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散文:我们这个时代更为宽阔的可能性
在散文写作中,选择以何种视角去观察日常,考验着写作者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针对题材的取舍。2023年的散文创作,我们读到了对身边亲朋至交的观察,对自己工作细节的描述,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当然也不乏对精神生活的反思。散文作为文学之一种,当然需要对生活、对自己乃至对时代有一些独特的发现,这样的发现能够促使作家和读者切实深入地思考文学和时代、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来进入我们这个时代和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永恒的问题。对时代和生活作出什么样的独特发现,说到底,是由我们的信念决定的。当我们将视线投向万千世界,我们观察到的不可能是世界本身,而是在每个人不同的思考方式下暴露出来的世界之一隅。生活的万千体验与此时此刻的观察,在散文写作中一并向我们展开,其相互交叠和映照之处,正体现着散文的独特魅力。
文体边界的扩大
文体边界的扩大是近年来散文创作中呈现出的整体趋势,但在2023年的散文创作中,更加突出的一点是,作家把对生活的观察、面对社会的经历同自己的精神世界打通起来,在更为开放的创作中,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差异性的观察与应该怎样生活的省思。
由杨苡口述、余斌撰写的《一百年,许多人, 许多事》首先吸引人的就在于它的真诚和真实。杨苡生于1919年,是五四运动的同龄人,2023年1月27日,她以103岁高龄离世。在她细密而真诚的观察中,生命长河中的种种曲折与无常,可念可说之处,不平凡的从不是家世背景或者历史大业,而更多的是普通人真实生活中的“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样的感情与生命的无常。个人虽常与时代共命运,但能够延展人的精神与心胸、而不为生老病死所限的,是每一个时代都为之发光发亮的青春热望与美好感情。
阿来的《西高地行记》继续了《成都物候记》的写法,既是植物笔记,也是美学笔记、文化笔记。在他的散文写作中,万物平等而生生不息,他带领我们重新建立与故乡、与自然的联系,不仅是为了感受青藏高原的风物之美,更是带着思考和力量的价值观表达。在他的观察中,自然能够教会我们领悟美好的事物。
同样写行旅但又不是写旅行记的,还有七堇年的《横断浪途》。横断山脉的旅程带给她的,是关于“该如何正当地生活”的思考。接近于探险经历的登山、野外巡护、露营等,与人生同样地考验着作家对生命的敏感和对社会生活的准确把握。她写下“好在旅途不是为了穷尽天涯,而是为了穷尽自我”。可见,内在风景与人生映照的反复周旋,也即是对写作信念的一次次跨越与寻找。
何向阳《澡雪春秋》由写人到写历史,收入的四篇文章分别谈论侠的精神、佛陀、儒家文化和道的理想,全书以“重新回归、寻觅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理想精神”为旨要。作者在写作中想要寻找的不仅是一个在文化意义上的“我”的形象,而是“让我汇入到历史的长流之中”,同时这也是一次回归文化想象和理想人格的跋涉。
对自我和时代的洞察力更为突出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那么其丰富的生命、开阔的眼界、心灵的景观,包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都是源于找寻自我、发掘人生的旅程。在散文写作中,最吸引人、最为真实的是生命本身作为隐形存在的光泽,终极目的都是让人在追忆和回忆中热爱生活本来的面目。散文作家通过看世界、观自我创造出与自身精神和心灵来路呈对应的见证关系来实现自我洞察,这也是散文写作应有的责任和抱负。朱自清先生说:“文学的标准和尺度的变换,都与生活配合着……表面上好像只是求新,其实求新是为了生活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从自我出发、从时代出发既是散文写作的母题,又是散文创作的信念和气象之所系。
刘亮程《我的孤独在人群里》从最微末者着眼,书中写马、写狗、写蚂蚁、写虫子,甚至写老鼠、写麦子、写树、写草、写一场风……刘亮程形容作品中的自己经常“走神”,走到动物、尘土里去,走到世间的万物里去。“所以我写蚂蚁的时候,仿佛我就是蚂蚁。我写那些草木的时候,其实写的肯定不是草木,是在草木中生活了多少年的那个自己。草木在我身边生长开花,所有的过程其实也是我的生命成长的过程。多少年以后,当我写它们的时候,我的浑身都沾满了那些草木的气息。写一棵草木的时候,仿佛我已经在那里,像一棵草木一样生活了好多年。”
