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数字时代 坚守经典阅读带来的诗意
来源:文艺报 | 傅守祥  2024年04月24日08:27

进入数字时代,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已经习惯将学习、工作由“线下”迁移至“线上”,互联网成为了人类日常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实,在现实中,在技术的影响下,人类的精神生活与互联网早已密不可分。移动互联网的长足发展,让人们哪怕处于同一物理空间内,也可以获取截然不同的信息、经历迥异的生活。

互联网重塑了我们的生活

作为现代信息生产、存储、传输、检索等的综合平台,互联网不仅使公民个体的身体感觉与大脑思维活动得以大大延伸,而且大幅度超越地理空间与国家疆界的限制,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它跨越时空,将人类智慧紧密相连,打破现代社会的“原子”状态。简言之,互联网的发明与创新使全球的时空距离缩小,大大方便了人类的全球性认知、交流与合作,在信息和及时交互领域首次把“地球村”从前瞻性的理念“落地”为切实的日常实践。互联网为人类生活与工作带来的这些便利令人振奋,但是,其中也存在着汹涌的暗流与恶疾,需要我们不断警醒与提防。

互联网技术及其构筑的信息平台、文明范式对现代社会的“塑形”效应是全方位的,互联网化的社会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单就互联网“塑形”下的现代媒介来说,它并非是以往媒介功能的单维度扩张;以互联网为主要技术支撑的新媒体深刻改变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储存、使用方式,进而重塑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思维与变革能力。这些新趋向,正在改变当下中国社会的传统格局,也在不同程度上重塑现实社会的媒介文化以及文化生成的范式。由此,一些领域的基本逻辑以及社会关系进入了持续重塑的过程。互联网技术的要旨在于以共生、共享的空间和共创、共赢的平台来实现用户的多维参与和深度体验,与此同时,通过大数据识别用户需求以实现精准服务。现代科技的复合式发展已使广大公众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简单消费者,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普通民众已然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简短、快捷的方式传递到互联网空间中去,并与他人交换感受与看法,网络民意由此走进现实社会,呈现出对现实的干预力与影响力。明显地区别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强烈的交互性、体验性理念影响与重塑当代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与电子信息紧密相连,各种各样的智能终端设备使数据生产、储存、传播等无处不在。广大民众每天被互联网科技、移动终端等武装起来的现代大众传媒包围着,空气中弥漫着由各种新闻消息、社会事件、言论见解、及时影像等集合成的“大数据”——媒体们使出浑身解数,我们几乎每个人也都在抢着发言,大量信息和影像互相挤撞。正因为媒介渠道多种多样、媒介内容铺天盖地,媒介化生存的“大数据时代”混杂了无数干扰信息、垃圾信息、无效信息甚至错误信息、有害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去甄别有价值的信息与聒噪的杂音、妥善处理数据利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关系,进而准确把握时代的律动。同时,还需防范假消息、伪视频、网络攻击等对人们生活的冲击。

“碎片化阅读”成为了潮流

交通技术、媒介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也迫使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从前的生活是慢的,作家木心就写有一首题为《从前慢》的诗作:“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这其中的生活别有韵味。木心先生以细腻的文字,轻声细语地概括了我们普遍的感受,即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充满对慢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这“慢”里透出的朴素、单纯、耐性与浪漫。对世界的感受,与现在的愈来愈快、越来越忙相比,从前的“慢”“诚恳”“有样子”似乎更多地转化成一种美好与精致,甚至成为了一种生活哲学。

但我们不能活在对过去的回忆里,而是必须直面当下的新语境。这种快节奏是时代的选择,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共同生活。有时候,一种充实的忙碌相比于空洞的闲在是有益的,一种理性的努力相比于任性的袖手是有益的。所谓“充实之谓美”,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诗意绝非来自坐而论道与谈玄,而往往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后的满足和愉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一直是一种美德。只不过,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对于有些人来说,确实需要预防“过劳”,因而忙碌过程中的暂时停顿与短暂休止便有了突出的必要性。在这休闲时间里,现在可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实在是太丰富了,特别是短视频、短剧,占据着越来越多人的时间,传统的阅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的确,在智能手机随身的时代,如何像从前一样静心读书,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善于利用者,也大多是在零碎时间里进行“快速浏览”“碎片化阅读”或“功利化检索”;至于那些不善利用者,则被各种程度的网瘾困住,迷失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里。阅读经典、深入阅读,对一些人而言,好像真的相当遥远了。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要辩证地看。电子阅读也是阅读,网络浏览与搜索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通过手机和互联网,我们不仅可以获取海量的碎片知识,也可以真正地进入那些电子书籍的整体阅读。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偏好与接受方式,我们不必太过悲观。实际上,现今不少青年读者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气象与综合实力,是令人惊叹的。他们有着很好的知识背景,乐于接受新媒介、新事物、新知识,有着很广阔的视野。

回到经典,享受其带来的诗性滋养

但终究,我们还是呼吁更多的人回到经典中来——无论是通过网络的形式还是纸本的形式。文学经典是将精神存在、人生智慧、人性细节、艺术呈现等因素相对完美地凝合在一起的民族语言的综合体。文学经典是时间锤炼出来、跨越时空给人生以指导和借鉴的东西,是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特定地域的文化记忆、共识性体验与延展性想象,是作家、批评家与读者长期磨合的共同创造,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历久弥新、艺术想象跨越时空。从世界文明演进的视角看,文学经典无疑是世界各国文化传承与艺术承继的核心,既体现了各国文学大师们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的生命体验和族群想象,又反映了某一个时代人类精神的整体面貌与文明程度。文学经典是历史留给全人类的丰富遗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其民族人类学意义上的历史生成、时代流变主要承载着本族群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而其跨文化交流与跨媒介重构不但可以使其本身焕发出新的生命、折射出新的光彩,又可以供世界其他民族在推进文化反省和文明重构时借鉴与参照。

文学经典既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旗帜,更标识着全人类的精神品质。文学经典包罗万象、洞幽烛微,它们能够给人留存希望、带来人性的温暖。它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身边的世界,深刻理解异域的人情事理与优秀文化。在展示人性的微妙上,文学无疑比任何理论和信条都更生动。文学经典能够培育人们想象他者与去除偏见的能力,培育人们同情他人与公正判断的能力,并将最终锻造出一种充满人性的公共判断的新标准和这个时代亟需的诗性正义。

阅读经典、领会经典和活用经典,无疑会“敏锐”我们的感觉、“丰富”我们的体验、“延长”我们的生命。对互联网时代的个体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更需要多读经典,多读那些经过历史淘洗保留下来的精华。文学经典能够提供给我们一种精神的支柱,带给我们诗性的滋养。基于经典阅读的人文教育,其核心功能就在于帮助我们在新的历史情境下重新发现和思考“人”自身的丰富性,成长为更强健的个体。

(作者系湖州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