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电视剧《丁宝桢》:一代廉吏风骨不朽
12月19日,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电视剧《丁宝桢》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剧由围绕“一道菜(宫保鸡丁)、一座城(贵州毕节)、一代臣(热血廉吏)、一段史(奉公为民)、一种情(家国情怀)”五个维度展开,讲述了清末民初的名臣丁宝桢斩杀安德海、两度治理黄河、惩治贪腐、兴办机器局、改革盐政等故事。
该剧以人带史,塑造了光彩夺目的丁宝桢形象。剧中丁宝桢的扮演者马少骅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向人民学习的创作心态,获得阵阵掌声。年近七旬的马少骅表示,剧本中丁宝桢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好官形象打动了自己。因为塑造了丁宝桢,马少骅常在公园晨练时遇到老同志评价说:这戏不错,因为今天我们的国家也需要丁宝桢这样的好官。马少骅觉得这正是自己想要的。他谈到,拍摄《觉醒年代》之后,就悟到了自己为什么要拍戏。“主旋律是‘高尚’”的,‘高贵的人格’和‘真实的品质’是人所共同追求的。”马少骅说。
与会专家认为,该剧脱离了典型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塑造,增添了烟火气。本剧中,丁宝桢一方面清廉、刚直、富有谋略,另一方面又大胆革新,力争为民而有作为。全剧在此基础上大力展现了丁宝桢的仁爱、义气、友善、容让、宽恕等个体德行修为,活化出一位君子式的好官形象。剧中,丁宝桢是“清流文化”的突出演绎,恩承则是与之相对应的浊流,清浊两派构成的矛盾为戏剧化提供了天然基础。专家认为,这种矛盾冲突也在启发当下,下一步历史题材和古装题材创作该如何寻找时代化的人?又该怎么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专家认为,电视剧《丁宝桢》的重要贡献,正在于它回答了什么叫新时代历史剧的“以史为鉴”。用今天的观点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坚持去粗取精的立场,把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像拧麻花一样紧紧拧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