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儿童文学主题写作与出版如何破解“重复”顽疾
来源:文艺报 | 阮征  2024年06月14日08:27

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主题写作和出版成绩斐然。据统计,自2019年至2023年,在中宣部公布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儿童文学选题占入选少儿出版物选题的比例,约从27%上升到46%,其中2022年入选的14种少儿出版物选题中,有9种是儿童文学选题,占比达到64%。广大儿童文学作家积极投身主题写作,将笔触深入到时代和国家的纵深处,以文学的形式向少年儿童讲述和他们成长息息相关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实现了原创儿童文学在题材、艺术表现、思想等方面关于“广”与“深”的有益探索,同时为少年儿童读者提供了新鲜的文学养料,从而拓展了其阅读视野,丰富了其生命体验。

作为童书出版者和文学现场的亲历者,在采撷儿童文学主题写作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儿童文学主题写作和出版在经历了势如破竹的“量”与“质”的爆发式增长之后,紧随其后的同质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效应,已经为创作者和出版方所无法回避。我理解,这种同质化现象产生于儿童文学主题写作和出版从“稀少”到“众多”,从“独特”到“相似”,从“新颖”到“老套”的转化过程中,其实践主体为创作和出版双方,表现形式为“重复”。具体而言,这种“重复”又体现为“重复他人”与“自我重复”。

创作者为了紧跟主题写作潮流,紧盯热门题材,挑战自己不熟悉的生活领域,对写作对象缺乏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深入的实践经验就匆匆成文,造成常识性和逻辑性错误频现,这是重复他人;而面对自己独有的生命体验和创作宝库,不予珍惜,不加筛选,过度开掘,导致多部作品艺术手法单一,思想立意相似,这属于自我重复。那么,对于不同的出版方而言,由于组稿需要,同时紧盯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热点事件策划选题,重复他人的现象早已成为一种常态——选题过于集中、扎堆,选题策划思路高度雷同,仅仅是为了完成出版任务而组稿,并不能帮助作家规避自我重复,进而提升其创作水准,反而成为干扰、误导作家创作的推手;而同一家出版社围绕同一主题,多方组稿,重复组稿,想要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押宝式”的出版,导致自身编辑出版和宣传推广的优势资源无法集中,量多质低,精品匮乏,这也是一种自我重复。

当下,我们已经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同质化现象并非儿童文学主题写作与出版独有,它可能是当下文学创作和出版面临的普遍性问题。那么,对于如何找到“重复”的破解之道,我认为,找准“重复”的根源是关键。关于儿童文学主题写作和出版的主题内涵,业内很多专家都进行过系统的总结,这些多元的主题包括并不限于:家国、革命、乡村、生态、科技、民族、文化……每个大主题下还有若干分支,形成了巨大的主题写作题材库。假设有五位作家都选择了民族主题下的某一民族儿童的童年进行书写,然而他们采用了五种不同的文学表达,呈现五种不同的文学样貌,阐释五种不同的思想立意,最终给读者传达了五位作家的各具一格的创作特色,我想,这绝不叫“重复”。所以,多人写一个主题、一人写多部同主题作品,本身并不能构成同质化,出现同质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创作和出版者过于聚焦作品的主题,对主题价值的过度放大,因而忽视了儿童文学的基本创作规律,忽视了作品文本质量的重要性,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均未达到一定的高度。

破解“重复”,需要回归儿童文学本身,回到儿童的立场、儿童的逻辑、儿童的情感、儿童的接受、儿童的审美上来。这就需要创作者具有扎实的生活基础,在独特的文学场景中“浸泡”“沉淀”,毫无距离地与自己塑造的人物生活在一起,为创作的文本增加说服力;需要创作者提升对艺术高度的追求,反复锤炼语言,强化创作个性,自律自省地抵御知识的匮乏、思想的肤浅、艺术的苍白和文学的缺失。这同样需要出版者降低对市场档期和评奖周期的逢迎,减弱对作品时效性的追求,警惕把文学创作和出版的节奏等同于新闻写作与发表,尽量避免在较短的时间期限内赶制作品;还需要出版者花大力气打造自身的出版特色,尤其是在儿童文学作家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避免对优质作家和作品进行非常规的竞争,和作家一起下功夫挖掘适合自身出版发展的创作方向与特色,通过精品出版战略,与作家共同进步。

儿童文学注重对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培育和精神素养的熏陶,面对当下激烈的教育竞争,儿童文学能够起到慰藉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少年儿童的成长始终离不开文学的滋养。这恰好印证了文学是关于人的艺术,文学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主题写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新时代呼唤更多优质的儿童文学主题作品,期待我们都能找到儿童文学主题写作和出版“重复”的破解之道,共同攀登主题写作和出版的下一个新高峰。

(作者系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编辑室主任、编审)