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厚土,沪上作家多角度开拓主题叙事空间 为城市立传,合写“上海”这部大书
制图:李洁
走进修缮一新的上海作协爱神花园,“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第二季)新作一字排开——《薪火》《启明》《寸印繁星》等作品展现了对红色历史的不同角度开掘。
上海丰厚的红色文化故事,也从纸面不断向舞台、影视剧、线下活动延伸拓展。比如,《千里江山图》等小说为多种艺术形式改编、如火如荼的City walk提供了重要文学底本。刚刚过去的周末,历史学者带市民漫步上海街头巷尾,代入小说主角陈千里的视角完成“接头任务”,重返历史遗迹深处……
在日渐火热的季节,沪上文学界追溯这座光荣之城的历史和传统,汲取上海赋予的创作灵感和资源,投身广阔的时代现场,围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等主题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其中,“红色起点”“红色足迹”系列作品出版后多次重印。有高度、有温度、有热度的佳作背后,集聚着写作者的热忱与担当,也彰显着上海文化磁场效应。评论家潘凯雄指出,这批丛书体现了由点向面的辐射,“上海研究界、创作界、出版界精诚合作,持续发力,成果接连出炉,走在全国前列,助推上海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更强烈”。
书写光荣之城,是上海作家的使命与幸运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有着可持续发掘的红色资源富矿。多位作者表示,书写光荣之城,是上海作家的使命与幸运。
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上海作协联合主办的“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第二季)研讨会现场,作家杨绣丽有感而发:“从第一季到第二季,经历几年成长,一部部写下去很是不易。如果还有机会,我们愿意继续挑战,在创作中迎接繁星点点。”
老中青三代作家接力发掘上海深厚的红色文化历史,梳理数以百计的红色遗址故事,以新的视角、艺术手法彰显信仰之美,开拓主题书写叙事空间,凸显革命激流中绽放的青春之花和初心垒起的精神丰碑。
以“红色起点”纪实文学创作工程为例,这套丛书第一季含程小莹《白纸红字》、杨绣丽《巾帼的黎明》、陈晨《新渔阳里六号》、王萌萌《铿锵序曲》、吴海勇《起来》、吴越《上海早晨》总计90万字的六部作品。第二季截至目前已出版十部作品,包括杨绣丽《人间清白——首届中央监察委“龙华四烈士”》《寸印繁星——中共早期出版业纪实》《永生——王孝和的故事》、王瑢《薪火——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前后》、吴海勇《伟大纪念日》《七月热风:上海1921》《钟英:中共中央在上海1921—1933》、走走《在敌人心脏燃烧的红色火炬——上海旧警察中的地下党》、府天《启明》、君天《不可忘却的纪念——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
这批作品为红色文化书写提供了新视角,比如《七月热风:上海1921》以当时主要报纸如《申报》《民国日报》等报道为依据,逐日讲述中共一大开幕前后细节,同时描绘出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百态,还别出心裁把当年七月的炎热气候贯穿其中,独具一格。
主题创作中,网络作家日渐成为主力之一。评论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永禄对“红色起点”中《启明》印象深刻,“网文大神府天转身写红色纪实文学,体现了创作韧性和跨越能力,在红色题材处理中较好地综合了可读性与专业性等需求,力争守正出新”。
