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写作”初心渐行渐远
日前,中文创意写作被正式列入了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这不啻是给它正式开具了“准生证”。一时间众多高校欢呼雀跃,有人预言在这一政策利好的助推下,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数百所高校开设创意写作的学位项目或设立相关课程,以满足莘莘学子的热望。而这也无疑让这门“冷门”“小众”学科走入大众视野,成为学界与社会共同关注的流行话题。
2009年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率先在国内设立以培养文学写作人才为目标的创意写作研究生项目,可以说是国内开展创意写作教学的起点。经过十余年耕耘,虽称不上尽善尽美,但这门上世纪上半叶发轫于美国大学校园的学科,在国内可以说已规模初具,并形成了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路径。去年上半年,九所高校发起成立了“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力图整合各校资源,进一步探索写作人才的培养模式。
乍看之下,创意写作在中国高校的发展正呈突飞猛进之势。最初“高校课程能不能培养作家”的疑虑几乎已偃旗息鼓,业界已开始着眼“如何高效地培养写作人才”等话题。笔者从事创意写作教学多年,从切身的实践经验中感到,除去生源、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领域之外,创意写作专业的师资来源这一问题日趋突出,而且将来将会大概率地影响、制约这一专业的发展。
统一标准下不能忽视学科的特性
说到师资问题,许多局外人几乎不会将它视为一个大问题。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要教出好的写作者,学校多聘用几个作家不就行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生源丰厚,不愁带不出有才华的学子。
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今高校的既有师资管理标准与“创意写作”这类新兴学科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平心而论,高校的工作重心除了教学,便是门类众多的科学研究。因而,发论文、搞专著、申项目自然成了老师职业活动中的重中之重。而文学写作虽然涉及众多学术、知识的元素,但就其整体而言它是一种艺术创作,是想象力和激情的迸发。尽管不能说高校天然敌视艺术,但艺术毕竟不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这便成了这一问题的源头。
其实,纵观国外不少大学,对这一问题有灵活的处理方式。既然创意写作是培养创作型人才,为潜在的艺术家脱颖而出铺就合适的路径,那教师最好是作家(不一定是杰出的,但至少有相当的写作经验)。从理想的状态看,一个文学老师既能写作,又能从事批评理论活动,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美事。但应该清醒地看到,创作、理论兼备的人才是特例,不是普遍规律。
既然这样,那我们完全可以从作家中选拔合适的教师,这不应是难事。恰恰在这点上,问题来了。目前一些高校还未具备鲜明的分类管理意识,而是有意无意地以整齐划一的方式来审察每一个意欲进入校园的应聘者。首先他们要知道他有没有博士学位?在当今学位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一个下定决心进入高校任教的作家咬咬牙,花上几年工夫,戴上一顶博士帽应该还不是遥不可及的妄念。但他进入高校以后,和以科研为主业的教师一样,也面临职称升迁的挑战。如果他能主要以创作成果来申请,一切也就万事大吉。但现在的情形是,除了极少数高校,以及一些早已获得正高职称的作家教师,对于踏入这一行业的众多青年教师而言,眼前似乎横亘着一条难以跨越的沟壑。它注定成为制约创意写作专业日后发展的瓶颈。
明眼人似乎觉得,对于创意写作专业教师的考核,写作成果自然是最为重要的KPI。但既有的管理体系里,很难为其开辟“特殊通道”。这当然有兼顾各类专业的“公平”顾虑。此外,也有一些想当然: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写论文搞项目出专著理应不是难事。不过,创意写作作为艺术创作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没有充分权衡这一专业对教师的特殊要求。
创作型导向还是批评型导向?
有人也许会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写作人才不一定要作家型教师来培养,许多以理论批评擅长的教师同样能启发学生的灵感和神思。如上所述,我们并不期盼在校园教课的作家都取得了卓越不凡的成就,而且一些著名作家既不擅长教课也不喜欢带学生,但如果在既有管理体系的规训下,这一专业教师的主体不是创作型导向,而是理论批评型导向,那么长此以往培养出的学生究竟能有多高的成才率,我们可能要打上一个硕大的问号。
我这里丝毫没有嫌弃专攻理论批评教师的意思,但术业毕竟有专攻。对于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人们一直存有误解,以为两者是天生的亲缘关系。许多人认为熟稔理论者,站位高,一览众山小,和创作型教师一样,同样能成功地指导学生创作。但深究之下,你不得不承认,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在起始点上像是兄弟姐妹,带有某种家族成员的相似性,但其后便渐行渐远,走上完全不同的轨道,以至于永远无法聚合。理论批评,即便是感性色彩再浓郁、再富有个人体悟,它依据的还是逻辑和概念的推演,以及从中衍生而出的评判;而创作,即便文本中包容了林林总总的知识元素,其产生的原动力却是感性的生命欲望和激情。英国诗人拜伦的诗句“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用来比拟理论批评和创作间的差异是再恰当不过了。
当下高校间的竞争可谓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程度,学校整体和单个学科的排名成了生死攸关的大事,对于研究论文项目念兹在兹,不敢有丝毫松懈。在这种氛围下,从事创意写作的“青椒”们难以享受到特殊通道的待遇,常常只能和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对于整个学校而言,这或许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对于创意写作专业而言却是致命的。文艺创作是需要滋养与空间的,倘若原本蓄势待发的灵气遭受折损与湮没,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又如何实现创意的激情与狂想?
如此一来,可能结出丰硕成果的创作被荒废,那离创办创意写作这一专业的初心恐怕也是渐行渐远,背离了培养目标。当年大力倡导创意写作的一位专家曾对此感慨万千,他说之所以要办这个专业,就是想让学生在学习文学理论的同时挖掘自身创作的潜力。但现在回头一看,现在他培养出来的创意写作的门徒,很多人为了谋职而主攻理论批评,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他扪心自问:当初辛辛苦苦设立创意写作专业的目的又何在?这不仅是这位专家的困惑,也是许多教师和学生心中挥之不去的疑团。当创意写作热正对当下文学艺术繁荣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之时,如果不正视这一问题,那么创意写作教学在高校中的发展难言乐观。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