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均《张爱玲传(修订版)》:华丽背后的暗沉和苍凉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李谷雨    2023年11月29日21:02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数十年间,学界和读者中的“张爱玲热”经久不衰,各种版本的张爱玲传记层出不穷。而张爱玲研究专家陈子善称,张均教授的《张爱玲传(修订版)》会给予读者不一样的启发。笔者以为,这本张爱玲传记的特点是更关注张爱玲个人而非她作家身份,夹叙夹议,在叙事和议论之间、客观性和人情味之间都保持着很好的平衡。

在张均笔下,张爱玲与其说是一位屹立于高山之巅傲视群雄的伟大作家,不如说是一名虽有才情却仍不免在尘世的烦恼中挣扎的女子。如许多凡人一样,张爱玲两大烦恼的来源是金钱和情感。而文学,作为她疏解两方面痛苦的共同通道,在她生命中的位置就尤为重要。正如作者所述:“她希望从文学中找到生活中最可爱的事物,找到这个荒乱世界上尽可能完美的事物。”

部分张爱玲传记总会强调张爱玲的显赫出身,这本传记却揭开了张爱玲深为经济问题困扰的真相。父母刚离异时,父亲总是拖欠给张爱玲的学费;父亲再婚后,父亲更因和继母吸食鸦片开销巨大而导致家道中落;青年时期张爱玲的理想生活是留学、周游世界、穿衣打扮,决定专职写作的原因是经济上的窘迫;成为作家后的中年时期,她也并非风光无限:到美国生活后作品遇冷,甚至变卖母亲遗留的古董,和赖雅的婚姻是相互扶持着维生。

在情感方面,《今生今世》里提到,张爱玲和常人不同,毫不怀念童年和学生时代。这本《张爱玲传》对此给出了详尽的诠释。张爱玲父母离异后,父亲再婚,当张爱玲挨了继母的巴掌,父亲也帮着继母打她,并将她反锁家中,生病也得不到救治。母亲是重视教育的,张爱玲却也未感受到充足的母爱,原因有三。第一,客观原因,经济拮据导致母亲在读书花销之外无法满足张爱玲的其他需求。第二,母亲的教育是打压式的,张爱玲不符合她培养淑女的标准。第三,张爱玲因缺失父爱,对母爱的期待比常人更高。在青少年时代,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张爱玲内心匮乏,写作是她进行自我补偿的唯一方式。

作者的笔端饱蘸对张爱玲的理解和同情:“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经历过人世冷漠、虚伪与自私‘磨炼’了的人,会在日后岁月中不对人世抱有一种冰冷的、睥睨的姿态;那不仅是一种贵族式的矜持,一种才女的自赏,亦是一种经历过后的漠然与清冷。”笔者以为他所言极是。外表高傲、拒人千里之外的张爱玲,实际有着一颗细腻玲珑的心。对父母失望后,张爱玲把情感寄托在了爱情上,却所托非人。她认识胡兰成时,他已有一妻一妾,后又与护士小周、斯家姨太太范秀美等人纠缠不断,并拒绝在她和其他女人之间作出选择,导致两人关系破裂。根据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观点,人们在寻找配偶时,其实渴望找到的是“理想父母”的原型,从而弥补童年的缺憾。张爱玲不曾在父母那里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树立信心,希望在爱情里得到珍视。然而,听了胡兰成对小周的形容,张爱玲感觉“正是她母亲说的少女应当像这样”,自卑的感觉再次袭来,对情感的期许终究落空。

在张爱玲的世界里,金钱和情感形成了一种交织的矛盾。她自己对稿费锱铢必较,却把《小团圆》的30万稿费悉数赠给胡兰成。从这一举动看,张爱玲是非常重情的。甚至可以说,在金钱和情感之间,张爱玲更重视的是情感。但张爱玲对母亲最初秉持一种崇拜的态度,曾说自己用一种罗曼蒂克式的爱爱着母亲,后来向母亲要钱的琐屑却毁了她的爱。从这一事件看,又是经济问题成了主要矛盾。《张爱玲传》在这些问题上不予置评,并且尽量通过张爱玲本人的散文或自传体小说进行描述,试图向我们呈现:人性和生活都是复杂立体的,无法一刀划清黑白。

郁达夫说,所有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作者的自画像。对于张爱玲,这点并不例外。读着《张爱玲传》,笔者不禁从张爱玲身上窥见她笔下人物的影子。金钱和情感两方面交织产生的烦恼,在她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均有体现。相信情感之时,张爱玲曾对胡兰成抒发到温州看他途中的感受:“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在那里,这温州城就像含有宝珠在放光。”读到这样的字句,笔者不由联想到《半生缘》中顾曼桢写的信,也是这样温柔细致的笔触,嘱咐恋人天凉添衣,并说起即使是听到无关的事也会辗转想到对方。可顾曼桢却被姐姐算计,成了家庭的牺牲品。在张爱玲笔下,情感是脆弱的,婚姻不过是一桩交易。《倾城之恋》中父亲嗜赌的白流苏得以依靠婚姻得到一个归宿,这已是幸运至极,却也只是双方权衡利弊的结果;即使是《多少恨》里两情相悦的虞家茵和夏宗豫,也有自私势利的虞家茵父亲从中作梗……这样的看法当然是偏颇的,但考虑到张爱玲的个人经历,她会秉持这样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最典型的是《金锁记》里以张爱玲的亲戚为原型的曹七巧,她年轻时成了牺牲品,年老时加害于人作为报复,实在可悲。

在《金锁记》结尾,张爱玲说“30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表达出一种不能释怀的心情。于张爱玲,物质上的困顿和情感上的失意,都仿佛一把金锁。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经历让张爱玲痛苦,却也培养了她作为作家的敏锐眼光。她忘不了在经济上得不到满足的痛苦,就像忘不了少女时期那件碎牛肉颜色的旧衣,她将它描述为像浑身生了冻疮,那件衣服暗沉的颜色已经烙在了她心底。她也无法抹去情感上的伤痛,30年后仍在《海上花<译后记>》中感慨“爱情荒芜”。

读者默认优秀的小说家创造性格丰富的人物,有时却难免忘记文本之外的小说家本身也是多面而非扁平的人物。张爱玲的过人才情是真的,她深入骨髓的敏感自卑也是真的。透过此书,读者看到的张爱玲的背影并不遥远高大,反而有些单薄凄凉。在世人眼里,作为一名作家,张爱玲创作了辉煌;可在张爱玲自己看来,除了文学,世间并无什么给过她真正的温暖和依靠,形成华丽背后的暗沉;而文学方面一时无二的成就也无法助她彻底摆脱常人所受的苦楚,留下华丽背后的苍凉。这正是文学评论家於可训评价本书的“经得咀嚼耐人寻味”之处。要读懂张爱玲,仅仅远观她华丽的外表显然有失深度和真实。这暗沉和苍凉,是张爱玲生命的底色,也是她作品独特而悠长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