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视听·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扶持计划在京发布: 除了“爽感”,网络微短剧还能带来什么?
“小故事也能演绎大主题,小成本也能撬动大价值,小篇幅也能拥有大舞台。”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凭借体量轻、节奏快、时长短的特点,成为网络影视行业最受关注的新赛道、新动能之一。2024年年初,在微短剧持续引发各界对网络视听行业的关注中,由北京市广电局发起并举办,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支持,抖音、快手、爱奇艺、优酷、点众科技等重点企业参与的北京大视听·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扶持计划在京举办发布会,公布了首批入选的20部作品片单。这些作品由专家从2023年9月该计划发布以来收到的157部申报作品中遴选而出,为打造网络微短剧精品项目、推动业态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与此同时,网络微短剧应如何挖掘真善美的精神内涵,成为全面构建网络视听节目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力量,如何进一步开掘、培育、助推好创意、好内容、好作品的生产创作也再度引发专家学者、一线创作者和网络视听平台、影视制作企业负责人及相关单位代表热议。
好故事和好立意是不变的核心
“精品微短剧的核心仍是好故事和好立意。”抖音副总裁陈都烨介绍,作为重点网络微短剧播出平台,近年来随着微短剧作品和用户数量的激增,抖音微短剧的日播放量增长迅猛,仅2023年就增长近一倍,超500部微短剧作品播放量过亿,其中不少作品“火爆”出圈。对于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成为“精品”,陈都烨认为,只有具备社会价值、与时代共鸣的作品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和持久的生命力。如入选本次扶持计划的正在抖音平台播映的悬疑微短剧《柒两人生》,采用虚拟影棚技术拍摄,创造性地将虚拟现实与真人实拍相融合,展现了新技术介入微短剧叙事带来的新视角、新视听的吸引力,作品甫一上线就十次登上抖音热搜榜第一,截至发稿播放量已4亿。此外,将于春节上线的微短剧《超越吧!阿娟》,根据高票房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IP衍生创作,讲述年轻人追寻理想在大城市闯荡开舞狮馆的经历;还有今年将上映的微短剧《天涯小娘惹》,聚焦华人文化在东南亚的落地生根。这两部作品都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现实笔触书写当代社会的动人故事,同样获得了此次扶持计划的肯定与支持。
除了“爽感”,微短剧还能提供什么价值?作为此次评审专家组的代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专家组成员陆先高谈到,2023年,在其审核的1000多部微短剧规划项目中,一个鲜明的感受就是,以往微短剧的题材类型集中在甜宠、霸总、古风这些领域的格局正在被打破,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以及聚焦国家战略,讲述乡村振兴故事、青春故事的作品开始大量涌现,年代剧和行业剧持续推陈出新,普法题材、情景喜剧、悬疑探案这些元素与现实主义内容多元叠加,进一步丰富了现实题材的创新表达。“这与过去一年监管层面持续发力,对网络微短剧行业之前存在的无序竞争、以丑为美、哗众取宠,甚至涉黄涉暴等问题进行的强力遏制是分不开的。”在陆先高看来,如果把网络微短剧的出现比作网络视听行业一次“从零到一”的突破,那么现在“从一到N”的行业发展更需要监管方、制作方、传播平台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微短剧只要抛弃对‘爽感’套路简单粗暴的追求,合理融入文化元素,创作有新意,思想内涵积极向上,做到微而精、微而厚,就可以既叫座又叫好”。
在微短剧里看到中国文化之美
近年来,随着一些知名影视导演、制片人与影视制作机构加入微短剧赛道,行业对于微短剧的认识也在不断拓展。比如“一个长剧变成一个短剧,或者一个短剧变成一个长剧,能不能拍?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在点众科技首席执行官陈瑞卿看来,未来一两年,来自网文IP改编的微短剧作品比例会降低,更多根据传统影视、出版物等改编的作品占比份额将有望超过半数以上。“更多相关行业进入赛道以后,会把整个行业的门槛抬高,产品的聚合,人才、机构的合作以及对优秀项目的扶持等,将会促生一些更加优质的精品内容,这将是微短剧走上精品化道路的一个极大加分项。”陈瑞卿认为,一旦行业进入良性的内容竞争后,一些内容质量差、“投流”成本高的小机构就会自然淘汰,而头部企业则会更加注重内容制作和导向把控,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性便会极大降低。
“未来五到十年,随着硬件及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演进,等到AR、VR、MR普及时,付费‘微短剧+’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在陈瑞卿看来,微短剧制作成本相对偏低、影响范围更广,通过微短剧来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非常好的表达与宣传方式。影像语言会让内容更易理解、更易传播。未来,除了加强互动性、提供沉浸式观看内容外,文旅产品、出版物也都可以“微短剧化”,微短剧不仅能够提供情绪价值,还能提供情感体验、学习辅助等其他价值,比如儿童绘本、历史读物等,都可以做成微短剧,产生新的传播力、影响力。