未来,寒烈《烽烟滚滚红旗漫卷——中央军委上海八年间》、王萌萌《潜行与守护——中央文库保存纪实》、陈思《求索岁月——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实》、三盅《飘扬》、吴海勇《血雨白恐——1927年大革命失败与白色恐怖产生纪实》也将陆续推出。围绕“红色起点”开展的“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突破210万人次,以《七月热风:上海1921》为蓝本设计“胜利转移”主题旅游线路、以《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拍摄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改编的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等系列推广,助力上海红色文化阅读、红色文旅、红色IP转化持续掀起热潮。
在“红色起点”创作基础上,2018年起发起的“红色足迹——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由叶辛、叶永烈、孙颙、赵丽宏等作家领衔,上海作协专业作家、签约作家加盟,骷髅精灵、血红等网络作家加入。四十余位作家从党的诞生地出发,重点围绕党的初创期和革命斗争历史,创作出版《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暗夜里的星星之火》《黎明前的胜利曙光》三辑共计200余篇红色革命故事,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史根脉,凸显城市鲜明的红色底色。
传承红色基因,用文学擦亮理想与信念
漫步上海,星罗棋布的革命遗址串联成文旅路线,融入了“红色文艺地图”。艺术创作与在地资源互动互哺,多处红色地标融入创作背景与素材宝库。
其中,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是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时期著名英烈人物最为集中的纪念地。在龙华烈士陵园,仅牺牲并安葬在此地的中共中央委员就有17名。自2021年上海作协策划以百余位龙华革命烈士事迹为重点选题的系列创作项目,不断跟踪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一次机密的行动,也是一次返乡之旅,一次对未来的展望之行。通过小说的叙事旅程回溯时代的风貌,通过街巷、饮食、视觉和味觉唤起乡愁和城市的记忆,唤起对家国命运最深切的痛楚,对大变革时代的拥抱和体悟。”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以1933年设于上海的党中央机关的战略大转移为背景,描写了上海特别行动小组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展开惊心动魄的地下斗争,讲述了关于明与暗、生与死、使命与阴谋、忠诚与背叛的惊险故事,探寻革命者精神,重温烽火年代初心。
作品出版后获第11届茅盾文学奖,被改编成多种艺术样式。“故事发生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那些隐姓埋名的烈士,那些以假名或者外号出生入死的烈士已经长眠地下。”在孙甘露看来,缅怀他们,记述他们的事迹,使其传之久远,其旨意正是内在于文明的结构之中,江山千里,绵延不息,田野上、城市间劳作的普通人,擦拭汗水时,当会心怀感念。
龙华作为党的纪检监察战线革命先驱英勇就义地之一,中共五大成立的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名成员中,副主席杨匏安、委员张佐臣、委员许白昊及候补委员杨培生4人牺牲于此。杨绣丽以“龙华四烈士”事迹为主要线索创作长篇非虚构《人间清白——首届中央监察委“龙华四烈士”》,展现出党在极端严峻恶劣环境下,探索开拓纪检监察工作的奋斗历程,凸显革命先驱对党绝对忠诚的本色、克己奉公的高尚精神和临危受命的风骨气节。
越来越多写作者,用文学的力量于历史深处重现并擦亮理想与信念。王小鹰小说《纪念碑》以改革开放初期上海某区区长史引霄积极工作为线索,描绘出一批老新四军战士和后代在不同阶段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的鲜明形象,以此铭记革命先贤,传递红色力量。
紧贴时代脉搏,为奋进中国倾情书写
无论是追溯历史长河深处,还是驻扎城市建设基层一线,上海作家不忘使命担当,深入现场前沿。一部部致敬党史伟业、凝聚人民力量的优秀作品,为上海这本“大书”里的奋斗者留下炽热而凝重的篇章。演绎上海故事、传播上海精彩、镌刻上海印记的“爆款”,以厚积薄发的蓬勃之势,为人民城市注入鲜活文化动能,展现了上海文学界与时代共奋进的精神面貌。
