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 “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茅奖作家对话浙江青年作家”举行
11月20日,“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闭幕次日,5位获奖作家杨志军、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一早便从浙江乌镇驱车赶到位于杭州之江的浙江文学馆,向鲁迅、茅盾等浙江走出的前辈作家致敬,参加“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茅奖作家对话浙江青年作家”活动。
作为“茅盾文学周”的最后一项活动,此次对话交流吸引了百余位来自浙江各地的青年作家。5位茅奖作家向在场青年作家分享了各自的人生经验与创作体会,浙江文学馆也向5位茅奖作家发出邀约,邀请他们当驻馆作家,担任浙江青年作家导师,一同讲好浙江故事和中国故事。此次活动由中国作协社联部指导,浙江省作协、浙江文学馆主办。
写作要往心灵深处挖掘
杨志军从宇宙万物间奇妙的对称性谈到文学的价值和人生的追求。他表示,文学与写作者的经历息息相关,他很佩服一直生活在一块土地、用一朵浪花说明整个世界、用一个事件说明所有事情的写作者。一部文学作品由读者和作者来共同审视我们微观的生活和故乡。以宇宙为界标,每个人都是一个基准点,当我们面对文学、面对生活,都在寻找一种对称性。“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度,打开三角便是一条直线,每个人都在一个金字塔的状态里构建自己的人生三角。”希望青年作家都能有自己的金字塔,构造三角并打开三角,将其转变为事业、生活、感情的地平线。
乔叶称收集《宝水》素材期间,她调研了很多浙江农村,对这片土地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说文学是精神的故乡,那么故乡是生长的文学。”她表示,故乡是最恒定、最深沉且最能反复挖掘的文学资源。她以自己的“泡村”经历提醒青年作家“到现场”的重要性。“生活现场有特别强大的力量,很多想当然的东西,到现场后就会被改变;很多书房里想不清的事物,到现场后就会渐渐清晰。”写作是“综合的化学反应”,也需要学术性知识的支撑,需要多看相关书籍,不断实践和学习。
10年前,刘亮程离开城市,搬到菜籽沟村的木垒书院耕读养老,其间他创作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部长篇小说:《捎话》和《本巴》。他表示,一个地方的历史,变成写作者的心灵往事后,才会与写作发生关联,《本巴》便是如此。小说是他借助蒙古族史诗打捞自己童年记忆的结果,想让大家“回到那个古老的说唱文本,看看人类早年是怎样讲故事的”。他认为,作家的工作就是“穿过”生活。“眼前的生活永远都不是文学,它仅仅是生活,当生活沉入尘埃、变成过往,又被我们想起,文学便发生了。”
“写作非常个人化,每个人的道路、成长都不一样,希望更多不同风格的作家汇入到写作队伍中来。”孙甘露以唱歌为例,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他表示,作家要从经验中挖掘出独属他个人的声音。“写作跟唱歌一样,一是找到你特殊的声音,二是找到正确的方法处理歌曲。”同时,创作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千里江山图》让他熟悉了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社会各种风潮。希望青年作家们找到并发出自己的声音,做新时代的代言人。
“年轻人的写作,真的需要一些历练,甚至需要失败。”东西谈到,写作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包括经历、命运等对想法的刺激,作家要感谢那些撞击心灵的事件。就像他在获奖感言中所说“复杂的生活需要复杂的写作技术去照亮它”,写作要往心灵深处挖掘。“我最大的幸运,就是没有偏离原来的追求,一直热爱写作,而且会一直写下去。”他勉励青年作家保持创作热情,坚持写作。
“是文学生生不息的力量,是文学绵延不断的薪火,把我们聚在一起。”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在总结时说,今天邀请5位茅奖作家到浙江文学馆,让浙江的青年作家们近距离感受茅奖作家风采、聆听他们的创作经验,目的就是希望大家树立高远的创作志向。相信5位茅奖作家弥足珍贵的创作心得已经输入大家的创作系统,变成一份激励。希望青年作家们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勇于突破自我、敢于攀登高峰,努力加强学养、涵养和修养,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增强自己的内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长篇小说。
写作是过持久的精神生活
青年作家张文志、余芳华、徐衎在会上发言,向与会的茅奖作家表达谢意,并分享自己在写作之路上的艰辛与喜悦。张文志说,《宝水》让她感受到不管什么题材,把人的情感、人的热爱、人的理想、人的真实放进去,把细节和场景展开,在相似的题材中就能写出差异性,就会避开俗套。余芳华表示,从文学前辈们的讲述中获得了启发和力量,青年作家和前辈作家遇到的写作难题都是相似的。“对青年作家来说,缺少的不是才华与努力,而是持续努力的勇气与动力。好比深夜航行,船员需要同伴,更需要灯塔。”她希望自己可以像80岁还没停笔的艾丽丝·门罗那样一直写下来。徐衎回忆了自己从几位茅奖作家作品中获得的启发,他认为,创作长篇有试错成本,并且要过一种更持久的精神生活,因此他对长篇写作仍有畏难心理。“光有精力和决心还不够,是否尚存继续写作的欲望才是关键所在。”他表示会继续写下去的,在文字中表达自己,在写作中安顿内心。
活动前,5位茅奖作家专门参观了浙江文学馆内陈列的“纪念茅盾先生《子夜》出版90周年特展”,观摩了弥足珍贵的《子夜》手稿,并走进馆内文学数字应用体验厅,感受现代数字技术为文学展览插上的想象翅膀。面对大数据生成的《宝水》报告,乔叶感叹“好像有点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都不曾关注的创作面相”。她表示,自己参观过很多文学馆,浙江文学馆最具科技气息,给她带来一些颠覆性感受。孙甘露在参观后也直呼“真是大开眼界”,“数字化的表达和文学的内涵融合得很好,这是以往任何文学馆都做不到的。数字化展示最好的一点在于可以实时更新、不断充实,这是把数字技术用活了”。刘亮程和东西认真观看了每个展项,并拍照留念,还专门扫码带走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本巴》海报和《回响》画面。
酝酿20余年、建设4年多的浙江文学馆,于今年10月28日正式开馆,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省级文学馆。作为一个可以持续生长的数字化展馆,浙江文学馆建成浙江“文学大数据平台”,整合了浙江文人、文脉、文章、文学地标等海量数据,馆内所有的展项内容均依托于庞大的文学数据,并通过大数据中台保持随时更新,生动呈现浙江文学的历史脉络与厚重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