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文艺报 |   2024年03月13日07:30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议题。今年两会期间,韩子勇、王勇、刘侗、沈铁梅、李梅等委员围绕非遗活态传承、保护戏曲艺术、保护方言文化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编 者

韩子勇(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跳出文化看文化 跳出项目看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进入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已认定公布的各级非遗代表作项目有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作项目5批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批3068名,正在公示的第6批有958名),全国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数量居世界第一。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实施非遗普查、非遗记录工程、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打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遗工坊”等品牌活动,建成并运行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一批展示、传习的机构设施,着力发挥非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艺术乡建、非遗进社区中的突出作用,大力推动非遗传承发展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生产性保护利用成效突出,“国潮”“国风”扮靓时尚,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议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我国非遗代表作名录建设,已近20年。受项目制习惯影响,各地申报热情依然高涨,项目“代表性”持续降低。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量概念,不是越来越多,项目也并非越多越好;其次,非遗不是按行政区划分布的,行政区划不等于文脉文象。同时,名录体现的是“代表性”,并非全部非遗。项目过多过碎,易深描多元、差异和边界。应逐渐从项目量的增加转向项目内涵的拓展,建议继续控制名录项目增量,更多从“交往交流交融”“向内凝聚”“融为一体”的思路,申报和评审项目,重点转向梳理、研究、阐释、拓展名录体系的内在逻辑,归类求同,打破项目边界,突出中华非遗的整体性,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内容。像中国申报的、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的分析、归纳和整合就是优秀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建议认真分析和把握“保护”和“保存”的区别,对已有名录体系深入分析,突出重点、亮点、契合点、共同点,重心转向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作项目,求同归类,突出主题,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持续发力。对各级非遗传承人、非遗机构负责人、非遗从业者,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指导培训,跳出文化看文化、跳出项目看项目,打破项目边界,以政治、经济、社会的眼光看项目、看非遗,引导公众从“多元差异”看“融合凝聚”,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使命责任。各类非遗活动,如非遗论坛、非遗节、非遗博览会等,及各种有助于增强非遗可见性的阐释传播活动,都应生动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勇(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

新时代京剧艺术要将 “固态的”转化为“活态的”

做好新时代京剧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重点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品格”。回溯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剧目是创作生产各部分互相作用、运动联系的最重要成果,深刻蕴含了中国特色艺术道路的历史规律。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京剧剧目灿若星河,挖掘、整理、改编、上演这些优秀剧目,对推动国粹艺术实践“第二个结合”意义重大。

开启于上世纪80年代,作为抢救、传留和振兴京剧的文化工程,“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历时21年录制了400余部剧目,为中国传统文化事业留下了宝贵财富。2016年京剧“像音像”工程启动,录制300余部名家名剧,细致打磨提高了剧目质量,对推动京剧艺术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京剧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贮藏进固态光盘和数字影像固然推动了创新传承,但究其艺术本体的蓬勃发展还需回到舞台,充分发挥实践属性。如果不能将“固态的”转化为“活态的”,将是重大的文化资产损失。

国家京剧院自1942年成立的延安平剧研究院发展至今,创编上演了600多部不同题材的优秀剧目。2024年初,剧院围绕三个演出团的常演剧目开展调研,三个团的常演剧目高度重合,重复率超80%。除近年来剧院新创剧目外,常演出的大戏多为《四郎探母》《红鬃烈马》《锁麟囊》等传统戏。剧院新推出的青年演出品牌“这里有戏”,集中上演青年人才的折子戏专场,也面临着剧目单一和重复的现实境遇。国家京剧院是拥有完整配置的国家级院团,依然面临着常演剧目匮乏的问题,各地方院团更普遍存在这一问题。

对于京剧艺术的活态传承,从组织结构方面看,应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国家京剧院可以成立优秀传统剧目传习所,协调艺术资源、遴选师资教授;从传承方面看,在非遗传承人传授个人技艺的同时,增加资金用于优秀传统剧目的传承,做到以人传戏、以戏传人;从演出方面而言,应推出优秀传统剧目展演和巡演品牌。此外,应重视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及其史料研究。

刘侗(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原院长)

戏曲人才培养 永远在路上

中国戏曲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丰富的表演艺术荟萃综合而成的综合性、虚拟性与程式性高度统一的艺术形式,它从形成、演变、发展到当下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至今有300多个剧种活态传承,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有“传统文化百科全书”之美誉,并以其独特的美学体制独步于世界戏曲艺术之林,广受赞誉,成为中华民族一张亮丽的名片。

以中国戏曲艺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在世界文化多元交融的背景下,保持民族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戏曲是舞台表演艺术,表演的核心是表演者。因此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戏曲人才培养。全面建设戏曲创作人才、表演人才、舞台技术人才和教育推广人才队伍,是当前乃至未来的首要大事,戏曲人才培养工作永远在路上。人才培养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教育、实践、交流、创作、服务社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

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其中舞台艺术实践和交流推广是重要环节。因此,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等重要的国家全媒体资源,给广大的青年戏曲艺术工作者尤其是演员、演奏员和舞台技师搭建实践平台,给予他们广泛交流切磋、宣传推广戏曲的机会,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也非常关键。

