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探索用活非遗资源高招
来源:经济日报 | 覃皓珺  2024年04月08日16:21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年至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其中,既有传统老字号,也有科技、文创类新企业,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各地“以产促保”活用非遗资源的高招。

活用非遗资源能赋予地方产业独特竞争力。比如,当前食品品牌更迭加速、商品日趋同质化,但重庆涪陵、福建沙县等地企业,仍凭借独特的制作工艺,增添了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底气。

用好创新技术、搭建合作平台,有利于开拓非遗产业发展空间。近年来,在相关部门、企业与商业平台的共同努力下,涌现出不少与科技、文旅、电商等领域结合的非遗新项目。这些项目既为非遗资源赋予了能量和流量,也给了传承人拥有更高收入、更好生活的机会。产业兴旺发展推动物质精神双丰收,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对非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方能进一步释放非遗资源潜力。

如何保持非遗资源核心竞争力,考验着将传统非遗与现代经营深度融合的能力。我国非遗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不仅实际传承情况差异较大,同类项目在不同地域也各有特点。当前,针对一些难以形成标准化流程、产业化规模的技艺,仍需在深度挖掘特色的基础上,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适应新需求、创造新需求。因此,“以产促保”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比如,“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除了传统的贴金装饰功能,其核心工艺还被应用在航天科研领域,彰显了非遗资源“跨界”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探索活用非遗资源的各种新招高招,都要立足其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唯有坚守匠心、脚踏实地,让产品实力与非遗文化彼此滋养,才能赢得市场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