“对于电影人来说,对短剧、微短剧的尝试与探索,将为中国影视工作者制定自己的方法论和标准给予更多可能。”微短剧《超越吧!阿娟》制作方、北京精彩总经理张苗分享了自己作为从业20多年的电影人转战微短剧赛道的探索、收获和困惑。在他看来,微短剧的未来存在着各种可能性,它是时代给予创作者的一次内容表达与标准制定的机会。2023年6月,随着广电总局对微短剧正式发放行政许可,微短剧正式结束“上线备案号”时代,迎来“许可证”时代。在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下,微短剧行业已从粗放式迈入精品化发展新阶段。张苗认为,未来微短剧的内容生产同样要坚守四个原则: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关注人民心声、紧扣时代脉搏。在这样的价值衡量标准下,“未来我们有三个重点方向想去探索尝试:一、在中短剧赛道上延展在电影领域已有一定的观众基础和知名度的IP或故事原型、人物原型。二、以具有较高审美品质的作品满足、引领观众的审美需求。三、关注青少年受众,为他们提供适合观看的内容,让他们也能从微短剧节目里看到文化之美与中国之美。”张苗说。
从“满足”到“引领”实现创作升级
如何重新思考微短剧行业的社会文化价值,“首亮微光”扶持计划起到了一个正向引领作用。202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员、《传媒蓝皮书》副主编周逵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整个微短剧行业展开了为期5个月的田野调查,从对行业现状、发展和趋势的调研中发现,当下微短剧行业面对的重大挑战包括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引入,旧的市场结构、行业生态可能发生变化等,因此必须思考制定新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新的监管规则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这对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和整个文化行业也将是一个新挑战与新机遇。
2023年,在打造精品内容、促进题材多元化以及制作有效升级的政策引导下,一批奇幻、悬疑、喜剧、现实等多元题材的优秀短剧、微短剧纷纷涌现。华策影视(北京)公司北京事业群副总裁张灼结合过去一年华策对微短剧项目进行的整体布局和尝试谈到,华策已初步形成了以账户运营为主加付费模式的内容规划以及长短剧精品IP的联动,来形成其整个微短剧的创作中台和综合能力。如本次入选扶持计划的现实题材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就是基于华策2023年播出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创作衍生的。该剧讲述北漂青年回到家乡寻找重新出发的力量,融入了大量非遗美食元素和传统文化,延续了电视剧精品化制作的艺术风格,实现了温暖治愈的主题基调。
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看来,本次“首亮微光”扶持计划入选作品中,不少创作者将镜头对准人民大众,呈现出时代纹理中的人性光芒和动人色彩,展现出创作者对微短剧叙事的驾驭能力,为行业的创作升级和审美转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如聚焦革命历史叙事、以当代年轻人视角展现时代洪流和爱国运动中青年学子历史使命的《青春之我》,以八路军战士视角重新审视当下生活的《这世间如你所愿》,还有以网约车司机为切口勾勒温暖社会面貌的《亲爱的乘客,你好(第二季)》,真实反映当代退休老年人群精神世界的《朝阳大妈向前冲》,以及有着浓浓人间烟火气息的《鲅鱼恋上猫》,讲述普通人的梦想、拼搏与坚守的《卡车女司机》,刻画乡村振兴中青年创业者背后笑与泪的《放羊吧老板》,以国产首位AI技术打造的数字人“厘里”作为主演的《我的车载女管家》等。在促进多元类型创作方面,通过DNA鉴定表现社会众生复杂情感关系的《鉴定》,以喜剧形式展开跨越南北文化治愈之旅的《金猪玉叶》,讽刺影视圈乱象的《全资进组(第二季)》,集奇幻、喜剧等多种类型元素于一体表现年轻人成长面貌的《我的老板是小猪》,融合悬疑、武打等元素表现坚守正义主题的《大明悬案录之泥犁篇》等。此外,利用IP优势内容进行衍生创作的微短剧也成为一大亮点。如根据2023年的高票房电影《孤注一掷》衍生创作的反诈题材微短剧《变相游戏》,延续了原作中现实主义的深刻性与时代感;根据悬疑电影《消失的她》衍生创作的《消失的他们》,沿用了原作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展现人性厚度、凸显现实纵深;根据“爆款”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衍生创作的《大王别慌张》,则从现代视角解构传统故事,在艺术表现上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大胆创新。
“希望本次发布的20部作品能充分有效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王志表示,未来将携手多方资源为精品创作保驾护航,进一步推动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