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上海日常“小”确幸,展现时代发展“大”风貌 ——关于网络小说《上海凡人传》的对话
对话网络文学新生代
在媒介技术加速迭代更新的时代,网络文学日益成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一支生力军。上海是中国网络文学重镇,优秀作家作品层出不穷。上海建设“书香之城”,网络文学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即日起,本报推出“对话网络文学新生代”栏目。让一批网络文学新生力量走到台前,联动线上线下、突破圈层界限,进入更广大的读者视野和热辣滚烫的现实生活。
和晓创作的《上海凡人传》首发于起点中文网,小说以上海南市区老城厢出生的朱盛庸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从一个普通上海人家的视角,反映了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三十年的历史变迁。
与一般网络文学依赖穿越、重生、金手指等“爽文”手法不同,《上海凡人传》以“小”见“大”,小说塑造的人物皆是普通百姓,与网友分享时代浪潮下的平凡人生。和晓既着眼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的“小”确幸,也展现时代发展的“大”风貌——以深入现实生活的大量细节,生动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历程,探索了网络文学塑造人物、表现时代新的可能性,对推动现实题材创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这次世界读书日前夕的对话中,作家告诉记者:是阅读带她走出了家乡的小城市来到上海,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人生。
王雪瑛:上海现实发生的“大事”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小事”都成了《上海凡人传》的文学要素,小说既宏阔地关注着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和大事,如浦东崛起、东方明珠建成、股票发行、举办世博会等等,又细致地叙写着上海年轻人的子女教育,老年人的退休生活等,整部小说是对上海三十年来社会变迁的生动写照,有着一种活色生香的生活质感。你为什么选择网络文学写作回归平凡的“生活流”?在回到生活、回到时代、回到人的真实表达的写作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和晓:我很尊重普通人的生活,在生活的日常性中寻找生活的本真和叙述的原动力。从生活中发现人物和故事。我凝视饶有趣味的、生活的细枝末节,以平和语言、真切细节,努力还原生活的平实状态,让作品充满真实的生活气息和人生况味。这部作品既是写上海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又写了这座城市三十年的日常史并观照社会发展史。我期待能以小市民小生活的细密质感,抵达大时代大社会的宏大书写。
2007年3月,我读硕士尚未毕业的时候,就来到上海。十多年过去了,我在上海与我的先生相识、相恋、结婚、生子,最后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从未想过离开上海的生活。在我成为全职妈妈之前,我在上海的很多地方都上过班,也做过商贸、教育培训、化妆品、建筑等不同行业的工作,每一次的跳槽,都完全是跨行。我生活和工作在上海,我观察、感受着上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我的心中就积累了很多上海故事。有了契机和触发点,就能将积淀了很久的观察,写成故事,流淌出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讲述故事的方式,我选择在阅文,在起点中文网,回到生活、回到时代、回到人的真实表达,用网络文学的方式讲述上海故事。
在直面现实题材的写作中,我遇到的挑战是受限于个人能力,不能很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把握时代共性,导致完成的作品在深刻性上有欠缺;希望通过多样化阅读,不断深入生活来改善提高,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
王雪瑛: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和完成后,你心情如何,有什么收获?
和晓:收获很多。有编辑的指导,读者的反馈,家人的惊喜,还有我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从量变到质变后的信心大增。这些收获交织在一起,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新的变化。看上去我还是原来的我,其实我的内心一直在坐过山车,发生着起起伏伏的情感变化,而我正好是一个喜欢确定中有不确定性的人。这样对我的写作,也会产生正向的影响。
王雪瑛:《上海凡人传》书写了朱盛庸、李礼刚等人物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生命历程,体现了平凡人的人生追求,小说规避了“爽文”式的传奇性,以日常中的真实、质朴的力量取胜。你如何将上海的城市发展、文化个性融汇于小说人物的塑造?
和晓:我心中积攒了十几年的观察和感受。我认识许多上海人,知道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我最为感怀的是我在上海最亲近最了解的一个人,就是我的丈夫,以及他的大家庭在这30年来的变化。我听他家的故事,听了16年。他们是平凡的上海人,被时代的洪流推动着,他们的经历不可避免地打下了时代的烙印。这些故事汇成我的故事蓝本,我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梳理、创作出一部文学作品。这也印证了生活就是最好的剧本。
在真实生活的框架下,我艺术性地糅合进十多年来自己积攒下的一个个支线故事。有时我把一个人物原型拆分成两个人物;有时我把几个人的生活经历熔铸于一个人物身上,写成了小说初稿。在编辑团队的建议下,我在小说中设置了一个在美国生活的参照人物,他是顶替了主人公的名额,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小说通过这两位中学好友从此分岔的命运轨迹,以及随后展开的他们中美生活的对比,让读者更鲜明地感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及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花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顺利地完成了这本近50万字的长篇小说。写作过程非常流畅顺利,我的心情也非常振奋。仿佛故事是自己流淌出来的,我只是个执笔人。上海是我孩子出生的城市,是我的第二故乡。正是对上海怀有深厚的感情,我才能写下生动的上海故事。
王雪瑛:阅读是人生之旅的心灯,阅读是跨越时空的相遇,对于作家来说,阅读往往是写作的必要准备,写作也是阅读的自然延伸。阅读对你人生与写作有着怎样的影响?请说说你的阅读喜好与习惯。
和晓:在写作之前,我就特别爱读书。我在相对封闭的小城长大,那时候城市建设和精神生活都比较缓慢单一。书籍,尤其是文学书籍,让我突破了环境的制约,走进了广阔的大千世界。大量的阅读,让我保持一种开放、包容、探索的精神状态,我对小城之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最终来到上海。所以,阅读对我人生的影响是连贯而深远的。我非常喜欢上海,深感越是像我这样安静、简单的人,越应该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大城市,让丰富的环境多激励自己,达到一种人生状态的平衡,让自己不会生活得僵化,而是与生机勃勃的上海展开心灵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