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著图书出版质量提高刍议 ——以“经济学名著译丛”为例
自改革开放以来,译著图书数量剧增,目前已成为国内图书市场上的重要品类。根据国家版权局公开的数据,2003年~2019年,国内每年引进的译著图书版权数量都在万种以上,2019年约1.6万种,2013年甚至达到1.8万种。翻译出版精品译著图书,可以将先进的学术理念带入中国,有效推动我国相关专业学术理论的发展。但是市面上部分译著图书翻译质量差,读者评价低,浪费了大量出版资源。因此,提高译著图书的出版质量刻不容缓。
译著图书出版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很难找到优秀的译者。目前出版社给译者的翻译费普遍较低,大多数出版社给译者的翻译费为6%~7%版税或者每千字60~80元,有的甚至低于60元。这就挫伤了译者翻译的积极性。同时,在我国当前学术研究的评价体系中,译著扮演着“添汝不盈,减尔不亏”的角色。无论是高校学术职称晋升、职称评定还是各类奖章荣誉,译著都不被认可。这直接导致学者很难有积极的愿望投入到译著的翻译中。因此,就会出现很多学者在拿到书稿后交给学生翻译或者直接交给翻译公司的情况。译者的不负责导致了译著的翻译质量低下,降低了译著的出版质量。
另一个原因是出版社忽视出版质量。当前译著出版的现实是,一方面出版规模不断扩大,出版社争相推出译著图书。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出版社过分强调出版速度,忽视了社会效益。有些出版社只重视策划、忽视审稿,这也导致编辑缺乏责任心,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敷衍了事、粗制滥造。例如,有译著图书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10多年,然而,笔者发现“译后记”中书名号里面的书名是空白的,文中提到的人名居然用“*”号代替,说明这本书没有经过编辑加工就出版了,并且重印多年也没有进行修订。
“经济学名著译丛”是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经管室编辑出版的一套经典经济学译著丛书,涵盖了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和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等。目前已经出版12辑近130种图书,该套丛书规模宏大、内容精湛、译文准确,对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以该译丛为例,谈谈如何提高译著图书的出版质量。
建立译著书目
按照商务印书馆的传统,组织译著出版的首要步骤是确定丛书书目。在所有编辑的努力下,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组织高校的经济学专家学者,筛选出一套“经济学名著译丛”书目,书目中收集了西方近现代各学派近400位经济学家的信息。按照年份排列,书目详细列出了每位经济学家的国籍、姓名、生卒年、代表著作书名(中英文)以及著作出版年份。这样做大大节省了责编遴选选题的时间,同时保证了选题质量。
建立优秀的译者队伍
译著的出版对译者的要求很高,好的译者可以让原著锦上添花。文学批评家和翻译家海特曾说:“写得差劲,只是一种失策;好书庸译,简直就是罪过。”因此,在出版译著图书时,出版社需要精心挑选译者,不但要求译者具有较高的中外文水平,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翻译经验。商务印书馆的译著出版具有一定的历史,在出版外国学术名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团结了一批优秀译者。收入“经济学名著译丛”的图书,不少就是出于这些著名译者之手,是这些译者呕心沥血的成果。比如方福前翻译的《货币改革论》、徐毓枬翻译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冯克利翻译的米塞斯作品,等等,都是目前具有较高翻译水平的作品。这些翻译家不仅自身中外文素养高,而且对经济学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不少人都是拿出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精力,把翻译这些作品当作自己的事业,因此这些译著图书的译文准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编辑参与翻译过程
编辑是一本图书的策划者、生产者,在一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出版“经济学名著译丛”时,每一位编辑都会深度参与译者翻译过程,以保证译稿质量。
为了保证译著图书的出版质量,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会要求新加入的译者提交试译稿。责任编辑会在签订合同前组织试译,试译字数一般在3000字以上。在收到试译稿后,责编会组织有经验和学术功底扎实的学者和编辑,从翻译质量、文字功底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对试译稿进行资格审核。在试译稿通过审核后,才会和新译者签订翻译合同。
