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西湖漫行
来源:文艺报 | 周良林  2023年12月15日08:49

“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

西湖最早是个由海湾演化而成的潟湖。是江南运河的开通,让杭州一跃成为商业城市,“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因为人聚,西湖开始与城市发生关系。先是唐朝刺史李泌修建著名“六井”,把西湖变成居民生活用水的源头;后来诗人白居易到杭州作刺史,又疏浚了西湖,还在石函桥附近修筑湖堤,把西湖变成了一个人工湖泊。公余之暇,他经常流连于婀娜多姿的西湖之畔,诗兴大发,坦言“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就是离开了西湖,也是念念不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几百年后,大文豪苏轼也来了,他开展规模空前的西湖疏浚工程,拆毁湖中私围的葑田,全湖挖深,挖出来的大量葑泥在湖中偏西处筑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这就是今天的苏堤。他那盛名不在白居易之下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简直就是给西湖量身打造的广告语,西湖从此名声大噪,一时天下名士趋之若鹜。

而西湖真正成为一处景观,还是南宋的事。那时杭州已成为国家的首都,大批王室、官宦、城市富商尤其文人墨客拥入,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全国一下把目光聚在了杭州,聚在了西湖。西湖立马热闹起来,上至官家豪富,下至市井庶民,都需要有这样一个供人游憩的大公园。每年春游,几乎倾城而出,以致堤上无插足之地,湖上无行舟之路。林升感慨万千:“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是西湖启迪了文人的灵感,还是文人赋予了西湖的灵性?一批批才俊文人用饱蘸深情的笔端随意书写西湖,在西湖的柔情中不能自拔。一篇篇名家佳作,如盛夏时节西湖里绽放舒展的荷花,艳丽妩媚,亭亭玉立,各领风骚。是西湖成就了他们的才华,而他们同样装点了西湖的美丽。

纵使岁月如烟,西湖一直让人情有独钟,让人流连忘返。

游西湖,可以沿着湖边漫步。放眼处一片开阔的水域,水波不兴,细细的波纹轻叩湖堤,那是偎依,还是亲昵?远处青山隐约,山色葱茏,倒影如画,水山相融,一阵风过又搅乱了写意。近处画舫游船,星星点点,留下几处浪花紧紧跟随,眼前枝满杨柳,绿荫环抱,云树笼纱。

若看断桥,最美是在落雪时。天地一色,日出映照,桥的向阳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练到此中断,故曰断桥。此刻未到寒冬,没有残雪,亦无白娘子和许仙,眼前的断桥只是一座桥,默默陪伴湖水还有旁边的残荷。

脚下的白堤,可不是当年的白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那时的白堤是迷人的,花草相依,树燕相惜。但我宁愿相信脚下的白堤就是当年的白堤,这会儿堤上柳树成行,虽是秋天,却不见萧瑟,依旧绿意盎然。远山如黛,绿岛浮水。

孤山是山,不如说是个小岛,被湖水包围着,靠白堤和桥,与外界相连接。那位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带着“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的绝望,曾经在此结茅编竹,一过就是二十多年,陪伴他的只有两只鹤,还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此刻没有梅花,只有纵横交错的梅枝疏疏落落,映在清浅明澈的湖水中。鹤早已在其墓前悲鸣而死,只有放鹤亭苦苦地等待着。

等待着的,还有西泠桥头的苏小小。这位青楼才女,初遇阮郁,就一见钟情。无奈阮郎虽有情,父命却难为,终成负心郎。苏小小每日依门眺望,“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年复一年,思念成疾,郁郁而终。歌断芳魂去,风过尘香散。芳草依旧青青,柳丝依旧低垂。

千年后,另一个智勇才貌兼备的女子秋瑾,“读书通大义,娴于词令,工诗文词,著作甚美”,侠骨义胆。她号“鉴湖女侠”,自言“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以生命唤醒了世人的麻木和无知,赢得了青史留名、万众景仰。

苏堤仍在。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此刻是秋天,一路没有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没有碧桃、海棠、芙蓉、紫藤间杂其中,但景色一样美妙。满眼的绿,满眼的水,还有淡淡的桂花香,少了一份斑斓,多了一份平静。

抬头就是雷峰塔,还有对面的保俶塔。“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在塔边,看西湖如晚归采茶的女子,娴静、快乐、单纯,耳边有风吹松林的幽咽,有风摇竹林的欢快,一时间便会忘记来处与归处。

走累了,随意坐在湖边的长凳。静静地看看西湖的水,就像看一个心爱的姑娘,哪怕不说话,也有一丝喜悦、甜蜜与温馨。

秋天的西湖很安静,就像闲坐的女孩,美不可言。微风起处,圈圈涟漪不小心翻出心事,有影影绰绰的思念,有心心相印的期盼。游人三三两两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或闲聊,或养神,或赏景,或嬉戏,跟当地市民一样,把西湖当作家门口的公园,不急也不赶,正应了李渔的“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也可以坐船。

人在船上,船在画中。这时候,最好来点雨。波色潋滟的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宛若轻柔的面纱,朦胧了西湖国色天香的美丽容颜。青山绵延,若隐若现,山树在轻纱遮盖中更添深翠,构成了一幅幅丹青水墨,淡雅灵动。“三潭印月”依旧,白天是平淡无奇的,它需要夜晚,需要月色的装点。小瀛洲的树更加茂密了,曲桥相通,土堤相连,到处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美景,不由驻足,梦想穿越到唐宋。

可船开始靠岸了。还是坐在湖边的咖啡厅来杯咖啡吧,有时远观也是一种意境。记得有一次来西湖,我们就坐在湖边的饭店吃夜宵。夜间的西湖,因为湖边的灯光,还有周边高楼大厦的灯光,一下梦幻起来。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鱼影清莲,馨香恒久,令人心旷神怡,如梦如痴。西湖就像手中的这杯咖啡,口留余香。

继续走吧。这回沿着西湖大道,看看西湖周边这些山、这些楼。它们是西湖颈上的珍珠,闪烁着文化的光芒。一不小心推开一扇门,就会是一处旧居,或别墅,或楼阁。那望湖楼,苏轼便曾道“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西湖是一步一景,这些旧居、别墅、楼阁也是一处一景,各有千秋:可以在抱青别墅看展览,也可以在西博会旧址看历史。

随便拐进一条小道或是山路,都是草木葱茏,风传清幽,连墙上的绿藤都依旧生机蓬勃,不见衰败。宝石山,山不高,却竹深幽幽,清凉宜人。山之余脉,便有岳王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每一砖都饱含辛酸,每一瓦都埋藏忠骨,因为这份碧血丹心,西湖有了一份骨感。这份骨感还一脉相承在三台山的于谦祠。论文,于谦少年时代就写下了千古名篇《石灰吟》;论武,他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多次力挽狂澜;论为人,他刚正不阿,忠贞为国,敢为岳飞鸣不平。不承想,他自己也一样步其后尘!谁,又来为他不平?

一路被风景所迷,抬头望,正是灵隐寺。秋天的灵隐寺,开始色彩斑斓,泉幽树深,一路佛意萦绕。还有净慈寺,南屏晚钟独具魅力,诗人张岱“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的诗句,把钟声的美妙写得出神入化。可我来得不巧,又没时间等到黄昏时刻,只能合目冥想,找寻梵钟萦响彻,摇漾西湖的感觉了。但万松书院的钟声响了,那是下课放学的钟声。绿树环抱之中,粉墙黛瓦的书院显得格外清雅幽静,据说梁祝曾在此读书,同窗三载,情深意长。

我再次回望情真意切的西湖,不知不觉,有些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