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直起身来,看见船帆和黄海
来源:文学报 | 钟倩   2023年12月03日22:53

继长篇小说《经山海》后,作家赵德发再推重磅新作《黄海传》,不啻于一次“从山岭到海洋”的灵魂进击。无论从内容还是题材,这部新书都填补了当代海洋文学的历史空白。他以历史为经,以现实为纬,深情回望和梳理黄海的历史与现实,深度阐述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其内容翔实、语言朴实、细节扎实,既有史的厚度,也有诗的意境,还有现实的观照和反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海洋文学精神读本。

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个海,就是人类精神的永恒归宿。实际上,每个人身上都自带两种性格:一种是“土性格”,源自农耕文明的根深蒂固,另一种则是“水性格”,来自海洋文化的精神基因。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对“水性格”习焉不察,这与海洋文化的普遍欠缺或认知偏隘不无关联。作者开篇写道,“30年前,我刚到日照那会儿,感觉自己像故乡土地上伸出的一根地瓜秧,拖拖拉拉100公里,到黄海之槟伸头探脑,想了解那片蓝色的奥秘。奥秘没了解多少,身上却实实在在沾了一些海味儿。过了一年,一根更老的地瓜秧也来了,那是我父亲,来看望我们一家三口。我陪着老地瓜秧去看海,他也是伸头探脑。”幽默、深刻,又统领全书,“地瓜秧”的意象运用的活灵活现,既寓意农民子弟,又指向骨子里的土地情怀。当“地瓜秧”沾了“海味儿”,栉风沐雨,煮海为盐,于精神世界的不倦行走中,作者成了一名“老盐工”。用他自己的话说,30年下去,我那条农民子弟尾巴不断变短变小,对大海渐渐亲近。他走近大海的同时,大海也起身拥他入了怀。经过深入采访、爬梳资料、钩沉历史,“漉沙构白,熬波出素”,他捧出了这本近30万字的大书,用心用情“为黄海立传”,亦是面向黄海的庄严注目礼。

全书共分“亘古沧溟”“蓝海帆影”“风云激荡”“巨变种种”四章,从溯源而上“黄海从哪里来”写起,他沿海行走,逐浪探问,迎风斩棘,历史与现代、东渡与取经、战乱与变革、科技与发展,作者考据严谨、学识广博、思维开阔、文笔干净,读来增见识、拓视野、提境界,最为深刻的当属海洋文化的浪漫与深邃。过去我只知道徐福入海寻仙,并不知道最早的东渡移民是箕子,他率领几千名商朝遗民入海后,出胶州湾北上,循海岸水行,抵达朝鲜,为山东半岛与朝鲜跨国交流奠定基础。同样的,我们都知道山东人闯关东,却不知道很多人淘金、挖参走的是海上路线。而海上丝路的兴衰起伏,见证海洋发展的苦难与荣光,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

令我过目不忘的是“煮海为盐”。作者娓娓讲述胶州湾“盐宗”夙沙的民间故事,又沿着历史大河而上,探源古人制盐的方法、器皿以及食盐专卖制度、盐商们的豪奢行为。正史、野史相映成趣,他引用宋人程大昌《演繁露》书中晒盐过程中盐晶生成的场景,“盐已成卤水,暴烈日,即成方印,洁白可爱,初小渐大,或数十印累累相连。”白盐如雪,晶莹剔透,映照五光十色的人世间,何尝不是一种人类精神的自我鉴照呢?

让人大开眼界的是现代渔业的生态环境。从青岛“浒苔”保卫战到“蓝碳”经济的发展,人与黄海如何和谐相处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作者曾在渔场挂职,又在亲自重走“海上路”,用脚步丈量黄海变化,用心感受万千气象。比如,海上电能、光能以及未来探索的盐能,将会成为零排放的新能源。而海洋物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海洋”的发展前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正如作者的内心独白:“从虚拟海洋中出来,再看现实海洋,我们会对她更加热爱,爱她每一朵浪花,每一滴水。”

诗人沃尔科特说过:“我最初的朋友是大海,现在,大海是我最后的朋友。”在我看来,《黄海传》是一个人与黄海的促膝对话,字里行间内蕴着某种宏大的东西。纵观赵德发近年来的创作,从《人类世》到《经山海》,再到《黄海传》,不难看出他文学思想和审美精神由成熟走向圆融,由圆融走向豁达,流溢出儒家文化的智慧芬芳和精神气质。

作家张炜在《文学:八个关键词》一书中专门畅谈过海洋文学,他说道:“大海的神秘性并没有因为人类有了强大的航海能力而消失,它的秘密仍然很多,而且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我们对大海从好奇到恐惧再到更加好奇,从尝试深入大洋到获得难以估计的物质利益,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并且这条路才刚刚开始。”毋庸置疑,《黄海传》开了个好头——作者以笔为潜海艇,在汉语的黄海上织网、捕鱼、劳作,“静默的远航和明亮的捕捞”(语出爱尔兰诗人洛厄尔《渔网》)。与此同时,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海洋文化的启蒙,激发幻想、冒险、自由的精神,拓展了现代人的精神海岸线,从而看到独特而永恒的风景。

(《黄海传》赵德发/著,山东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