机趣,所以在写作中,走进内心,注重细节,还原气氛,收集时代的风浪,风云的气息。”

“海洋文学对于我来说,更倾向本能写作、直觉写作。写海洋,实质上是在写故乡。”阿占的创作在展现青岛城市特质的同时,一头扎进以海为内核的深层伦理、情感结构与文化认同的景观书写中。最终反映出以海为主导的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成为海洋景观的内在组成,并生成某种隐匿的契约精神。

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东方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海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成为书写新秩序、新向度与新价值的载体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现代海洋文学的发展,挖掘其中蕴含的海洋精神及价值。当下,已经初步形成了“青岛海洋文学现象”。“比如成立海洋文学机构,定期研讨海洋文学创作,从理论和观念上对海洋文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形成海洋文学的青岛话语。”青岛市文联原副主席、博士研究生导师周海波则期待着青岛作为海洋文学题材创作与研究的重镇,在海洋文学方面进一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从海洋文学到文化蓝图

“在自然史化的海洋面前,我们并没有形成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海洋文化史。海洋还属于书写的客观对象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并没有从形式上改变生活、更不能决定生活。”山东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坤表示,当代的海洋书写还处于某种实验性的阶段,主要是缺乏海洋文学的传统。相对乡土文学传统来说,乡土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是因为它不仅以大量的作品构成文学史,搭建起我们当下文学现场赖以下判断的坐标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关于文学本质与乡土存在的结构性要素。比如,乡土人生的生存方式;乡土生活的价值观、伦理观;乡土文明的构成等等。在具体书写层面,乡土文学的风俗化、风景化、风情化,本身就是区别当代文学以来的乡土文学和当代以来的农村小说的。

赵坤认为,在自然史化的海洋面前,并没有形成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海洋文化史。海洋还属于书写的客观对象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并没有从形式上改变生活、更不能决定生活。“这就给青岛当下的海洋书写提供了机会。具体来说,海洋文学虽然没有书写传统可循、无法继承借鉴,但也意味着不用反抗或超越;时代给的契机,要在创作体量和质量上抓住。”

风与物的彼端,海洋如此波澜壮阔。盛文强1984年生于青岛,是一名海洋文化研究者,近年来奔走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致力于渔夫口述史、海洋民间故事的采集整理。他的作品多见于《人民文学》《十月》《花城》《天涯》《大家》等国内一线文学期刊,也是一位在海洋题材方面不断探索的作家。

翻开他的这些著作,无论是钩沉渔具历史的《渔具列传》,还是讲述民间海怪故事的《海怪简史》,盛文强关注的题材都显得冷僻、新奇,读起来让人有独步无人之境中寻宝的感觉。

十年之前,盛文强的写作已和岛屿有关。他出生在胶州湾内的一个半岛,后来又往来于东南沿海若干无名海岛之间,深入到不为人知的所在。“我出生在青岛胶州湾内的海岛,从小父母就给我讲述岛上的传说。渔村里有一座山丘,是海岛的制高点,那儿有一座龙母庙,据说在二百多年前,村中有个女人生了一条龙,这座庙就是纪念她的,人们出海捕鱼,就会去求一帆风顺,在岛民的眼中,她是龙的母亲,只要讨好她,龙就会来护航,后来出现了庙会,成为岛上的狂欢节。”盛文强记得,在上小学时,青岛有一份儿童刊物《小葵花》,以连环画为主,当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整本杂志最中间位置,有一个跨页的“海洋民间故事”栏目,是多格连环画的形式,这个栏目做过很多年,选取的多是沿海地区比较著名的民间故事样本。那时学校有订阅,每期都看,算是对这一题材有了最初的接触,隐约知道了“海洋民间故事”这个说法,原来与海洋有关的故事可以这样单独成为一个类别。

“写作以来,实地走访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来到海滨,寻访当年海盗的下落,虽然有些巢穴已经毫无踪迹,但在这里,我与他们同在一个空间节点上,所差别的,只有时间轴的不同,我隐约感到这片空间正在给我传递着隐秘的信息。那些来自海滨的故事讲述者,他们所讲的可能是一个典籍不载的古老故事,自他去后,故事也将失传。”盛文强表示,他理想中的文本恰似潮间带——潮水的最高潮位与最低潮位间的海岸,正如从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所露出水面的狭长地带。这是一片海陆相争的所在——潮间带是属于海洋,还是属于陆地?难以界定它的身份,它本来就在界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