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芷》:爽度与深度的抉择 ——网文IP改编的创新探索
《惜花芷》海报
《惜花芷》是由何妨、曹听月、张炜炜编剧,朱锐斌、蓝志伟、古志威执导,胡一天、张婧仪领衔主演的古装爱情剧,近日在优酷平台独播。该剧改编自空留的同名网络小说,讲述了花芷从一个世家千金蜕变成一代巾帼英雄的成长故事。
《惜花芷》的播出带来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多溢美之声,却也不乏争议之言。争议的核心主要在于原著粉丝对剧集影视化改编的质疑——该剧对于原著的情节设定、人物形象等内容改编颇多,被一些书粉批评为“魔改”。从情节设定看,原著中的女主人公花芷是从现代穿越回了古代,她的身份也从现代年轻有为的集团掌门人骤变为一个古代大家族的长房长女。而在剧中,则完全抹去了“穿越”这一吸睛的设定,彻底将剧情放置于古代背景之中。主创团队对这一关键要素的取舍显然极大影响了剧集的总体风格,可谓一次针对网文IP改编的大胆尝试,而这样的设计带来的是观众们褒贬不一的评价,引发了剧迷与书迷的激烈争论。但在笔者看来,《惜花芷》对原著的改编无疑是一次有益探索。
“穿越”这一设定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穿越”意味着主人公带着现代人的智慧,来到了思想尚未完全开化的古代,这是穿越题材文学作品的底层逻辑,是整个作品逐步构建起大厦的地基。但如果贸然引入这一概念,对作品的整体风格势必带来巨大的影响。具体而言,由于具备了现代人的视野与格局,主角的光环显得过于耀眼,容易使作品走向“爽文”与“爽剧”的道路。就《惜花芷》的原著来看,其可谓是一部颇具典型性的爽文——花芷在花家被抄家的当天就当上家族话事人,全家都对她马首是瞻,最终一家人凭借经营水果罐头和小吃街轻松成为首富。倘若依循这一叙事套路,固然会让观众收获大量的爽感,有利于话题度的提升和流量的涌入,但与此同时也必然意味着对剧集主旨深度的弱化甚至舍弃。近年来,针对网文IP的影视化改编,大部分创作团队都采取了保守的策略,不敢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害怕因此惹来书迷群体的不满,进而丧失一部分受众。在这样的背景下,《惜花芷》对原著的改编可谓一次颇具风险的尝试。全剧以一次暴风巨浪中的航行开篇,将镜头对准年幼孱弱却勇敢无畏的小花芷,以这一情节取代了原著中的现代情节,在剧集开篇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实现了对主角人物形象的刻画。
舍弃“穿越”设定降低了《惜花芷》剧情上的爽度,但也让创作团队在主题深度上得以放开手脚,有了更多的探索空间。不同于原著中对主角花芷的过度聚焦,该剧将更多的镜头移向了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弥补了原著中群像刻画不足的缺点。在这个大厦已倾的家族里,有不卑不亢、冷静沉着的花老太太,在危急关头保全了花家最后的尊严;有一开始工于心计、争权争宠的三夫人,在花芷感召下放下对掌控家务的执着,全心投入于复兴家族的征途;还有报喜不报忧、自身难保却仍关心娘家的二女儿花娴……除了这些积极助力家族复兴的人物,本剧对反面人物的刻画同样可圈可点。花家长女花静在夫家受到欺辱却不敢言,回到娘家反而颐指气使,对花老太太出言不逊,最终自食恶果。剧中,长女花静和二女花娴的支线情节几乎重合出现,明显形成了镜像的对跖关系——前者骄纵跋扈,让老太太急火攻心;后者则清苦孝顺,默默关心家族命运。而最后二人各自的命运也同样形成了颇具深意的对照——前者身死名毁,遭人唾弃;后者成功与丈夫“和离”,大步迈向新生活。此外,脱离了“穿越”这一要素的束缚,《惜花芷》反而得以对一些社会议题开展跨越时空的探讨。其中最具深度的,莫过于对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由于多次直言进谏触怒官家(皇帝),花家所有男丁一律遭到流放,这使得家中的女眷和孩童不得不扛起复兴家族的重任。在剧中,大夫人因丈夫被流放而企图自尽,这时花
芷对母亲的劝慰可谓“人间清醒”——“你不过是他仕途的装点,用来成全他不近财色的清名”。而面对手下丫鬟对婚配问题的焦虑,花芷也坦然吐露自己的心声:“不论成不成亲,我还是我,日子还是照旧过。”除了花芷,花家老太太也同样具备高度的女性自觉,她年轻时不惧世俗眼光,出身名门却心属当时寂寂无名的穷困书生花屹正,还以切身经历教导花芷不为世俗规约所囿,大胆追寻心中所爱。在花芷等人独立精神的照耀下,花家其他女性身上也渐渐燃起了觉醒的火焰——面对忘了自己闺名的秦姨娘,三太太的喟叹发人深省,“你做姨娘久了,把自己的名字都忘了”;面对长期虐待自己的丈夫,花家二女花娴最终下定决心与之“和离”,成为古代版“出走的娜拉”……
不过,与“穿越”属性的切割也造成了一些叙事逻辑上的问题。剧版《惜花芷》在舍弃“穿越”情节的同时,也意味着女主人公失去了具有现代人思维方式与处事格局的优势,在这一前提下,剧中女主的思维则显得太过超前,而剧中为叫卖的丫鬟准备头套、给苹果设计印花等情节,也因此显得过于脱离那一时代的现实生活与思考方式。然而,尽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逻辑漏洞,但《惜花芷》在网文影视化改编方面进行的大胆尝试、对古代女性意识觉醒这一议题的思考与探讨,在当今影视剧创作中有其独特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