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评《王三街》
长篇小说《王三街》是新疆少数民族作家图尔贡·米吉提以维语完成的作品,由翻译家玉苏甫·艾沙翻译为汉语。这部作品是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并入选“放歌天山”献礼二十大丛书。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讲述王先生和王三一家两代人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生活创业的故事,反映了维族人民和汉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创业之旅和血脉交融的民族深情。
《王三街》以主人公王三的一生为主要叙事线索,王三是维族人,他年幼的时候父母双亡,他的邻居汉族人王先生收养了他,并为之取名王三。虽然王先生和王三并无血缘关系,但是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培育了比父子还要亲密的感情。在王三的成长过程中,汉文化对其影响巨大,无论是在私塾教育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王三对汉文化的汲取。可能是为了强调这一点,小说中穿插了大量汉文化的故事、神话和传说,通过对这些文化符码的“非解码”式的接收,血统上作为维族人的王三完成了一种非单一化的民族认同,他既是维族人,同时也是汉族人,文化的交融就这么生动且具体的发生了。
小说以一种动态的结构方式来完成民族融合的思想主题。这一动态的结构方式一方面指的是小说暗含“成长小说”的模型,另外一方面指的人物的迁徙行为。《王三街》的主要空间发生在天津和新疆两地,通过王三一家的两次长途迁徙,人物的行动和命运得以展开。这两次迁徙一次是王先生带着三个儿子从新疆返回天津故里,这是一次返乡之旅,但王先生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安慰。第二次是王先生决定从天津重返新疆,这一次的重返经过了“筛选”,大儿子和二儿子陶醉于天津的舒适生活,决定留在天津,只有王三跟着王先生回到了新疆。这两次迁徙之旅可以称得上是王三生命中的远征,这一远征带来了多重的效果,一是他更加增进了对王先生和新疆的感情,并立志要在新疆落地生根;二是他经受了一次道德上的考验,事实证明他抵抗住了物质的诱惑并磨炼了自己的道德情操,这为他日后在新疆的生活奠定了精神基础;三是王三在天津接触到了现代文明,这让他开阔了眼界,训练了相关的商业技能,为他创建王三街提供了知识和技能的帮助。由此可见,这两次远征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迁徙移动,同时也是现代文明的散播和扩散,更是维汉两种文化的对话和交融。
从叙述方式看,《王三街》带有浓郁的说书人的腔调,这些腔调有时候不禁让我们想到阿凡提之类的维族民间故事。《王三街》虽然也试图处理大历史,但他更擅长的,还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这使得小说的节奏显得舒缓、闲适,即使在处理紧张冲突的时候也带有一种懒懒的温情,这也许正是这部长篇小说的可贵之处,与那些充满了紧张气氛和夸张矛盾的作品相比,它似乎更接近生活的原态并因此富有教化的感染力。
整体来说,《王三街》有一种坚定的道德感——这一道德感从古老的传统中延续而来,并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变得强化,这使得《王三街》有别于以道德堕落为主题的现代小说。通过远征完成成长,通过成长完成道德确认,民族的融合不仅仅是文化的交融,也是道德感的重建和再造。在这一意义上,“王三街”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意义上的有形街区的创建,同时也是精神意义上的无形道德空间的重构,所以它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也是普遍的人性的故事。
2024年1月11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