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谁是克彭?
来源:深港书评 |  赵洪阳  2024年01月11日08:49

1954年,在沃尔夫冈·克彭(Wolfgang Koeppen)的《死于罗马》(Der Tod in Rom)一书中,犹太扬,昔日死神的代言人,前党卫军首领,再次回到了二战之后的罗马——电影《罗马假日》(1953)中的那个浪漫的、生机勃勃的罗马。然而,在一个渴望忘却、向往童话般美好的时间维度里,克彭却不识相地撕破了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把死亡的阴影又一次投射在了罗马的上空——但又何止于此,死神所及之处,人性的丑陋、肮脏、残忍、冷漠、市侩也在他的笔下纤毫毕现。

沃尔夫冈·克彭

1

局外人

克彭的不识相及其对“恶”的无情展示,引来的是评论家们的群起而攻之。他们称这本书是泼向罗马街道的德国洗碗水(杜塞尔多夫《莱茵邮报》的书评之语),令人不快,没有丝毫的积极之处。虽然此前发表的两部作品《草中鸽》与《温室》,为他赢得了知名度,但评论界对其不满的声音也一度甚嚣尘上,《死于罗马》的出版更是收获了满满的无视或轻蔑。这之后,也许是心灰意冷了,克彭离开了德国,去周游世界。他发表了几部游记,其语言一如既往的优美,只是已与痛痒无关,却迎来当时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再之后,也许是出于个人的原因,也许是家庭的困境,在完成最后一篇法国游记的十六年之后,他仅仅交出了一本并不完整的自传《青春》(Jugend)。这几乎就是他的文学生涯的全部了。

如此稀少的产出,也许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与他同时代的文学同侪相比,沃尔夫冈·克彭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声名不彰,在中国更是鲜为人知。在《死于罗马》完成之后的几十年中,他本人也仿佛成了《死于罗马》开篇中所描写的坠落的诸神,泯然众人。终其一生,克彭一直都自我感觉像是一名局外人,然而,也许正是局外人的视角,成就了他犀利辛辣的观察。

局外人的感觉其来有自。1906年,克彭出生在德国北方波罗的海的海滨城市格莱夫斯瓦尔德(Greifswald)。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眼科医生,母亲是裁缝和女佣——而他是一名私生子。事实上,他的父亲从来不想与他有任何的瓜葛。直到成年后,沃尔夫冈偶尔注意到父亲的诊所,好奇之下,假装着眼睛不舒服,他才得以病人的身份和父亲说上了几句话。当他的父亲看到他在诊所登记的个人信息中出生地一栏时,停顿了几秒钟——这几乎就是他们关系的全部。克彭是母亲独自带大的,虽然童年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也不能说是悲惨的。母亲帮佣的人家似乎对他不错,也是在这家人的家庭图书室中,他拥有了自由阅读的海洋。但经济上的窘迫,还是迫使他辍学了。他的身影在不同的行业里辗转,他去过波罗的海的某艘船上帮厨,在欧司朗照明公司做过灯泡测试员,还在工厂和书店打过工,不过时间从来都不是太长,直到他进了剧院。

不知道是不是幼年的大量阅读,以及在书店和剧院受到的熏陶,他开始在工作的间隙去大学旁听德语文学的课程。他在剧院打着各种各样的零工,甚至还上过舞台,跑过龙套,做过导演助理,也因此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一名戏剧导演。1927年,他去了柏林,与柏林的戏剧界建立起了联系,并且爱上了女演员西比娅·施洛斯(Sybille Schlo?)。1931年,在为一家自由左派报纸工作的同时,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伤心情事》(Eine unglückliche Liebe)——显然,灵感来自他未获回应的爱情。其后的一年,他又发表第二部小说《墙在晃动》(Die schwankte Mauer)。这两部小说都是由一位犹太出版商出版发行的,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下(1932年,纳粹党在议会的选举中获胜上台。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次年兼任德国元首),这样的选择也足以说明他的政治态度。后来他还曾计划写一本类似后来《草中鸽》的作品,但在当时的氛围下,已经完全不可能。1935年,他移居荷兰,但面对着迷茫的前途,他又回到了德国,这也意味着这位年轻作家的文学生涯不得不暂告一段落。