当前外版合同的有效期一般都是5年,只有少部分有效期为7年时间,这导致多数非公版图书的出版周期比较紧张,并且许多版权人要求在外版合同签订后24个月内出版中文版。为了保证出版进度,在翻译过程中,编辑会定期了解翻译进度。如果译者明显耽误了翻译进度,责编会及时催促译者,以保证图书按时出版。
作为国内译著出版的权威机构,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有自己的译著翻译规范,同时“经济学名著译丛”也有相应的翻译要求。签订译稿合同后,责编会第一时间告知译者“商务译著规范”,并针对实际情况明确译稿的翻译规范,规范中会明确规定中外文混杂情况、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书名)、注释、参考文献、索引、汉语规范、连接符以及数字等的翻译规则和要求。
做好审稿工作
为了提高“经济学名著译丛”的出版质量,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要求编辑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译著出版不同于大众读物,不但要求编辑具备优秀的中外文表达能力,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在加工过程中,编辑需要不断查阅原文,以核对译稿中出现的问题。所以编辑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外语功底,能读懂原文,并和译者对话,及时解决译稿中碰到的问题。同时译著中往往包含许多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如果编辑不了解相关专业,则很难发现译稿中的错误,起不到学术把关的作用。为了做好译著出版工作,编辑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个人的外语功底和专业素养,了解专业领域的行业动态和理论发展,储备专业词汇和学术术语,总结易错点,不断积累知识点,掌握译著编辑技巧和方法,增强编辑加工能力,从而提高译著出版质量。
防范政治问题 政治问题是出版的雷区,需要特别注意,经济学译著也不例外。由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存在差异,经济学译著中会出现与我国现行政策法规不相符合的内容,尤其是在出版自由经济学家的著作时更是如此。因此,编辑应该提高导向意识,加强政治理论和出版法规的学习,尤其是要熟记我国《出版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五条中明确规定的任何出版物不得存在的内容。在加工译稿时,编辑不但要警惕明显的政治问题,更要注意隐含的政治问题,要完全杜绝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内容,涉及国家领土完整和宗教信仰等敏感话题的内容,要多方查证;对于地图、表格中的隐晦政治问题也要提高警惕,在编辑无法定夺时可以向有关部门送审。
审核译稿文字 为了保证译稿完全忠实于原书,编辑在拿到译稿后,不是直接上手编辑,而是首先查看有没有漏译、错译以及是否存在大量违背“商务译著规范”的情况。问题不严重,可以让译者补充修改,问题严重的话,甚至可以退稿。有时译著包含多种语言,有些译者在碰到自己不会的语言时会漏译。比如笔者在编辑出版《国民经济学讲义》一书时,英文版中就包含英语、法语、瑞典语、德语以及西班牙语,译者为了省事,只翻译了英语,其他的语言照原样罗列。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把译稿退给译者重译。
严格依照编辑体例规范加工稿件 为了提高“经济学名著译丛”的出版质量,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制定了相应的编辑体例规范。该规范对工作流程、各部件体例格式、非中文词汇翻译方面的技术规范以及其他一些经常遇到的文字规范作出了要求。编辑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编辑体例规范进行,对包括专有名词、注释、索引、参考文献等各部件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润色文字,提高译稿质量 清代末期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中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可见好的译著图书应该做到“信、达、雅”,“信”是要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通顺准确, “雅”指译文要简明文雅。这就需要编辑在加工译稿时,通过转变句式、调整次序、增加或者删除文字内容等手段,将直译转化为意译等方法加工润色文字,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规范,以增强阅读体验。
优秀的译著图书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工具,译著出版是出版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要做好译著出版,编辑需要努力提高个人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具备高度政治觉悟和责任感,做好选题开发、译者遴选、保证译稿质量等工作,严格依照编辑规范编辑加工书稿,这样才能打造出精品译著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