王尧《日常的弦歌》回到西南联大的日常生活,在他的观察里,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写作与他们的信仰、情怀、人格,都在弦歌的回响中,呈现为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他们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优良品格,永远感召和启迪着当代人精神格局的形成。
夏坚勇《东京梦寻录》聚焦于宋真宗“天书封禅”事件,写真宗皇帝赵恒及其周围一群摇旗呐喊的朝臣,帝王心态与臣子心事的各种隐秘,结合对北宋历史的生动描绘,唤起我们对人性复杂的探究之心。
杜梨《春祺夏安》真诚地记录和呈现了在北京的当下生活经验,通过对记忆和生活的细细打量,作者清晰展现出自己的人生地图与文学地理,更以智慧和诗情,带领读者走进一个饱含人情味、充满闪光点的城市与生活气息。
和丁帆《先生素描》一样,刘跃进的《从师记》也是以前辈诗友为观察对象的回忆性散文,其特别之处在于,在他们与前辈交往中,不仅是薪火相传的求学探知的历程,还一并总结了诸多读书经验和治学方法,这些内容也一同融汇于散文写作之中。
素人作者的破圈成长
随着近些年来散文创作者队伍的不断扩大,来自各行各业的写作者加入到散文创作的队伍中来,这里我们先暂且统称他们为劳动者作家吧。他们多是业余写作,一边记录身边的故事,一边书写细微真切的感受,让原本在他们生活圈之外的人们能够广泛地共情共鸣,这些作品在生活经验和细节描写中常常有超出习见散文表达范围的展开,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文学朴素和真诚的感染力。
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是2023年最受关注的散文作品之一,图书出版后仅在豆瓣上已有3.5万多条网友评分,读者在书中读到“网购时代最需要补充的基础工人生活实录”,读到我们每天与之接触但又一无所知的快递员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作者胡安焉曾做过美术编辑,也卖过卤菜奶茶,卖过女装,还在自行车店干过销售……送快递只是他的最近一段工作经历。他在书中感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我所处的环境,而不是由我的所谓本性决定的。其实在当时我就已经察觉到,工作中的处境正在一点点地改变我,令我变得更急躁、易怒,更没有责任心,总之做不到原本我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也不想做到了。”类似这样朴素而不失深刻的个人见证和体验,对快递员机械工作的细致描述,令读者不难从文字中找到共鸣、尊严和力量。
对于胡安焉来说,写作有着特殊的意义。以文学为志,是他自我省视、塑造内心、建设生活的过程,也是他向着成为更完善的自己努力的过程。他向塞林格、毛姆、卡佛等作家学习,学习处理生活素材的方法,学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才使得他的观察和写作格外坚定而有力。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与其说《我在北京送快递》是一个快递员在工作一天的辛苦之后写出的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一直在阅读和思考的人,正好做了快递员。
陈慧的《在菜场,在人间》是一个自称“常年扎根于某菜市场的女二道贩子”的第三本散文集,她的文字平实质朴,与胡安焉一样非常真诚。在她的观察中,身边那些普通又不寻常的人,时而让人哭,时而让人笑,读来令人心生同情,同时又充满了生活的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无论是胡安焉还是陈慧,他们的写作都经历过在网站上或是通过公众号的传播而受到读者关注、破圈传播的阶段。在我读来,他们将我们所不熟悉的生活细节一一打开,所倚仗的是源于作者对自己生活的真诚观察和独特思考。更进一步说,我们都有责任以文学的名义把时代和个体的经验记录呈现出来。每一个个人的书写加起来,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更为宽阔的可能性。
因本人目力所限,以上提到的作品,虽无法囊括2023年度创作的全部,但这三条特征所代表着的观察和信念,不仅组成了散文创作的整体样貌,而且塑造着写作者的精神风貌。这样的观察和信念,我想应该成为散文写作不断更新的意义和更加坚定的价值。
(作者系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