2

史诗级作品的静默期

当他再次回到文学界的视野之中时,已是战后的1951年。这一年,他的作品《草中鸽》(Tauben im Gras)得以出版。这部作品讲述了发生在战后慕尼黑美国占领区的某一天所发生的琐碎片段。全书描写了105个场景,有30多个人物出场,他们来自不同社会背景和阶层,观点各异,其中没有一个人物处于故事的中心,而且场景和人物乍一看上去没有什么关联,只是随着场景描述的增多,读者才会发现场景与人物之间的联系。这是一本关于德国战后生活的心理全景图,他大胆地采用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与战后废墟文学更偏向海明威式的创作主流迥异,可以说,为德国文学开辟了全新的创作道路。

1953年发表的《温室》(Das Treibhaus),则描述了一名在二战前逃出德国的政界人士生命中的最后两天。战后回到新的政治中心波恩的他,面对的却是政治理想在政治现实中的一再崩塌,并最终因梦幻破灭而自杀。通过这则故事,他对当时的波恩政治现状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接着,在1954年,他发表了《死于罗马》。小说描绘了在罗马偶然重聚的前纳粹家庭成员的两代人。老一代纳粹内心的残暴和冷漠,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有丝毫减弱,他们还在渴望着卷土重来,而新的一代,则在历史的重压下心怀绝望,无所适从。他们在罗马逡巡,漫飞的思绪却无法摆脱纳粹德国的窒息,他们是徘徊在“罗马的黑色幽灵”。事实上,他的创作和修辞在当时还是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哪怕是负面的批评也承认“这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叙述节奏令人着迷”。但是,如前所述,他的描述更多激起了评论家们普遍的反感,“廉价”“病态”“变态”“偏执狭隘”“扭曲”此类词汇,在各方评论中层出不穷。

克彭的这三部作品又被合称为“失败三部曲”(Trilogie des Scheiterns),可以说是对德国的无情反思。不仅是对战争中的德国和德国人,更是对战后的德国、德国社会和德国人的尖锐批评。也许是他的批评深刻入骨,深深刺痛了当时的德国社会,就算那些自诩客观的批评家们,在潜意识中可能感到自己也是被他攻击的对象,并为此感到极度难堪和不适。结果是,《死于罗马》这本书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在文学界,都没有取得出版社及他本人所预想的成功。此后,他的文学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漫长的静默期。

可以说,是德语文学评论界的沙皇莱尼·拉尼茨基凭着一己之力将克彭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视野。1961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克彭案例:德国是怎么对待有才能的人的》(Der Fall Wolfgang Koeppen:Ein Lehrbeispiel dafür, wie man in Deutschland mit Talenten umgeht)的文章,对德国文学评论界的不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也为克彭正了名。再加上此时离他的三部曲的首发已经过了近十年,时间的距离让作品的力量开始展现出来。1962年,克彭荣获德国文学的最高奖“毕希纳奖”。

今天,“沃尔夫冈·克彭正在成为战后文学的一个神话”(德国电台2021年3月15日),他的《草中鸽》《温室》和《死于罗马》也已成为德国战后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今天德国的某些州,《草中鸽》甚至被列入高中的必读或选读书目。克彭的文学生涯,也已经成为探讨文学经典的成就的典型案例。

沃尔夫冈·克彭(Wolfgang Koeppen,1906—1996)

德国作家,战后德国文坛传奇。早年做过记者、演员、戏剧顾问、报刊编辑,20世纪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伤心情事》等。1951年起发表的“战后三部曲”——《草中鸽》《温室》《死于罗马》以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完整呈现了战后德国的社会政治氛围,轰动当时的德语文坛,被公认为战后德语文学经典,奠定了克彭的大师地位。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称其为“当代德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后期著有一些游记以及回忆录《青春》。1962年,荣获德语文学最高奖项“毕希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