近年来,上海市作家协会启动“新时代都市现实题材创作”工程,第一批项目里,叶辛《恋殇》、孙颙《长河千帆过——中华文化思想源流》、薛舒《太阳透过玻璃》、潘向黎《上海爱情浮世绘》、陆梅《万花筒》、甫跃辉《嚼铁屑》、王若虚《狂热》、姚鄂梅《我们的朝与夕》、哥舒意《与巨石沟通》、王苏辛《再见星群》、詹东新《苏州河的早晨》等多部作品面世。
今年热播电视剧《城中之城》正脱胎自作家滕肖澜同名小说,作品以陆家嘴金融行业为背景,通过对两代金融人价值追寻与情感纠葛的细腻书写,描摹行业鲜为人知的复杂,探讨人性的挣扎与救赎。聚焦金融这一专业性相对较强领域,《城中之城》以独特的职场体验、新鲜的日常经验来充实角色,形成小说丰富的社会信息与活跃的生活肌理,将行业现实与文学视野深度结合,努力升腾起一种向上的力量。
长篇非虚构生命两部曲《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是作家薛舒聚焦“老年病房”所进行的持续十年的书写。在记录家庭面对变故时的沉痛与重负之后,她写下生活在人生“终点站”的人——临终医院的病友,陪伴在老人们身边的照护者,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从鲜为人关注的日常中,看见衰老、死亡、老年照护等议题的真实图景,重新审视生命的尊严。这套非虚构新作不仅写出一个家庭面对病痛变故的体验与思考,更将目光投向广阔社会图景,呈现当下老龄化城市的真实侧影,是近年来原创非虚构写作领域难得的重要书稿。
当更多作家奔赴时代现场,他们以文学的方式呼应多个领域热点话题。姚鄂梅长篇小说《少年前传》呈现当代作家与同时代对话的能力,以一贯利落的书写回应了教育议题。《我们的朝与夕》记录一批“沪漂”年轻人在大都市生活、创业、奋斗的故事,反映改革开放蝶变带来的生机活力。潘向黎中短篇小说集《上海爱情浮世绘》以上海当代生活为题材,讲述“只会发生在上海”的爱情故事,力求折射当下人的心灵境遇,传递城市世情。陆梅创作的儿童题材长篇小说《万花筒》讲述一对小女孩在当代上海的成长故事,予人深思。在长篇小说《嚼铁屑》中,80后作家甫跃辉以人生归宿这一永恒而又充满日常气息与世俗情绪的命题为叙述对象,通过三部曲架构描述普通人的人生选择。王若虚《狂热》勾勒一批文学80后作者的狂热和躁动、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守,展现群像式青年图谱。周嘉宁《浪的景观》以三个青春故事、一群青年朋友,呈现世纪之交大横断面的生命景观,开启了新视角下新时代城市变迁与个人史的书写。
多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比如,小白新作《无我》讲述中国现代医学先驱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和励志拼搏的故事,滕肖澜最新长篇《平衡》即将在下半年首发。此外,程小莹长篇《原本》以滨江杨浦段及相邻地域老工业遗址为灵感,预计年内出版。路内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家族》以上海和苏州两地为背景,讲述司机家族三代人经历的漫长故事,令人期待。
身处新时代,如何用文学吹响时代前行的号角,为改革开放热土上发生的创造奇迹、创业英雄、创新故事,留下深情而精彩的记录?近年来,上海作协在申城打造现实题材创作基地,包括陆家嘴金融城、张江高科技园区、奉贤、交通行业、临港新片区等。持续的深扎沉淀后,上海文学界交上答卷。
以上海现实题材创作交通行业基地为例,一批交通行业创新发展的鲜活故事不断涌现。简平、张蓉、李佳、唐吉慧等作家赴基地,探访上海市水上旅游客运行业的浦江游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轮渡有限公司、上海客轮公司等多家单位,围绕打造“世界会客厅”、百年轮渡历史变迁、圆梦世博、三岛水运工程建设、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十六铺旅游码头筹备等多个方面,创作系列纪实文学作品展现几代水上客运人的精神风貌,结集出版了《我撷江水,你接晨露》等。
无论是《到奉贤去——遇见新江南》报告文学创作项目围绕奉贤人文、城市变化、知名产业、新城风采等领域完成20篇创作选题,还是朱大建、杨绣丽、走走等25位作家代表和临港新片区25位“大国工匠”代表面对面交流后推出报告文学合集《理想的颜色是海蓝》,无不展现了这片热土的历史厚度、发展速度及城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