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专家热议2012-2022年百部中国网络文学: 展现新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成就
来源:文艺报 |   2024年01月24日08:53

2023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等机构为总结和阐明新时代十年(2012-2022年)网络文学发展的成就和趋势,推出了“新时代十年百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榜单”。榜单整体上呈现出敏锐把握时代脉动、不断拓展创新题材边界、坚持人民立场、兼顾情节逻辑和美学形象综合表现力、不断优化产业路径进行迭代升级等特点。本期选发4位专家学者的评语。

——编 者

网络文学的守正与创新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新时代以来,在国家对网络文学加以推广扶持、网络文学行业制度陆续完善、网文批评体系逐步科学化、网络小说IP化路径不断拓宽的背景下,各网文平台涌现出大量在题材类型上有所创新、叙事手法上颇具匠心、形象塑造上更为丰富可信、价值取向上积极上进的成熟之作和突破之作。

题材方面,部分成熟的类型化作品在类型内部获得立足点和生长点,即依靠自身叙事的流畅性、情节的合理性、角色弧光的完整性等,营造出一个独异于现实世界但自成体系、颇具规模的美学世界。人物塑造上,除了传统的帝王将相、英雄形象、恋爱男女等,还出现了不少新角色新形象,丰富了网络文学的美学形象系列。

对于叙事手法和写作风格,过去十余年的网文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些在保留爽感的基础上,有意进行叙事实验的作品。例如丁墨的《乌云遇皎月》讲述了双双失忆的男女主角在跨时空之旅中追查案件、寻回记忆的双向救赎故事,其采用的双视角第一人称手法既为剧情的悬疑气氛增色不少,又从形式层面强化了两位主角之间无形的羁绊感。

就文本的思想性和价值取向而言,部分作品已经超越了以套式化情节一味刺激读者爽感的思路,转为以更真切诚恳、复杂深刻的情感表达,唤起读者的共鸣感,传达更健康的价值观。

现实题材创作的收获与挑战

黄发有

(山东省作协主席、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在2010年之前,幻想题材和历史题材在网络小说创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现实题材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处于弱势。新时代十年来,现实题材创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为网络文学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网络文学突破发展瓶颈,使得网络文学的视野和格局更加开阔。

首先,从文学生态角度看,现实题材创作的丰富,使得网络文学具有了价值与审美的多样性。其次,网络文学敏锐把握时代的最新脉动,不断拓展题材边界,引入新的叙事技巧,为现实题材创作注入更为鲜活的时代内涵,推动了现实题材创作的多样化。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文学以独特的笔法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集中表现在工业、科技等领域,建构起“工业流”“技术流”“机械流”的叙事模式。第三,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有很强的互动性。成功的现实题材创作往往能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主人公劈波斩浪的历程,一方面浓缩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通过不懈奋斗改变命运的人生,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呼应,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

但在承认现实题材创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不应回避其创作现状存在的譬如主题先行、行文拖沓、语言粗糙等不足。

网文的十年融合流变

庄 庸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

新时代十年,“网络文学新主流化”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第一议题,“优秀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建构”成为理论与实践互动的优先项课题,“重点主题网文”和“新主流网文”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提问与求解的关键命题。与此同时,网络文学自主发展机制则支配了新时代十年网络文学IP化、次元化和跨界化(如网文影游互动)等一系列重要现象和潮流。

新时代十年加速了类型融合、文体跨界和流派创新的趋势。这不但促进了网络文学内部不同类型、文体和流派的基因重组,甚至推动了网络文学与外部文艺形态、产业业态和文化生态系统的跨界重塑,从而形成了新时代十年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都不能单一地对外界定为“玄幻”或“现实”等类型。

这其实为我们观察与研究网络文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命题——对新时代十年具有贡献力的网文作家作品,不再进行类型梳理或流派研究,或局囿于现实类和幻想类、男频与女频、管理体制与发展机制等二元思维模式,而是进行双方或多元互动的“主题研究”。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动向

夏 烈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

新时代十年既是网络文学不断主流化、精品化的十年,也是其全面迈入和不断扩大自身IP化、国际化的十年。换言之,如果说前两者是基于网络文学在国内文化和文化市场中的实际地位、文学自觉和责任担当,那么后两者则是基于其赓续生命力、发展权,以及网络文学作为新媒体、新经济、新文化的内在属性所拓进的发展场域。而这种新时代网络文学的“四化”态势,现在以及面向未来看,都是网络文学乃至网络文艺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新兴门类的显著标志。

从“十年百部”的最终榜单来看,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约占20%,其中不乏《大江东去》(改编为《大江大河》)《庆余年》《雪中悍刀行》《长夜难明》(改编为《沉默的真相》)等各类型爆款剧,如果加上动漫改编,这一IP转化的比例则提高到约50%。另外从上榜作品的国际传播表现来看,借助网络文学翻译网站平台和影视视听渠道“双管”出海的作品覆盖了北美、欧洲、东南亚甚至中东、非洲等市场与受众群中,其中包括《芈月传》《天道图书馆》《诡秘之主》《盗墓笔记》《斗破苍穹》等经典男女频作品。随着这种创作和文化产业的水到渠成,我们应该认识到这在当下和未来都是一种国际性、通行化,或者说具有“共同体”特征的文化传播规律。网络文学及其IP改编产业链,已经自觉地掌握了这一世界“密码”,构建着属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产品的“中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