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吸引了全国62家京剧院团、校的671名青年演员报名,堪称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的大荟萃、大检阅、大汇报。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着力挖掘“老生”“武生”“小生”“青衣”“武旦”“花旦”“老旦”“净行”“丑行”9个行当的新生力量和后备人才,以初评、第二阶段(复评)展示、第三阶段(决赛)展示三个阶段逐级淘汰的展示评比机制,最终有50名青年演员进入最后的展示评比环节,决出每个行当的榜位排序,以及20名最佳表演演员和30名优秀表演演员的获奖名单。此次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是一次全国青年京剧人才盛会,引起了全国观众的瞩目,成为2023年度中国戏曲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级”事件,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京剧青年之间的交流展示和促进,它对中国京剧艺术的深入普及推广和宣传,对于中国京剧艺术当代传承发展和建设,对于中国京剧如何走向世界场域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形象,乃至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更是形成吹向促进京剧院团全面建设的一股强大春风。

沈铁梅(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联主席、市川剧院院长)

保护方言文化,促进地方戏曲发展

方言不仅是语言的一种体现,更是一地文化和历史的积淀。方言的多样性成就了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如川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正是在方言这一文化基底上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瑰宝。当前,随着普通话推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方言的传承面临严重危机,地方戏曲作为方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观众群体逐渐萎缩,年轻人对其兴趣不高。这不仅影响了地方戏曲的传承,也使得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威胁。因此保护方言文化,促进地方戏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言是地方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一个地方的戏曲、曲艺、歌谣等文艺形式都是以方言作为工具才得以表达。以地方戏曲为例,方言是地方戏曲表演的语言基础,各地区的方言都有其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规则,为地方戏曲表演提供独特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同时,方言作为地方人民的日常语言,良好掌握方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演绎各种戏曲剧本,准确地传达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的艺术感受。保护方言不仅有助于继承传统的表演技巧和形式,也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戏曲人才,推动地方戏曲的创新发展。

当前,国家实行推广普通话政策,各地区相应出台地方规定来推广普通话,方言的传播空间缩小,生存领域萎缩,使用范围越来越小。尤其当前“00后”“10后”这一代,他们在学校日常学习和家长营造的语言环境影响下养成了只会说普通话的习惯,长大后也听不懂方言,这种现状一直在持续而且比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城市化发展造成人口大范围流动,很多城市出现了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融合。为避免沟通障碍,普通话成为了首选交流工具。进入新城市的外地人和外地求学的学生,都会放弃使用自己的方言,求同现象让他们在交际时优先选择使用普通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音”作为我们与故乡联系的情感纽带,承载着无数人的文化记忆,保护方言文化亟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李梅(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

坚持守正创新,优化戏曲传播生态建设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坚守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史。坚持守正创新,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点,推进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这一代戏曲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互通的不断加强,科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中国戏曲发展环境不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戏曲艺术的表达方式不断丰富,传播渠道持续拓展。与此同时,以典型的中国艺术讲述中国故事,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深化对外交流、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面对新的戏曲发展环境,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优化中国戏曲传播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苦练内功,优化传播内容。剧目生产是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重中之重。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剧目是先进思想占领文化精神高地的艺术表现。精耕细作,加强优质内容创作,提高剧目品质,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要不忘从艺初心,始终坚持以优秀文艺作品引领社会风气的使命,为社会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积极践行中国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根据新媒体传播需要,适当发展戏曲短视频、网络直播、录播及精品戏曲短剧制作等,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传播效能。多措并举促进各门类艺术人才队伍的均衡发展和持续壮大,培养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戏曲人才,是夯实戏曲传承发展根基的重要举措。随着新媒体传播日益兴盛,戏曲传播人才培育尤为重要。依托高等院校资源,发挥院团实践优势,加强对专业人员从学校到院团,从传统剧场到新媒体平台的高效、综合培养,培养一批既懂中国戏曲艺术、又懂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人才,提升戏曲新媒体传播效能。

积极营造环境,丰富传播方式。依赖于网络和自媒体技术发展等出现的新媒介传播,为戏曲的传播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我们应积极发挥专业院团及从业人员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净化和提升戏曲网络传播生态建设,推动戏曲在民间活态化生存。还可以采取演出与演播并举、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除院团自身外,运用省级、国家级平台,加强戏曲艺术在各类展演展示活动的传播力,对重要演出、优秀院团、优秀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借助新媒体平台,做好戏曲文化内涵的当代阐释,让更多新媒体受众了解戏曲,欣赏戏曲,认识到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加强政策支持,拓展传播渠道。戏曲艺术要面向海外,坚持国际视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应积极发挥平台作用,通过举办讲座、演出、培训等方式进行戏曲传播和推广。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文化走出去项目、“欢乐春节”、国际赛事及论坛等方式,寻求更多中国戏曲走出去的路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注重共情传播,将国家叙事与个人叙事融合起来,以情动人、以艺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