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意浓岁月长 ——《人民文学》与龙江作家
在黑龙江文学馆,珍藏着一封《人民文学》编辑于1964年12月24日写给黑龙江作家王书怀的约稿信原件。稿纸上印有红色的“人民文学社”标识,《人民文学》编辑部稿件专用章仍旧依稀可辨。
信息化时代,用纸笔书写的作品手稿及书信原件已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开始成为历史遗迹和珍贵的文学遗产。尽管书写的年代已经远去,但透过原汁原味的手稿及书信,我们仿佛能够穿越回曾经的岁月里,从褶皱泛黄的纸张和一笔一画的书写痕迹中感受时代变迁,领略作者的文风与笔锋。这封约稿信就让我们得以重回1964年年底,去回顾那个年代里,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互动。
时至岁末,编辑首先向王书怀问候新年好,随后便表达了用稿方向和需求,“明年我刊拟以更多的版面发表诗歌作品。作品的内容,想较鲜明的反映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和新的风尚”。王书怀出身于农民家庭,1950年在农村小学任教时开始写诗,1953年起陆续在各类文学杂志担任编辑等职。1960年王书怀为响应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号召,主动报名来到了当时的绥化县宝山公社,并于次年春天,携妻儿把家搬到了农村,住进了位于宝山公社对面的茅草屋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乡土诗人,创作出大量带有泥土气息的民歌体诗歌,于1963年、1964年出版了诗集《宝山谣》和《青纱集》。这些诗歌朴素清新,为时代歌,为农民歌,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龙江农村的火热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描绘了新中国农民的新品格。与此同时,王书怀所写诗歌《女社员的风格》也曾刊登在1964年7月号的《人民文学》杂志。从书信中能够看出,《人民文学》编辑对于王书怀的创作情况十分了解,“你长期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故特约请你明年重点为我刊写两三组上述内容的诗(或两三篇叙事诗)”。这组诗歌后来以《如火的农村》为题,发表在了《人民文学》1965年7月号上,包含《行李的歌》《留别》《这村的青年好厉害》三首。
时光流转至20年后,彼时20岁出头的青年作家迟子建蓄势待发,成名作《北极村童话》即将登上《人民文学》,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在黑龙江文学馆馆藏书信中,一封编辑朱伟用人民文学专用稿纸写给迟子建的书信原件,介绍了《北极村童话》的发表情况。这封信是朱伟1985年应黑龙江省作家协会邀请,到呼兰举办的小说创作班授课返京数月后所写。当时的迟子建已经在1985年的黑龙江省文学期刊《北方文学》发表了两篇小说,其中《那丢失的......》成为了迟子建小说发表的处女作,《沉睡的大固其固》开始引起文坛的关注。但从写作时间看,《北极村童话》要早于这两篇已经发表的作品,只因其散文化的风格迟迟未能找到适合的刊物发表。于是,当时作为小说创作班学员的迟子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手稿拿给了讲完课准备回京的编辑朱伟,由于时间紧张,朱伟只承诺翻一翻,结果他很快就翻看完,并对迟子建说:“你为什么不早点寄给《人民文学》?”这句话给了迟子建莫大的鼓励。然而,《北极村童话》并未因此很快见刊,编辑朱伟为此写信解释了缘由,足见其对后辈作家的爱惜与关怀。与此同时,朱伟还在信中指点青年作家要扎根生活,戒骄戒躁,担心她会因为《小说选刊》的转载及上刊《人民文学》,而“浮起来”,建议她“要扎扎实实在生活里泡,这是创作真正的资本”,同时也相信并真诚地祝愿她能够创作出更多成熟的作品。
1965年,乡土诗人王书怀深入农村,创作出极具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诗歌受到了《人民文学》青睐;1985年,面对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人民文学》编辑建议其要沉在生活里,脚踏实地的创作。刊如其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份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始终彰显着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倡导现实题材及精品文学创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作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民文学》上,逯斐、郑加真、屈兴歧等作家的作品《在鄂伦春族的一个屯子里》《伐木者的胸襟》《北大荒人》记录着时代变迁中龙江人民的生活图景;新时期文学伊始,《人民文学》更是为龙江作家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毕方、王忠瑜、鲁琪、中流、巴波、张雅文等作家的《战友》《阿布沁河上》《梦》《献给萧红一束花》(二首)《走上大道》《血案》等作品轮番登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人民文学》还为中国文坛发掘和培养了龙江青年作家,1986年第一期刊登的小说《打草》作者何凯旋时年23岁;2021年,27岁的杨知寒在当年第7期的《人民文学》发表小说《水漫蓝桥》,并凭借此篇作品获得了“人民文学奖”。
岁月流过74载,《人民文学》一直在文学的场域内不断开拓探索的边界,并与广大作家和读者一起,坚守人民立场,彰扬文学品格,见证时代发展,一同走在文学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