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跨媒介链接,为经典作品改编与传播加分赋能 ——金庸武侠小说改编带来的启示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卞芸璐  2024年04月19日07:56

近日,在全国电影(广州)交易会暨第25届全国优秀影片推介会现场,改编自金庸小说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亮相。这部作品由知名导演徐克执导,并汇聚了肖战、庄达菲等人气演员。据专业电影数据平台统计,本片淘票票想看人数已达20余万,足见观众的期待和金庸武侠经典改编的魅力。

一部金庸武侠史,亦是一部金庸武侠改编史。今年恰逢金庸百年诞辰,网上网下再掀金庸武侠追忆热潮。不同代际的读者分享各自的金墉武侠接受史:有人被金庸的文字魅力征服,曾经挑灯夜读其15部代表性武侠小说;有人则借由影视作品,在一个个鲜活立体的江湖豪侠引导下,走进武侠世界;还有人通过游戏,在第一视角的虚拟世界中伸张正义,感知武林浪漫……给观众留下深刻记忆的,不仅是作品中的诸多人物、情节,还有许多经典镜头和名场面,一系列传得开、留得下的影视金曲,以及一众演活了江湖儿女的实力派演员。

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金庸武侠小说经过改编,以电影、电视剧、音乐、戏曲、话剧、游戏等不同形式与观众见面。其中,影视改编作品数量最为庞大,目前已上映和播出的超过100部,仅《射雕英雄传》一部便先后被影视化17次。金庸武侠不仅是一个文学世界,它的改编与传播也是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由它激活的创作链条,至今葆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从文化IP视角审视金庸武侠,对于今天的经典改编、跨界传播以及全链条文创开发,都有启示意义。

融汇中西的创新基因,启发后续改编者打开思路

融合创新,是金庸武侠脱颖而出的关键,是与现代读者取得审美共振的关键,也成为后来其作品改编的有益经验。

相较于旧式武侠文学,金庸武侠写古人行侠仗义事,直抒的却是现代人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胸臆。与还珠楼主式的奇幻仙侠相比,金庸又打破了历史与传奇的界限,让御剑飞行的侠客进入不乏历史感的江湖。金庸既从传统文化长河中汲取宝贵资源,又借鉴了外国小说乃至电影、戏剧的叙事手法。比如,《雪山飞狐》中的“罗生门”结构便学自电影;《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密室疗伤的情节遵照话剧舞台规律;而活用历史故事写武侠的思路,则受《三个火枪手》的启发。

这样一种融汇中西的创新基因,不断启发后续改编者打开思路。金庸作品的影视改编经历过几轮热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金庸武侠小说被改编成多部戏曲风电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系列金庸武侠改编电视剧,以忠实于原著见长;90年代香港电影创作掀起“新武侠风”,徐克《笑傲江湖》、王晶《鹿鼎记》、王家卫《东邪西毒》等电影对金庸武侠的改编更加具有创造性,在对金庸原著的诠释中自成一派,同样经典;2000年以来,央视版金庸武侠改编剧兴起,主创们在真实取景和磅礴壮美的地理展现上着力,小说中让人心驰神往的万里江山变为荧屏上的大好河山,同样征服观众无数。

数十年来,金庸原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涵盖了剧情、武侠、喜剧、奇幻、动作、古装等多种类型,成就了一批优秀导演、编剧、演员、美术设计、词曲作者等,激发了诸多艺术门类的创意火花。直到今天,在对接时代审美、嫁接其他艺术形式的过程中,金庸武侠改编仍在不断开拓新可能。今年将与观众见面的电视剧《金庸武侠世界》,以单元剧形式,围绕不同主人公展开;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将郭靖守襄阳的情节延展放大,进行重新演绎;网络游戏《射雕》不久前公测上线,也给众多玩家提供了一次走进宋风画卷的机会。

江湖刀光剑影中,饱含爱国护家、兼济天下的深情

经典作品改编,形式千变万化,但总有恒定内核,那就是围绕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经典赢得观众的共情与共鸣,让经典活在当下、滋养当下。

