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文学艺术不可或缺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
来源:文艺报 | 王 觅  2024年03月11日07:46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 王觅 摄

新时代文学不仅要心怀天下,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也要主动融入现代传播格局,跨越边界、衍生转化。作家麦家的文学创作及传播,无疑是这两方面的生动体现。他的多部代表作被翻译成30多个语种,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出版,在海外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根据他一系列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舞台剧等受到无数观众喜爱,在一次次跨界破圈中展现着文学领风气之先的旺盛活力。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浙江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今年全国两会,麦家表示自己特别关注的是文化、文学的出海。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这让他深有感触。

麦家说,目前不少国家对中国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对我们的价值观理解不到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西方国家和中国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而我们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得太少。“比如我们讲道德,西方更多指的是公德,如不能在街上随地吐痰、不能使用扬声器在公共场所接打电话等;而中国除此之外还讲究孝顺,讲究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想更好地实现交融互通,就要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

麦家举例说,通过阅读外国的文学作品,比如托尔斯泰、萨特、马尔克斯、福克纳等作家的作品,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如果有更多的中国文学艺术作品能走向海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能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我们心里在想什么,更准确地理解我们的文化,从而打破彼此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2023年,由高群书执导的电影《刀尖》上映;由陈思诚执导,陈道明、刘昊然、吴彦祖等主演的电影《解密》也即将与观众见面;除此前的影视剧、话剧、游戏、剧本杀等多种形式外,由阿云嘎创作的音乐剧版《风声》亦已正式启动孵化……这些作品都是根据麦家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为当代文学作品搭建了多元的艺术舞台。

“在文学作品的艺术改编和衍生转化方面,我的小说似乎运气一直比较好,几乎每一部都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到现在已经有15部了。”麦家同时也坦言,有些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比如我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解密》,当初曾经被反复退稿17次、历经11年创作修改才最终出版,但谁能想到一经推出就有这么好的反响。我不知道一部作品成功的规律在哪里,或许可能并没有什么规律,但重要的是,一定要写出自己独到的东西。”

“小说一直比较畅销,这一方面是一种荣幸,另一方面也会引来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有人说,只有文学性低的作品才会畅销。但其实不然,文学性是我始终坚持的创作原则。”麦家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创作《人生海海》的经历:“我原本是故意打算写一本不畅销的书,并花了5年时间慢慢写,结果这部小说现在的发行量已有数百万册,并受到不少影视公司的青睐。当文学作品本身写好之后,自然会有意外之喜。”

麦家表示,虽然自己作品的影视化机缘比较多,但他在写小说时其实从来都不会去考虑这件事,因为好的改编和衍生产品只是锦上添花。如果作家是为了影视化而去写小说,那么写出的作品很可能是影视导演不喜欢的,因为很多影视编剧的功夫可能比作家还要高。“所以,要写小说就好好地写,努力写出独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说不定某位导演就会被你作品中的某一点所打动,然后考虑将作品影视化。如果刻意在写作时提前构建好影视的框架,很可能会顾此失彼、吃力不讨好,难以在文学性上有淋漓尽致的发挥。”

至于改编的作品推出后会成功还是失败,麦家认为,这不是作家应该考虑的问题。“做任何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作品改编成什么样也是作家无法控制的,因为改编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可把控的偶然性因素。我不敢保证我的每部改编作品都是成功的,这对任何作家而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谈及音乐剧《风声》,麦家表示,中国小说被改编成音乐剧的尝试目前还比较少。“阿云嘎身上有一种非常敬业的精神,我很看好他对我小说的改编,也很好奇这部作品最终会有怎样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