金庸武侠,重在“侠”字,演绎传播侠义精神是金庸作品改编万变不离其宗的关键。何为侠义?金庸自己的解释是“奋不顾身,拔刀相助”八个字。更多读者和观众熟悉的,是他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所说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侠客们的扶危济困、惩恶扬善,体现了人们对家国情怀、善良风俗、公平正义的认同和追求。这种认同和追求是贯通古今的,通过武侠世界的艺术设定,不论多年来的一代代读者还是今天的年轻观众,都能在侠客之道中纾解情绪,于艺术世界中超越庸常。这是武侠文艺所以能抵达广泛读者观众群体的重要原因。

金庸武侠强调侠士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谦虚憨厚的郭靖、大义凛然的乔峰、潇洒不羁的令狐冲,作品中的侠客从不单纯地好勇斗狠,也绝不会行侠以求荣贵,他们的理想抱负或许有异,但为国为民的价值观却不曾偏移。家国一体的价值观,是根植中国人基因的精神密码。金庸虽写江湖刀光剑影,但饱含着爱国护家、兼济天下的深情。这是金庸武侠在华人世界受到欢迎并葆有长久改编生命力的文化根由。

在传统文化热的大背景下,金庸武侠所营造的传统文化世界也受到当代文艺创作重视。其作品中,既有儒、墨、道、释等思想文化,有历史兴衰、朝代更替的宏大背景,也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学艺术,有中医药道、茶酒饮食等民俗学识。作品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古典中国的文化想象,也成就了其武侠小说穿越时空的经典魅力。

通过不同媒介形式融合,张扬金庸艺术世界的传统文化之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立体呈现与多维传播也成为新的改编方向。例如,经典游戏《笑傲江湖》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推出了《新笑傲江湖》和《笑傲江湖3 D》两版迭代,将国画气韵与年轻网友偏爱的清新画风相融合,创造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国风武侠世界。

让人物走出文字,虚构世界也有落地为文旅资源的潜力

经典作品往往具有恢弘的艺术世界,拥有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想象力,这些成为改编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改编质量提供重要保证。经典改编因而长盛不衰。

金庸的武侠世界是什么?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种答案。它汇聚士农工商,铺展历史风云,侠士们漫游其中,寻找自己准星和前路;它也是空间意义上的江湖,是塞北的雪、江南的雨、大漠的风、海岛的浪……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具有无限人物和情节容纳量,有着精准塑造、明晰架构和宏大地图的艺术世界。从接受角度来看,金庸武侠世界既可以文字为索攀爬进入,也可以影像为阶登堂入室,还可以从人物命运中领悟为人处世的生活智慧。从创作的角度来看,由不同人物视角打开这个世界,可以生发出不同故事,以不同艺术形式开掘其中的素材资源,可以演绎出新的艺术空间。

近年来,不同艺术门类的跨界创作受到欢迎,衍生文艺产业链、打造文化IP成为重要趋势,经典作品改编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是备受关注。从选角是否能比肩前作,到动作场面有无升级,再到情节择选增删是否尊重原著,影像风格能否与当下审美对接,都会被观众拿到放大镜下来分析、比较。大众关注意味着改编的难度,也激发出经典的新讲法新可能。瞄准今天读者观众的接受需求,找准经典与当下文化的契合点,借助新的时代条件、媒介手段和产业生态,不断打开改编思路,让经典的身段更灵活、传播更多元、接受更生活化,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部艺术世界丰盈的经典IP,不仅故事可以续写,人物可以走出文字,其中的文化符号也可衍生为文创产品,虚构世界也有落地为文旅资源的潜力。近来《长安十二时辰》衍生的唐风主题街区,主打实景体验,游人如织;以《风起洛阳》为灵感开发的80分钟“实景+VR”体验,凭独特沉浸感引众打卡;《梦华录》不仅带火了诸如“点茶”等非遗技艺,还成为开封打造文旅地标“宋潮世界”的灵感。由这些实践探索可以看出,经典的创造性之旅前景可期。因此,期待更多创作者努力探索跨媒介链接等手段,为经典作品加分赋能,激发出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经典。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